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招商“淮安模式”催生龙头企业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08-2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三农”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利益关系。龙头企业把千家万户的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市场对接起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作为全国优质农产品产加销基地的江苏省淮安市,目前正在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并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模式,吸引了诸多龙头企业,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淮安“农业龙头企业首脑峰会”

    龙头企业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联成一体,多层次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农民既能获得生产环节的收益,又能获得加工、流通等后续环节的收益,从而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三农’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利益关系。我们希望可以借助龙头企业顶级峰会这一平台,既推介淮安、宣传淮安,又能为我市农业招商工作尤其是招引大企业、大项目进入淮安铺设入门之路。”朱毅民说。

    朱毅民,江苏省淮安市副市长,其所指的“龙头企业顶级峰会”是今年7月29日、30日在淮安举行的2006年中国(淮安)龙头企业首脑峰会。据了解,中国龙头企业首脑峰会以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光彩事业的机遇与途径为主题展开研讨交流,致力打造龙头企业共谋发展的顶级交流平台,引导龙头企业进入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投资兴业及扶贫济困。

    龙头企业是指具有市场开拓能力、进行农产品的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龙头企业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联成一体,多层次提高产品附加值,使农民既能获得生产环节的收益,又能获得加工、流通等后续环节的收益,从而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建好一个龙头企业,就能推进一项产业发展,带动一方农民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据悉,2006年中国(淮安)龙头企业首脑峰会,由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淮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常务副会长陈泽民评价说,这是一次全国性的、高效的、高规格的、高层次的龙头企业首脑峰会。据记者了解,筹备时间只有短短20天的本次峰会,吸引了60多家国内知名的龙头企业首脑参加,淮安及其周边地区50多家农业企业也踊跃到会交流学习,寻觅商机。

    有众多龙头企业的捧场,让这位分管淮安市农村经济工作的副市长颇为高兴。朱毅民表示,本次峰会是展示淮安市农业形象、加强与国内重点龙头企业对接合作的重要平台。

    朱毅民的想法是,通过此次峰会的召开进一步宣传淮安,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淮安投资兴业。“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家云集淮安,将着力为不断做大做强淮安市的龙头企业,切实解决影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出谋划策。”

    “招商农业”的“淮安模式”

    在淮安市,农业招商正在诱发一场新的农业变革,一场包括观念、体制、市场、管理、技术和人才在内的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系统的变革。

    “淮安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是全国优质农产品产加销基地。”江苏省淮安市一位官员介绍说,淮安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畔的地理优势,北亚热带和南温带过渡区的气候优势,湖泊众多456万亩的水域优势,平原为主600万亩的耕地优势,造就了淮安资源丰富、物产富饶、生态优越的农业大市。目前淮安已成为全国生态家园富民行动示范市、江苏省最大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市。

    据记者了解,“十一五”期间,淮安市将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扩张农头企业总量,壮大农头企业规模,全面加快高效农业规模化、外向化步伐。“十一五”期间,全市农业招商到位资金15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超过300户。

    “近年来,我们努力招商引资,势头比较强劲。国内国外的知名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正在或开始落户在淮安,广州的温氏集团也到了,对我们支持非常大,先发展养殖业,鸡、猪、饲料生产,都搞得红红火火。”淮安市委书记丁解民在2006年中国龙头企业首脑峰会上说。

    广东温氏集团是淮安市2005年从广东引进的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今年7月29日晚,温氏集团董事长温鹏程作客中央电视台《每日农经》专题访谈节目时说,“经过一年的合作,感受最深的是淮安市委、市政府一如既往地坚持为农业增效、为农民增收的宗旨,扎扎实实地做好为农服务工作,为实现农民和企业双赢做了很多努力。”

