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养殖如何才能赚到钱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12-27

    对河北省昌黎县桃园村的养殖户来说,1992年的春天,是他们记忆中最寒冷的春天。就在这年春天,桃园村的养殖户们含泪宰杀精心饲养了一年、正等着卖个好价钱的貉子,全村近2万只貉子,不到一个星期,就只剩下不到200只。


    养殖户:有的户都杀光了,有的留了两、三只,那一年我就留了一只。


    昌黎县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与辽宁省相邻,这里气候寒冷、四季分明,是我国最适合养殖皮毛动物的地区之一。二十年前,这个村的养殖户就开始从东北引进种貉进行繁育。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养殖户很快就从中获得了极大的经济利润。


    养殖户:一只母貉生五只小貉子,五八四百元,纯利润。当时的玉米才卖0.40元/斤。


    养殖种貉带来的高收益,引发了周遍地区村民的养貉热情,一两年功夫,当地的貉子数量就迅速增加到两万多只。


    养殖户:貉子最后卖到2800元一组。


    就在村民们精心饲养,都盼着能卖个好价钱的时候,貉子皮的价格开始迅速下跌。


    养殖户:貉子皮价格迅速下跌,最低卖到30元一张。


    本来是指望着养貉子发家致富的村民们,为什么偏偏就没能挣到钱呢?


    主持人:看了小片中这件事情,我们特别想知道,在这件事情中,他们为什么会赔钱?


    杜教授:表面看起来曾经形成过高潮,但是这个高潮是怎么形成的呢?是炒种,从东北引来貉子,到饲养户去养,养完以后再卖,还作为种貉往外卖,然后再发展出养殖户,再去卖,就这么发展,因为是高价种貉的刺激,所以动力也足,大家觉得赚钱非常好,但是商品貉皮到底多少钱,市场在哪里,我们通过什么途径把商品貉皮卖出去,我认为他们缺乏周密的调查研究。


    谭所长:我也很赞同杜教授的观点,实际上我们发展特养,为什么叫特养,就是因为它有特殊用途,而由于它有特殊用途,它的饲养规模相对于传统畜禽而言,数量很少,因此在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它的市场需求点在什么地方,它的前途在什么地方,也就是说我们养它,到底是用它什么,它的市场需求有多大,这是我们必须要首先考虑的。


    杜教授:像鸡猪这些动物,当然人类长期需要,又有消费习惯,需求量又大,尽管也有市场波动,一般厂家也可以抵御一下,渡过短暂的难关,照样能够恢复生产,而特种养殖本来投资就小,从事人就少,本来就比较脆弱,经过这样的风吹草动,可能对它的影响比较大。


    主持人:那我们在对付市场波动的时候,有哪些好方法?


    谭所长:一个是避免炒种,这是从根源上要切断它,不能为了盲目炒种,一时挣钱,而导致有碍于产业的发展,另外一个我们国家养殖户里普遍存在一种,越贱越不养,越贵越要跟,而我们的老祖宗在很早以前就提到了一句“宏贵莫赶,宏贱莫懒”,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解决的方法吧。


    杜教授:我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你必须有一个反弹琵琶的思路,不考虑我有什么房 有什么地 有什么条件,先不要考虑这个,先考虑你要养的东西,终端产品市场在哪里,这是第一个很重要的,第二要注意引种的好坏,这是根本,就是我们俗话说,好苗结好瓜,你没有好的苗,你给它吃这个,吃那个,你再认真,它也结不出好瓜,因为种是最根本,根 基因就不好,你很难一下改变。


    主持人:两位刚才在这个话题中谈到几个环节,比如像市场,像选种,对于这些环节,我们在央视国际网站上也做了详细调查,我们来看一下。


    WWW.CCTV.COM在线调查:在参与“如果从事特种养殖业,你愿意把重点放在哪个环节上”这个问题调查的人员中,有44.98%的人选择了养殖环节,而选择了销售环节、技术培训、加工环节的人数依次递减,选择饲料生产的人是最少的,仅占到了2.6%。


    主持人:如果这几个环节让两位选择的话,你会选择哪个环节?


    杜教授:如果我要选择就不从事养殖了,要倒过来要搞流通,搞加工,尤其是搞深加工。


    谭所长:不同的人选择不一样,我可能就选择饲料加工。


    主持人:为什么你会选择饲料加工?

