中国企业热衷中东“淘金”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2-14
   与试水中国市场的中东投资者相比,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更快些。近几年来,一批又一批的中国企业前往海湾地区淘金,不仅加深了中国与中东地区彼此的了解,同时也在当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声誉。在与当地人士的接触中,记者了解到,中国企业在中东投资者的眼里“形象越来越好了”。通过和中国间越来越活跃的贸易,阿拉伯人感觉中国是友好国家,而且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增长。

    2004年9月,迪拜政府投资3亿美元的迪拜“中国城”正式开业,当地人亲切地称这里为“dragon city”。“中国城”的正式名称是中国商品(迪拜)分拨中心,是一座龙形的总长1.2公里的两层大市场,来自中国20多个省市的1000余家企业租赁了这里3980个摊位中的一半,我们在匆匆忙忙的行程之余就结识了好几位在“中国城”做生意的朋友,据他们介绍,中国人在此以经营电器、家具、服装、鞋类等商品为主,生意要比国内好很多。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阿拉伯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制造业市场——从阿拉伯长袍到各种家用电器。当前中东国家大兴土木,来自中国的建筑企业亦占有相当的份额。

    中国公司在中东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优异表现,也让中东的投资者越来越认识到中国公司的投资价值。中国建材技术装备公司承建了阿联酋联合水泥公司(UCC)日产万吨水泥厂生产线项目,上海振华港机向迪拜港口出口20台大型集装箱起重机和76台桥吊起重机,合同价值2.17亿美元。

    尽管中东地区积累了大量石油资本,但在基础设施方面仍存在较大缺口。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向记者透露,未来几年,中东在基础设施领域蕴涵着约5000亿美元的商机。在此次由地方政府、企业界人士组成的投资考察团中,就有来自河北建工、武汉建工等国内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多位人士。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不仅为了提高企业知名度,更是企业发展更广阔的商机所在。

    挂帅河北省代表团的河北省省长助理赵世洪博士向记者表示,此番前往中东地区考察,就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当地市场,为将来与海湾地区在建筑、金融等领域更广泛的合作奠定基础。记者获悉,就在此次中国-中东投资峰会期间,已经有海外投资机构向他抛来橄榄枝,有意率团前往河北投资考察项目。赵世洪称,今后国内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将考虑更多的河北企业前来迪拜上市,这不仅因为迪拜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广阔的融资平台,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在当地经营,提升企业知名度。

    曾经把内地第一支H股成功引入香港资本市场的第一东方董事长诸立力表示,“中国基建类的公司非常有希望在迪拜上市融资,我们下一步将促成中国证监会与迪拜金融服务局合作……最多三年之内将出现第一家在迪拜上市的中国公司。”

    诸立力认为,最有机会在迪拜上市的中国企业是那些已经在中东参与基建、房地产建设及化工项目的公司,按每家公司筹资1亿美元计算,中东地区至少能够融资20亿美元。

    当然,与中东合作需要有一个长线投资的心理准备,“去一两次就想马上拿项目,这并不现实”,诸立力称。尽管迪拜基础设施领域前景广阔,但与中东其他地区相比,外资进入迪拜市场并非易事,据一位从事建筑业务的人士透露,由于当地政府对外资限制较多,很多中国公司只能通过转包获得业务,经过几层转包,利润也减了不少。看来,热情好客的迪拜人还需进一步向外资开放,以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让中国和中东企业界的合作更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