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篇外电报道 反思中国教育的现状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03-03
    香港的英文《南华早报》日前以《短视的教育》为题刊登了美籍政治经济学家龙安志的一篇文章。龙安志在文中写到,“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努力进行教育改革。在20多年的改革过后,中国在面对与发达国家在教育科研上的差距还是只能望洋兴叹。他援引中国教育部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学生的思想和见解是“世界上最短视的”。龙安志认为,中国迫在眉睫的危机是缺乏善于思考的人才,政府规划者们对此忧心忡忡。尽管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高层的注意,但进展似乎很缓慢。龙安志认为,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教育科研上的差距,根源可归因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教育与金钱挂钩。在今天的中国,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当某些经济学家称“教育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时,他们指的是教育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而不是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资源的价值。教育让高分学生获利,学生上学交费让学校获利,然后买通教授来获得高分,如此循环往复。人人都从这个金钱循环链中获益。二是中国缺乏一技之长的不合格毕业生过剩。这是因为职业学院都已经升格为大学,尽管大部分达不到相应标准,不少地方官员还把学院升格为大学作为自己的政绩工程。升格为大学后,以前的学院就可以提高收费和扩大开支。大部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招聘不到有技能的员工。另外,毕业生虽然不能胜任工作,但骄傲自大,被称为“学无所用的废料”。三是升格后的大学在“越大越好”的思想的驱动下合并成风。地方政府忙着建设巨大的校园,但却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不可否认,分析员也认为这篇文章存在诸多失实之处,其中的一些问题政府也在下大力气着手解决。但不管怎么说,由此引出的中国教育界的弊端却非常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