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油价为何频频下跌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02-14
    近期国际油价持续下跌,上周有4个交易日以下跌行情报收,累计跌幅达5%。10日,纽约商品交易所3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61.84美元,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59.64美元,均为今年以来最低点,比1月23日创下的年内新高每桶69.20美元下跌了10%以上。

    1月份油价走高的首要原因是地缘政治不稳定,即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核危机和非洲最大产油国尼日利亚南部产油区局势动荡。但这两个利空因素并没有进一步恶化,并且已经为市场所消化。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供需关系改善是近期油价走低的主要原因。

    供给方面,美国能源情报署上周公布的每周石油库存数据显示,美国汽油库存大幅度增加了430万桶,增长到2.233亿桶,比去年同期高出650万桶。另外,包括柴油和取暖用油在内的其他蒸馏油库存也比去年同期高出12%。市场人士认为,美国石油库存改善意味着供给稳定,从而增强了交易者的信心。

    沙特阿拉伯石油和矿产资源大臣阿里·纳伊米上周在美国表示,近期的油价过高现象是不可持续的,沙特计划在今后4年内将其石油日产量增加150万桶,增至1250万桶,以缓解世界石油供应紧张的压力。

    国际能源机构认为,1月份油价走高的另一个原因是俄罗斯的低温天气影响了它的石油出口。随着2月份气温的回升,俄罗斯的石油生产和出口能力将很快恢复。

    需求方面,国际能源机构10日发布了月度报告,将2006年全球原油日需求量增长预期由183万桶向下修正至178万桶。预计2006年全球原油日需求量将与2005年基本持平,达到8510万桶,而2006年欧佩克原油日产能将增加100万桶。

    此前,美国能源情报署也下调了美国和世界石油需求预测。今年一季度,美国每日石油需求量下调22万桶,降至2067万桶,世界每日石油需求量下调30万桶,降至8500万桶。

    北美持续的暖冬是导致需求下降的因素之一。美国气象部门的统计显示,今年1月份美国的气温为历史同期最高。1月通常是最冷的月份,也是取暖油消费最高的月份。芝加哥阿拉龙贸易公司的市场分析师菲尔·弗林认为,如果不是暖冬,在伊朗核危机影响下,油价早已突破每桶70美元关口。

    展望今后的市场行情,油价进一步下跌的空间比较有限,因为供需相对紧张将是一个长期态势。石油输出国普遍面临产能瓶颈,只有沙特还有每天100万桶的剩余产能,而需求方面的下降空间已经非常小。如果任何地缘政治事件或天气原因导致石油供应中断,两年来大举进入能源市场的对冲基金可能借机推高油价。

    国际能源机构执行干事克洛德·芒迪表示,市场对供给意外中断的担忧,将会阻止今年油价从2005年的水平下滑。他说:“今年油价应该会回落,但并不能确定。”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油价持续下跌的同时,一些投资机构纷纷上调对今年油价的预测。花旗集团将今年美国原油价格的预期由先前的每桶51美元调高至每桶60美元。路透财经的调查则显示,有32家分析机构认为2006年的平均油价将为每桶58.88美元,高于2005年每桶56.70美元的平均值。

    油价高涨已经引起了一些国家的担心。在刚刚落幕的八国集团财长会议上,财长们指出,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将会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一定风险。因此八国将致力于推动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对话,以保障国际能源市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