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生产商价格联盟风生水起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6-01-23
   按照国务院“24号文件”规定,2005年10月15日前生产但未标注“复原乳”的奶制品允许销售至2006年1月15日,1月16日之后,由奶粉复原加工成的液态奶即“复原乳”都需要在包装袋上明示。

    同时监管风暴也开始为新法规保驾护航。乳业争夺奶源,调整策略动态不断。

    监管部门严打

    从去年12月开始,各省、市液态奶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开始了连绵不断的驻厂“严打”。湖南省质监局局长刘爱才介绍说,监管人员将驻厂3周,确保每天驻厂时间不少于8小时。他们将检查工厂收奶工序,记录前一天奶粉库存数量和当天奶粉的购入、出库、库存数量,现场跟踪奶粉在产品中的流向。如发现生产过程中使用奶粉,但在产品标签上未按国务院通知标注复原乳的,立即责令改正并上报。

    然而,政策出台就像拳头打在空气上无着力之处,监管的回馈竟是几乎“没有复原乳”。而据市场反应,仅有全国首个“吃螃蟹”者杭州味全、旺仔牛奶等二线品牌,甘愿标注“复原乳”。

    据国家质监总局监管人员透露,在这场复原乳的监管风暴中,最需要经受考验的其实是国内大型的乳制品企业。但记者连续多天在北京市场追踪,都没有发现有大品牌标识“复原乳”的液态奶上架。记者看到,这些品牌包装上“鲜奶≥85%”或“鲜奶≥90%”等字样没有变化,对奶粉含量指字不提。

    有消息称,五部委已圈定光明、三鹿、伊利、蒙牛等乳业的标杆作为监察重点。记者向多家企业询问有没有液态奶产品检测报告,其均一口咬定自己的产品与复原乳绝不沾边,而质监部门也没有向社会公布液态奶产品的正式检验报告。

    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表示:“国内至少有六成企业在使用复原乳。”因为越不过的技术门槛,其中酸奶使用复原乳最多。上海市奶业行业协会不久前提交的一份调查数字耐人寻味:2004年奶牛饲养量和鲜奶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的内蒙古,奶粉的进口量却从2002年的5670吨增加到2004年的2.02万吨。

    价格同盟能走多远

    多数厂家仍对“复原乳”情有独钟,利润是最大的原因。一般说来,关税下调后,洋奶粉到岸价在每吨1.4万元~1.5万元,一吨奶粉可以还原成8吨液态奶,而8吨鲜奶在国内仅收购价就在2万元以上;业内人士介绍,一千克复原乳的成本是1.5元~1.6元,而一千克鲜奶的成本为3.2元。

    目前生奶的价格,随着一纸文件,已经身价渐涨。乳制品的售价似乎也要水涨船高。大部分乳制品企业都反映,一旦复原乳在市场份额中下降后,企业对原料奶的需求越来越多,原奶收购价一直上涨,企业的利润越来越低了。

    最近,山东烟台众多的乳企正在琢磨一件事:想让多年来价贱如水的牛奶,回归原来的价格。换句话说,就是乳制品到了提价的时候了。“实施价格同盟,带动全国乳制品上调,到今年第三四季度见分晓。”烟台长生乳品一负责人士说。

    14日,一封由市区山村果园、长生乳品等8家烟台企业发起、以市食品工业协会名义发出的“致市民公开信”明确提出:从2006年1月14日起,市区乳品价格将进行提升:塑料袋装巴氏消毒奶出厂价0.64元,零售价0.7元;纯牛奶王、特浓奶出厂价0.72元,零售价0.8元;杯装酸牛奶出厂价每杯0.8元,零售价每杯0.9元。

    为确保这个“价格联盟”的实施,烟台市乳制品行业自律规范同步出台,各乳品生产商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和手段变相让利和暗箱操作,扰乱乳品市场”。同时,相关企业根据规模上交1万元~3万元不等的行业自律保证金。

    但这种同盟价格到底能走多远还是未知数。中小企业蠢蠢欲动,但是伊利、蒙牛、三元等大品牌尚未有实施价格同盟的动向。如果二三线品牌率先提价,在品牌知名度不及乳业排头兵的情况下,高价格等于损失市场。

    复原乳何时验明正身

    政府严打受困和价格同盟的并行似乎也是一个暗示,从目前复原乳新规执行的情况看,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市场监管和文件落实不同步。

    据了解,目前国家质检部门并没有相关复原乳的检测手段和设施,以致法案出台因为缺少“保驾护航”而执行遇阻。尽管农业部近日发布了《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标准,但只能根据糠氨酸和乳果糖在液态乳中的含量来判定,正式的国家检测标准迟迟未见踪迹。

    记者从国家质监总局了解到,由于复原乳检测的正式标准还在研究之中,对市场流通的液态奶是否含有复原乳,很难实施有效监管,致使相关部门迟迟不能实施与国办政策同步监管,众多乳品企业只要口头上不承认自己生产的产品中含有复原乳就能蒙混过关。

    国家质监总局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不执行规定的企业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查处,诚信守法的企业将受到不公平待遇,奶农的利益将继续受到损害。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王怀宝说,消费者能不能喝上真鲜奶,与政府监管部门能不能严格执法、认真检测监管有直接关系。“24号文件”能不能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监管部门切实履行好市场监管职责,加大检验监督力度,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