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角度看粮价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7-01-08

  没有任何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上至中央领导,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为粮食价格信号的闪动而牵肠挂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涨价甚至大幅度涨价的情况还少吗?为什么独独粮食每次涨价都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呢?粮食的特殊性究竟在哪里?我们到底应该从什么角度、以什么态度来看待粮食涨价呢?

  的确,从粮食涨价以来的反馈来看,关注的角度不同,人们得出的结论也不同,甚至是完全对立的。而关注的角度又决定于人们所处的位势和所持的动机。应该说,从每一个角度得出的结论都是合理的,至少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正是这众多的“合理”才“放大”了粮食涨价的影响,才“复杂”了粮食涨价的因素,才“强化”了粮食涨价的矛盾。

  所以,对待粮价上涨,我们应避免从单一的角度和立场出发,避免强化某一种因素,避免某种掺杂较多感情的判断,而应该综合考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市民农民两大群体、工业农业两大产业、生产流通两个环节、一般特殊两种属性,建立起一个看待粮价的多个维度、视角的坐标和体系。

  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看粮价

  一般来讲,价格的变动反映了供求关系。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会走低;当求大于供时,价格会上涨。国内上一次粮价上涨就反映了这种供求关系。大约在2003年三季度至2004年三季度,国内也出现过一次粮价上涨,那主要是由于粮食连续多年减产且价格又持续走低,而最终引发了粮价的上涨。国内粮食总产量在1998年达到最高水平的5123亿公斤之后,逐年下降,到2003年降至4306.5亿公斤,为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人均产量也由412.4公斤降至333.3公斤。这一轮持续一年多的粮价上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是由粮食总产降低、供给相对不足直接引发的。

  然而,此番粮价上涨似乎完全不同,从国内粮食总产量来看,连续3年增产,2004年为4694亿公斤,2005年为4840亿公斤,2006年则达到4930亿公斤,已比3年前增产了623.5亿公斤。粮食连年增产,库存又比较充裕,按理说,不应该引发粮食涨价,但是,恰恰在粮食连年增产的情况下,粮价上涨了,这是为什么呢?

  在探寻粮价上涨的原因时,人们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称,全球小麦库存将下降至30年来的新低。美国农业部11月份预测:2006/2007年全球小麦产量为5.868亿吨,消费量为6.15亿吨,也就是存在着明显的供给缺口。2006年全球小麦主产国中只有中国小麦增产。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小麦价格开始上升。同时,由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也使对可以作为燃料替代品的玉米的需求增加,玉米的价格也有大幅度的上涨。在小麦、玉米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大豆等农产品开始追涨,相关农产品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记得几年前有一位美国学者写了一本书,叫《谁来养活中国》。书中预言了中国将来的粮食危机将给世界带来危害。这些观点虽然过于危言耸听,也并不符合客观实际,但是它却使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粮食市场和世界粮食市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大市场。一方面,中国粮食进口的细微变化都会引起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另一方面,国际粮食市场供求情况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国内粮食市场行情的变化。

  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如此紧密相关,不仅要求我们判断粮食市场形势时要有国际眼光,而且要求我们在安排生产计划时,要盯住国际市场的供求变化。

  从农民市民两大群体看粮价

  粮食涨价虽未引发恐慌之势,但忧虑和担心是显而易见的。对城市居民来讲,并非像有些专家说的那样,“对老百姓生活影响不大”,而是影响比较大。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表明,81.1%的人明显感觉最近一个月来粮油价格上涨。

  粮食涨价对市民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是心理上的,担心粮食波动会引发其他生活必需品价格的波动,从而使脆弱的家庭收支平衡被打破,而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的脆弱又加重了这种心理上的负担。所以,很多市民在面对粮食涨价的时候,心理上感觉很不舒服。第二是实际上的,一部分人特别是家庭收入较低的群体感觉到生活压力增大了,生活支出增加了,生活负担加重了,调查显示这部分人群占了77.1%。这集中反映了刚刚迈过温饱线的大部分中国人的实际情况。

  对另一大群体农民来讲,如果按照专家的说法,此次涨价是恢复性涨价,反映了真实的粮食生产成本,有利于增加种粮农民的收入,那么,粮食涨价农民应该高兴了吧,事实上却未必。农民反映最多的也是担心。农民的担心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担心随着粮食涨价,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也很快上涨,甚至涨得更多更快,不仅抵消了粮食涨价带来的收入,而且很可能增加种粮成本。二是担心粮食涨价的收入并不能真正落到农民的口袋里,反而为小粮贩、大粮贩们创造了大捞特捞的机会。这两种担心都不是多余的,在上一轮乃至上上轮的粮价上涨中都得到了集中体现。

  对政府来讲,手心手背都是肉。面对粮价波动,要综合考虑农民市民两大群体的利益,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并且在此着力。粮价上涨速度过快,幅度过大,部分居民的生活就会受到较大影响,就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粮价长期过低,农民种粮不赚钱,就会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因此,既要保护农民的利益,也要照顾市民的利益,就成为此番粮食市场调控的关键。

