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比水贱 低价奶击穿奶业利润率防线寻求蜕变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11-30
    今年以来,我国几乎所有乳品企业的奶制品销售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降价幅度一般在50%左右,这一“跳水”价格使多数乳品比水还贱。

    记者近日到北京、呼和浩特等地市场调查发现,光明袋装纯牛奶从原来每袋1元降到0.6元,8杯装酸奶由8.8元降至5.8元,同时还有赠送,980毫升原味酸奶价格由9元降至7.8元。

    蒙牛、伊利、三元、三鹿、新希望的产品也在降价,1000毫升利乐包已由最初的8元多,降到目前的3.5元~4元之间,250毫升利乐枕由1.8元以上降到1元~1.1元之间,百利包奶也已经降到每袋1元以下,250毫升利乐包酸乳饮料则由2元降到1.5元左右。

    奶业降价风波还延伸到牛奶生产、供应等环节。目前,全国奶牛价格大幅度下锉。在呼和浩特、包头、太原、石家庄等一些城市的奶牛养殖小区,那些曾经无比“金贵”的奶牛如今却成了“鸡肋”,身价一落千丈。1头中高产奶牛前两年身价在1.2万~1.7万元,而今喊价五六千元,但有价无市,无人问津。

    受奶业降价风波影响,全国众多奶业大省的牛奶收购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据行业统计,目前,我国各地的鲜奶收购价基本在每公斤1.5元到1.9元之间,比上年有所下降。

    与此相反的是,奶业原料价格不断飞涨。到目前为止,白糖已由2600元/吨上涨到3300元/吨,涨幅达30%多,牛奶成品包装用的片材也由1.1万元/吨上涨到1.72万元/吨,涨幅达55%。

    养牛环节的原料价格也一路攀升,奶牛饲料的主要原料玉米价格由1200元/吨上涨到1600元/吨;麦皮则由1000元/吨上涨到1400元/吨。

    这一结果,直接影响到全国乳品企业和奶农的效益。目前,我国乳品企业大约有1500家,其中四成多处于亏损状态,奶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5.4%。而奶牛养殖的利润由每头年均盈利3000元下降到2000元左右。

    奶业降价风波还影响到一些地区奶业发展速度。上海市今年上半年奶牛生产呈现饲养数量和牛奶产量双下降的形势,预计全年奶牛将减少2000头。奶牛生产减量较大,已接近上海最低保有量的警戒线。安徽省6月底奶牛存栏3万头,同比下降1.6%,出现了近几年来罕见的负增长。

    奶价大战 奶业“初级阶段”的表现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现代奶业迅猛发展时开始,我国奶价“混战”就没停止过。先是“奶牛价格大战”,随后是“奶源价格大战”,继而又是“促销价格大战”,各种“战役”打得人们眼花缭乱。奶业专家认为,这正是奶业“初级阶段”的表现。

    近年来,作为“初级阶段”的我国奶业呈现出突破性的发展,但由于基础薄弱,起点较低,加之政府、企业对国内乳品消费市场的过高预期,因此各地在发展奶业时,便把扩大奶牛规模当作主要突破方向,一时间,全国各地兴起养奶牛热,从而引起“奶牛价格大战”。

    据内蒙古农牧厅产业办赵玉生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中高产奶牛价格一般在3000到5000元左右,2000年~2004年则暴涨了两三倍。特别是进口奶牛价格,过去运到口岸每头才七、八千元,后来涨到2万多元。

    随着养牛热的升温,一些乳品企业迅速膨胀成乳业巨头,但由于奶源的发展速度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于是便出现了“奶源价格大战”,各大乳品企业纷纷动用资本利器,实施收购、合资、租赁等扩张战略,以扩大对奶源的控制。

    目前,河北省唐山市有16家乳品企业到这里抢奶源,山西省朔州、山阴县也有六、七家乳品企业入驻,黑龙江省双城县奶源被5个乳品加工厂所瓜分,内蒙古通辽市有三家乳品企业门对门争奶源,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则上演了蒙牛、三元、光明奶源争夺的“三国演义”。

    各大乳品企业对奶源的竞争,引发了更为激烈的乳品“促销价格大战”。为了占领乳品消费市场,各大企业纷纷展开促销大战。你“买六赠一”,我“买四增一”;你搞喝奶送奶锅,我搞喝牛奶中大奖得电脑……而促销的结果,则是企业盈利水平降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我国乳制品行业的销售收入利润率2001年是6.3%,2002年是6.8%,2003年是6.1%,2004年是5.4%。

    我国奶业正在经历一场蜕变

    奶业价格战标志着我国奶业进入市场大调整阶段,奶业这一最“市场化”的热门行业正在进入转型期,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蜕变。

    蜕变之一: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尽管我国奶业发展仍充满变数,价格战还在不时上演,但奶业的市场价格水平已标志着我国奶业生产规模迅速增长、产品质量明显提高、消费市场扩大,奶业已进入了一个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的新阶段。

    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提供的资料,2004年,我国奶类总产量达到2368万吨,比1995年增长了2.5倍,人均奶类占有量达18.2千克;乳制品产量达949万吨,比1995年增长了8倍;乳制品工业总产值达663亿元,比1995年增长了7.5倍。

    奶类质量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原料奶质量的提高。过去,我国奶牛饲养主要是农民个体养牛,庭院式饲养、手工式挤奶,规模小、质量不稳定。而今,我国不少地区采用了“分散饲养、集中挤奶”和奶牛饲养小区等新模式。这些由挤奶厅和奶牛饲养小区生产的原料奶,细菌数由以前的每毫升上百万个下降到十万个以下,质量可以达到国际水平。

    蜕变之二:从原料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近几年,随着我国饲料价格、奶牛价格、乳品价格的变化,原料奶生产已不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市场瓶颈的制约。而市场瓶颈则取决于乳品消费区域和消费者乳品消费支出。

    目前,我国乳品消费区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十年以前,我国乳品的消费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被当作为“营养食品”、“高级食品”,由老弱病等少数人消费。近几年来,由于奶业的大发展、营养知识的普及,乳品已由大中城市为主逐步转向小城镇和富裕农村,进入普通家庭餐桌,成为大众消费的食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乳品消费支出也增长了3倍。

    蜕变之三:产品结构由单一型向多元化、差异化的方向转变。目前,随着奶粉、液态奶价格降低和消费逐步趋于相对饱和状态,我国乳品正向着多元化、差异化的方向发展,向着牛奶消耗多的产品发展。

    奶粉曾是我国乳制品的当家品种,最多时占到了干乳品产量的80%,而且是以全脂加糖乳粉为主。在近十年当中,以加糖乳粉为主的奶粉产品结构已得到了彻底改变,适合不同人群营养需要的配方奶粉已超过总产量的60%。在十年前,液态奶生产主要是在大中城市,以巴氏奶为主。1997年后,高温灭菌奶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高温灭菌奶与巴氏奶占液态乳的比例分别为66.7%和18.1%。(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