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预测:今年中国GDP增长率将缓为8.4%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04-05
    3月30日,《2006年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概览》在亚太地区的13个城市、纽约联合国总部和日内瓦同时发布。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获悉,这份由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完成的年度报告预测,2006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将放缓为8.4%,而近年来经济同样突飞猛进的印度,2006年的GDP将增长7.9%。

    《概览》分析了在全球发展背景下的本区域经济,并提出了本区域面临的主要政策问题。根据这份报告,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从2004年创纪录的4.0%下降为3.2%。尽管增长率出现略微下降,但鉴于2005年世界石油价格上升并处于波动状态、经济账目不平衡的扩大以及世界贸易疲软所造成的不利的经济环境,2005年世界经济的状况仍可谓“相当不错”。报告认为,中国和美国的强势经济表现,是2005年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在亚太地区的58个国家中,有55个被列为发展中国家,只有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3个国家被认为是发达国家。2005年,亚太地区的“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率整体为6.6%,比2004年的7.4%略有下降。而且,报告预测,在假设石油价格不会大幅上涨、全球经济账目的巨大差额不会突然减少、且不会出现明显通货膨胀的情况下,2006年,亚太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将为6.4%。

    《概览》专门对中国的情况做了特别分析。报告认为,中国在过去20年中保持了惊人的经济增长,这一强劲的增长使中国的贫困发生率获得稳步下降,但随之而来的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亟待解决。报告预测,在2005年增长率高达9.6%的情况下,由于中国打算降低“过热”部门的需求,再加上高昂石油价格的持续影响,因此,2006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略降为8.4%。

    具体来说,投资占中国GDP的比例从 2004年高达45.3%下降为2005年的42.3%,这主要是由于在某些部门实行了行政控制,包括曾在整个中国出现的爆炸式增长的房地产业。在农业方面,生产增长从2004年的6.3%放慢为2005年的4%。而服务业(包括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医疗等公共服务业、咨询等知识服务业)在2005年增长了7.8%,略低于2000年以来平均刚过8%的水平。此外,工业增长也从2004年的11.1%下降为2005年的10.1%。不过,中国的工业部门将继续进行大规模改革。报告认为,从近期来看,预计中国将从立足资源型、高能耗型的制造业,转向更为知识化、信息化的产业。此外,报告预测,私营部门将在中国未来的改革过程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报告还特别提到“人民币升值”的问题。报告认为,2005年,中国放松了汇率制度,但鉴于迄今为止中国的货币升值仍十分有限,因此,并不太会减少其出口的竞争优势。

    对于美国愈来愈紧的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当天发布会的特邀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慧炯认为:“在全球经济账目不平衡的国家中,美国是最为突出的一个。而造成美国大额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是:美国过低的储蓄率,以及伊拉克战争等问题带来的巨额财政赤字。仅仅要求中国调整汇率,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的问题。”他详尽而大胆地分析说:“即使整个亚太地区将其汇率上调20%,也仍旧不能解决美国的问题。只有整个亚太地区的汇率上升35%左右,才能把美国的贸易逆差从现在的占GDP的7%,降到1999年的占GDP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