  事实上,粮食价格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种较低的水平上。说恢复性上涨也好,说价格回归也好,总之粮价适当上涨一点,对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维护粮食市场供求平衡是有好处的,但是关键是要让农民得到粮食涨价的实惠。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对城市低收入者家庭的影响,采取各种措施保证他们的生活水平不因粮价上涨而下降。

  从农业工业两大产业看粮价

  粮食有两大功能,一是作为食物,供人们果腹,维持基本的生命和劳动力简单再生产;二是作为工业原料,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支持。分析粮食市场情况,必须着眼工业农业两大产业,才能得出更清晰准确的判断和结论。

  近年来,许多农业大省纷纷提出“围绕农业办工业”的战略,大力发展粮食等农产品加工,粮食加工转化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生物能源战略提出来后,以玉米加工为主的乙醇工业项目大有一哄而起的态势。

  从发达国家的实际来看,扩大乙醇生产对粮价会产生直接的拉动作用。美国乙醇产量的增加,是导致美国玉米期货价格上涨75%的关键因素。而我国近期玉米价格的上涨,也与乙醇工业项目上马有直接关系。曾是粮食市场“丑小鸭”的玉米品种,由于与生物燃料攀上了亲,身价陡增,一下子成了香饽饽。2001年中国玉米加工业转化玉米为1250万吨,2005年就增加到2300万吨,增长了84%。而同期玉米产量仅增长了21.9%,远远低于工业扩张的速度。

  能源不足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寻找生物替代能源是一条紧迫而现实的路子。但是,在人多地少的我国,粮食长期处于一种紧平衡的状态,既要考虑能源安全,也要考虑粮食安全,而粮食短缺无疑将会导致比能源短缺更严重的后果。近日,国家发改委已果断停止批准用于“工业用途”的玉米加工新项目。这对一定程度上缓解粮食价格上涨会产生积极作用。

  从生产流通两个环节看粮价

  在北京的东长安街旁,有一座富丽堂皇的建筑,叫中粮广场,是中粮集团所建。中粮是做粮油生意的,并且一做就做成了世界500强。

  做粮食交易可以盖大厦,在大楼里办公,但是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却没有这么幸运,他们不仅要忍受风吹日晒,担心农资价格上涨,而且往往是种出来的粮食卖不出好价钱。

  面对粮食涨价,人们往往很直观地联想到是不是生产出问题了。实际上,从这些年来的实际情况来看,粮食问题的关键不是在生产环节,而是在流通环节。农民种不种粮,主要是看市场、看价格,而粮食流通领域的问题却比较复杂,有体制问题,有利益问题,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虽然进行了多年,但至今改革没有完全到位。

  此次粮价上涨,中储粮公司(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做法成为关注的焦点,也遭到普遍质疑。由于预计到2006年的粮食丰收,国家有关部门要求中储粮公司及其相关公司按最低保护价敞开收购,收购资金由农发行贷款支持。由于当时最低收购价比市场粮价要高,因此农民卖粮十分踊跃。在防止“谷贱伤农”“保护农民利益”的旗帜下,最终托市收购小麦的数量达到了4000万吨,占全年小麦总产量的40%,占全国小麦商品量的60%。

  在政策、资金等的强力助推下,中储粮公司的收购近乎垄断了粮源,待其他粮商进入时,粮源不足,又赶上农民惜售,价格自然会上涨。而在关键时刻,粮食又没有及时出库,不仅助推粮价上涨,还会增加国家财政负担。

  此番粮价上涨暴露出来的流通体制问题,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完善问题,明确国家、企业和农民的合理定位,鼓励多种成分的企业进入粮食市场流通领域,特别是应该明确规定,国有大型粮食企业不能既吃政策饭,又吃市场饭。

  从一般特殊两种属性看粮价

  所谓一般,是指粮食作为一般商品的属性。所谓特殊,是指粮食作为战略性商品的属性。作为一般商品,这几年粮食改革的方向一直坚持了市场取向,现在粮食生产已基本由市场来决定。作为特殊商品或战略性商品,又不能完全或者任由市场来决定,因为与一般的商品不同,它不仅关系到农民和市民两大群体的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因此,国家对粮食生产和流通,一直是“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双手并用。对生产领域,先后出台了保护价收购、给种粮农民补贴等重大政策措施;在流通领域,建立国家粮储备制度,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等。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持这样一种观点:粮食是商品,但不是一般的商品,它是战略性商品。坚持“粮食商品特殊论”主要有这样几个理由:一是粮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资,不管穷人富人都得吃;二是我国人多地少,从长期看,粮食供求趋紧的趋势难以改变;三是粮食是基础商品和基础产业,它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商品和产业的变化;四是我国是人口大国,到国际市场买粮会引发国际粮价的波动,引起全球恐慌。

  但是,粮食的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如何把握呢?什么时候应该强调它的一般性,什么时候应该强调它的特殊性?或者说,什么时候应该强调它的一般性多一点,什么时候应该强调它的特殊性多一点?这关系到政府如何利用和协调两只手的问题。在现今粮食涨价的情况下,也关系到引导人们如何认识和看待粮食涨价的问题。

  实际上,通过广泛的舆论宣传,粮食特殊商品论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坚持这样一种观念的同时,我们也要防止另一种倾向紧随出现,这就是“看得见的手”出手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