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宏观经济走势,中央防“热”甚于防“冷”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11-30
     从部分国家部委、地方省市“一把手”近期安排看,这些高官今天(28日)陆续抵京,此后连续三天时间被预留出来。观察家称,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的重要征兆。据消息人士表示,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29日在北京召开,全面部署来年经济工作。经济观察家分析指出,明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将在坚持“双稳健”取向不变的基础上,注意“双防”,即坚决防止盲目投资等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出现反弹,同时也要注意防止经济增长出现惯性过度回落。结合消息人士对会议内容的判断,我们断定,宏观调控将出现新的征兆。这个变化仍将在“保”与“压”的力度和方向上体现。在方向的变化上,目前经济运行最大的风险来自于部分行业出现的产能过剩现象,受调控的铝、水泥、钢铁过剩的现象并没有好转,调控仍将继续。

    而新的过剩又开始在棉、手机及汽车等下游产业中出现,供过于求或将导致国家出手压制;在力度的变化上,当前中国投资方面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尤其2006年作为“十一五”开局之年以及地方政府面临换届,地方很多新项目亟待上马,再加上此前被抑制多时的投资冲动以及众多停建缓建项目排队开工,宏调稍有松懈,很可能出现反弹。因此2006年中国要坚决防止盲目投资等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出现反弹,造成经济出现“过热”问题。但与之对应的是,在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家大力倡导的高科技产业投资肯定将得到扶持。

    总的来说,随着宏观调控成效的逐步显现和新问题的出现,宏观调控需要面对两方面的问题:由于宏观经济运行中既存在形成投资反弹的因素,又存在可能造成增长速度下滑的因素。但在“防热”与“防冷”的选择上,可能是目前仍然高启的GDP增长率使得我们对宏观经济增长预期较为乐观,高层对前者的担忧显得更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