   谭所长:我们养出来的东西是一种原料,作为一种原料的话,它的价格哪怕再高,就像2005年一只白貉在哈尔滨卖到8000元钱,它也只是偶然的少数炒种,但是从大众皮张来说,现在的行情每张皮也就卖到500元—600元,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原料,最终加工环节、流通环节的利润要比这大得多。


    主持人:但网上有44.98%的人都选择了养殖。


    杜教授:对绝大部分人来说,饲养管理,作为商品生产,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纯,也比较简单,难度也要小一些,比如说搞加工,没有一定资金、技术,而且不断创新研发,要没有这些做后盾,你很难成功。


    主持人:虽然很多人都会选择特种养殖,但是要真正挣钱,要养好,还需要一些小招数,我们来看一个小片。


    同样是在河北省昌黎县,有这么一个人,他叫张爱贤。提及他的名字,昌黎县的很多人都知道,这是因为张爱贤无论是做建材,还是经营摩托车配件,都能用短短的时间在该领域做到业绩第一。不过这两个“第一”,并没有让张爱贤感到满足。很快他就萌生了转行的念头。


    张爱贤:我努力寻找一个我能干一辈子的事。


    为了找到这件可以让他干一辈子的事,张爱贤花了四年时间,辗转数千公里,足迹遍及近十个省市,先后考察了好几个项目,最终决定投资特种养殖。


    张爱贤:我觉得特养最适合我,因为当地地理条件非常适宜,二是周围养的人很多,能学到经验。


    如今张爱贤有声有色地办起了养殖场。他不仅养了貉、貂、藏獒等特种经济动物,还参与饲料生产流通,他的最大愿望是,要将自己的养殖场办成当地最大的种源基地。


    主持人:刚才片子中提到的张爱贤,原来也不是搞特种养殖的,办起了特种养殖,那么从他的身上,你认为他和搞特种养殖的普通农民朋友有哪些是共通的。


    谭所长:就是说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选择,当然我们国家幅员比较辽阔,不同的地方养不同的品种,正如张爱贤刚才提到,在他那个地方,他认为养毛皮动物比较适宜,有地理优势,有气候优势,而在我们南方气侯比较湿润,比如可以在那边养蛇,还有蝎子也可以。


    杜教授:刚才谭所长说得挺好,作为一个小养殖户,我就觉得,因为他资金也少,跟大市场又没有很好连接在一起,就是所说的东方不亮西方亮,我养点貉子,像养兔子的,养点獭兔,养点肉兔,獭兔皮不值钱的时候,肉兔可能还值钱呢。


    主持人:不过随着小养殖户的经营,成功管理,他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他也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是否说在扩大特种养殖的时候,只是把养殖的规模扩大就可以了?


    谭所长:不可以的,如果仅仅是简单的数量倍增,我认为是很不可取的,我们一定要另辟蹊径,就像张爱贤一样,他准备做一个在当地影响比较大的种源基地,而普通的养殖户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应该考虑是不是再养一些其它东西,配套养殖,如果是养毛皮动物的,养水貂的,能不能再养一些狐狸 貉子,或者说再养一些麝鼠、再养两头鹿,要注意往这方面发展。


    WWW.CCTV.COM在线调查:在“如果打算投资特养,你打算投入多少钱”的问题上,投资规模与选择的人数成反比,选择“投资2万元以内”最多,占到56.13%,而选择投资50万元以上的人,仅为2.42%。


    主持人:当然了 谁投资都会是钱越少越好,挣的钱越多越好,如果给你两万元的话,你会选择投资哪一个?


    杜教授:我看这两万元只能去养殖,只能从事养殖,只能说养殖好了以后,再慢慢滚动发展。


    主持人:谭所长是否会相同选择养殖?


    谭所长:我不完全赞同杜老师的意见,如果是投资两万块钱的话,我可能会选择流通领域里的某一个小环节,
    主持人:也是小环节?


    谭所长:是的,我肯定只能专一地去做某一个小环节,但我不能去做养殖,因为养殖太源头,我可能会做饲料经销,或者是做皮张流通,或者是做其中的一个加工小环节,我可能会做这些。


    主持人:杜教授还是从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出发点,更普遍地考虑一些问题,谭所长一直是看好饲料加工。


    谭所长:这个领域可以做的很多,我们可以做某一个点,但是不一定非要做大众化的东西。


    杜教授:我倒觉得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专长,比如说谭所长选择了饲料,我是搞养殖的,我就选养殖,如果有一个是兽医工作人员,从事兽医的,他可能就从事疾病防治,生产疫苗,看病等,因为特种养殖价值比较高,从事这方面的医疗工作也非常需要,恐怕还是要因人而异,根据自身特长。


    主持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择特养的养殖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张爱贤看来,在这其中还有一些问题是值得注意的。


    2005年初,张爱贤做了一件让很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他租用了城郊一块方圆几十亩、寸草不长的荒沙搪,而且一租就是几十年!你瞧瞧,就这么一块要啥没啥的荒沙地,他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张爱贤:我租用荒沙搪是要建一个大养殖场。


    用荒沙地来建养殖场,这可是一件新鲜事。其实早在1999年,昌黎县就出台了规定,允许农户使用农田进行特养,本来这是件便民利民的好事情,为什么张爱贤就不愿享受政策提供的便利呢?

