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远去的双汇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09-18
    一个中国的产业龙头老大,一个在世界上本可以排出名次的中国巨龙,一个关系着中国人吃饭和三农问题的企业,在没有太多异议声中,悄然实施着“被并购”战略。这个企业就是双汇,就是我们老家的双汇。今年5月12日,这桩买卖在北京被敲定,以高盛为代表的境外基金以20亿元的微小代价,取得了双汇集团100%的股份,同时还收购了被民众广为质疑的海宇投资拥有的25%的上市公司即双汇发展的股份,从而全面地控制了这家不仅在河南而且在全国极为知名的公司。

    此时,我无法不陷入沉思,本来想迅速做出反应,但三一集团向文波总裁的遭遇,确让我不禁犹豫再三,只有最近看到六部委文件和发生的苏泊尔事件,才重新激发了自已说下去的勇气。

    一、中国的肉食产业,尤其是猪肉行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到目前刚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格局,但由于中国庞大的需求量和各自厂商规模的限制,直到现在,最大的几家加起来,也才占不到整个国家总量的5%,与发达国家50%以上的规模占有率(美国Taysen?Smithfield等前几名加起来更是高达总量的65%以上)相差很远,并没有实现理想的规模经济,所以中国大量的厂商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在此背景下,中国的猪肉行业正在经历一个痛苦但却良性的整合,此时放弃自己的机会,是不是太可惜了?

    二、看看我们选择的投资人,在国内其他肉食企业已经拥有不菲股份,其目的是不是太明显?而且作为财务投资者,一般是以利益,尤其是眼前利益为重,我们怎么保证他们不会为了眼前利益而置企业长远发展于不顾呢?

    三、作为一个在河南当地举足轻重的国企(其税收占到了当地50%以上),目前为何急于卖掉,难道只是出于为了改善公司治理这么简单?为什么要全部卖掉?价格是否做过评估或听证?

    四、中国肉食行业为什么一直没有对此有过详细分析,而只是一些有识之士的简单评语?

    五、什么叫战略?什么是品牌?难道关系到老百姓吃饭的事不是战略?难道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牌子不是名牌?

    担心中,还是传出了该交易被某部委批准的消息,好在接下来还有审批环节?如果该交易真地完成了,那么我们的事后监督机制是否完善?在这么多问号没有解决下的交易未来追溯制度是否已配备?!好在,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法规本月8日正式实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