    除了温氏集团,正大集团、旺旺集团、新希望集团等也都相继落户淮安,总体势头都不错。淮安市委书记丁解民说,“这些大型的龙头企业落户淮安,加盟淮安,给我们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他们不仅仅是把资金投到淮安,更重要的是引进了人才,引进了他们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发展理念、管理经验、管理模式。对我们农业产业化来讲,无疑是一场重大的革命。”

    “目前,淮安市正在做大‘招商农业’的文章。”据介绍,“招商农业”的核心就是通过农业招商引入市场经济理念、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管理方式,调整和优化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实现农业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企业化、效益化经营的一种农业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在淮安市,农业招商正在诱发一场新的农业变革,一场包括观念、体制、市场、管理、技术和人才在内的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系统的变革。

    首先,“招商农业”引发农民思想观念变革,这方面的突出表现是通过农业招商引入了“市场农业”的新理念,实现了由自给型农业向市场型农业的根本变革。农业招商突破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思维定式,它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农业资本为纽带,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农业生产组织体系和生产方式,始终围绕市场配置农业资源,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依靠市场获得企业利润。

    “招商农业”把农业作为一个产品来经营,为了盈利,“招商农业”就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以企业为龙头,依托龙头企业,广联千家万户。此外,与传统的农业生产不同,招商农业企业大多以工业生产的经营方式来经营农业。农业招商不仅引进了资金、技术、人才,而且引进了工业观念和管理思想。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把农业品牌建设摆到了突出的位置,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比如淮安市天益食品有限公司的“天益”商标,在当地颇具知名度,已成为放心品牌,其“天益”系列农产品,不但进入了台湾市场和苏南地区的大型超市,而且还打入日本市场。

    淮安市委书记丁解民认为,没有农业产业化龙头的兴盛、兴旺,就不可能有农业步伐调整的加快,主要是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主要是龙头企业“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等模式的运用。

    “公司+农户”一直是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联结的重要形式。但不少实践也证明,企业不投入,直接与千家万户农民签订合同,不仅成本高,而且操作难度较大。近年来,淮安市坚持把大户作为重要的市场竞争主体来培育,逐步摈弃了简单的“公司+农户”模式,转而推行“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带动、利益联结等方式,引导发展规模种植业等。此外,龙头企业出资牵头组建农产品产销合作社或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既可防止“逃单”,又能带动农民增收。

    “龙头企业要参与新农村建设”

    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参与现代农业建设,通过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原先来自农村和长期关注农村的企业家,特别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家,他们与农村有着割不断的乡村情结,希望通过参与新农村建设,回报家乡、回报社会,我们应当给予鼓励和支持。”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李炳坤在2006年中国龙头企业首脑峰会上的这个观点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李炳坤分析认为,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参与现代农业建设,通过建立原料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龙头企业在建设现代农业中,完全可以大有作为。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和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其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龙头企业可以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方面大有作为。”李炳坤说,全国农业生产水平在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相当薄弱,严重制约农业综合效率的提高和农民增加收入,迫切需要引进现代农业因素,加以改造。龙头企业可以运用自身的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龙头企业可以在带领农民适应市场经济方面大有作为。”李炳坤指出,我国农民数量庞大,但是农业经营活动通常以户为单位,组织化程度较低,在经常变化的市场需求面前,往往不知所措。龙头企业通常具备较为健全、灵敏的营销网络和配送体系,还有相对固定的客户和潜在的销售对象,完全有条件通过建立原料生产基地,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接,领导和组织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生产,从而减少和避免盲目性,增强适应性,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建立新型的产业体系,努力增加产业化经营的覆盖率,发展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等新型经营组织,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此外,李炳坤还认为,“龙头企业在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方面,可以大有作为。”龙头企业是国际市场竞争的直接参与者,适应国内外市场新的形势,通过推进区域化共赢、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带动农民注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努力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农业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不断得到发展,并且由农业大国逐步变成农业强国。

    淮安市副市长朱毅民说,各类企业,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是实践“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具体行动,也是企业开拓农村市场、抢抓发展机遇的明智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