  张爱贤:成本会大大降低,租用农田300元/亩,而租用荒沙搪才20元/亩。


    对养殖户来说,节约成本是理所当然的事,为什么在当地只有张爱贤才想到了要租用荒沙搪呢?


    张爱贤:主要是现在皮毛的好次,市场价格的差异差300-400元,因此养殖户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养好的问题上,而我则不同,因为我的养殖规模大,哪怕每只节约20元,养3万只就能节约60万。


    主持人:刚才我们看到,张爱贤在选择用地方面,动了一些脑筋,把成本降低了,那么特种养殖户在养殖的过程中,还有哪些方面可以作为降低成本的途径?


    杜教授:要搞综合利用,比如说养兔子,有人把兔粪掺一部分饲料去养肥猪,这样也是一种提高效益的方法。


    谭所长:另外就是提高饲养质量,也就是科学管理,刚才我在片子中看到,养殖户把饲料盆抽出来放在笼顶上,但一到春秋,春末刮风的时候,风吹得饲料盆哗哗直响,就回出现大量(母兽)流产、吃崽的现象,这实际就是一个管理的小环节,只有把这些环节做好了,养出来的质量提高了,成本自然也就降低了。


    主持人:开源节流是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包括节本增效,同样这个问题,我们也在央视国际网站上做了一个调查。


    WWW.CCTV.COM在线调查:在“你打算投资特养业的原因是什么” 的调查中,有超过半数的人选择了利润高、见效快,三分之一的人选择了当地的自然条件适合,不到10%的人选择了受周边人的影响,而表示曾经做过,有经验的人最少,仅占4.44%。


    主持人:更多人看中了特养带来的高利润,特养究竟能够给我们带来多高利润?


    谭所长:正常的情况下,大概也是200%左右。


    主持人:如果告诉你利润是500%或者是400%的话


    杜教授:如果是超高宣传,就意味着有特殊目的,过去像鸵鸟曾经出现过热炒,海狸鼠曾经出现过热炒,正因为过份宣传,我就觉得,养殖者还要冷静,暴利近利的宣传,我觉得恰恰可能暗示着不会长久。


    谭所长:奉劝全国所有的特养养殖户,第一不要一哄而上,第二要适宜地发展规模,要有一颗平常心。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到的桃园村,他们刚刚从市场波动中缓过劲来,他们的养殖逐渐趋于平稳,而且利润也越来越高,就在这个时候,他们又遇到一个难题。


    张爱贤:2002年非典,昨天貉子皮还卖700多元了,就一宿的功夫,非典的消息一传来,第二天皮毛就没人要了。


    好好的貉子皮,说不要就没人要了!不过,虽然同样遭遇了市场低谷,但这一次,桃园村的养殖户们沉着多了,村里也没有出现大批滥杀貉子的现象。


    张爱贤:心情还是比较平静,养殖数量没什么变化。


    2003年的夏天,对桃园村的养殖户来说,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收入的季节,但他们踏踏实实精心饲养自家的宝物,耐心等待市场回暖。


    张爱贤:非典一过,皮货商又来了,大家知道皮张又能卖了。


    如今,这个村的特种养殖做得是越来越成熟,村支书刘海川还特意成立了一个“桃园村特养协会”,打算把桃园村的特种养殖做得更上一层楼。


    主持人:遇到这些风险的时候,我们有什么好的方法来面对或者解决?


    杜教授:我咱们国家现在在特养这一块,相对防疫保健措施不是那么的成熟,野生动物的有些病我们还没有认识,该预防的,我们有没有生产出相应的疫苗,所以恐怕将来我们国家,在特养这一块,加强全方位的研究,确实是很重要的。


    谭所长:市场风险,我们只能够通过一些行业协会的指导,专家的指导以及自己的经验来判断。


    杜教授:从战略上讲,就是建立一个协会,建立这个组织,提供信息 技术服务,产品回收,去打市场


    谭所长:他们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知识面、了解度,都比单个养殖户来说,力量要雄厚一些。2006年很多的人在估计,我们有些特养行业的某些领域市场前景会怎么怎么样,但是由于终端市场的开发力度比较大,需求增多了,用途增多了,所以说这个行情还不一定会下降。


    杜教授:当然现在好多条件不成熟,我认为未来的行业协会一定会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靠我们的协会组织大家,去打市场,共同创造我们中国的品牌。


    虽然特种养殖业在我国已发展了二十年,但是与常规养殖业相比,它的饲养规模只占极小比重,市场开发也相对较弱。而且特种养殖大多属民间自发行为,缺乏统一的管理与协调,长期以来小、散、乱的现象一直困扰着特种养殖业的发展。因此专家提醒:虽然特种养殖利润较高,但同时市场风险也很大,选择特养一定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