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农业发展的特点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10-31

   1.农业净出口额高 阿根廷是拉丁美洲唯一的谷物净出口国,居世界第6位。自本世纪初期以来,阿根廷一直是世界农畜产品出口的大国,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阿根廷一度成为世界头号农业出口国。1985年,阿根廷的谷物出口在世界谷物总出口中的比重曾达到9.1%,近年来出口有所下降,但是农业仍是国家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90年代的净出口额大致保持在65亿美元左右的水平上,是世界第六大农业净出口国。1994/95年度,农业出口额达98.2亿美元,其中粮油产品出口额为60.7亿美元,畜牧业出口额10.8亿美元。农牧渔业产品及加工品的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60%,谷物出口占世界谷物出口的5.6%。

    2.二战后农业发展缓慢,波动较大 二战后,由于几届政府的农业政策不当,加之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关系的束缚,对国际市场的过分依赖,农业集约化水平较低,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发展很不稳定,增长速度也慢于巴西、墨西哥等国。1981—1985年,农业增长率仅为0.2%;1986~1992年为1‘1%。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和产量长期时起时伏。以小麦为例,80年代播种面积最大的达到741万公顷(1982/83年度),而在80年代末减少到480万公顷。小麦产量在]964/65年度达到最高水平,年产1126万吨,而6年后就减低到492万吨。小麦的出口波动也很大,从50—70年代的年出口200万~400万吨的水平突然增加到1983/84年度的1017万吨,之后又大幅度下降。

    3.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下降 1945年,阿根廷制造业户值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2.8%,首次超过农业产值(20.3%)。 1971—1979年,农业产值下降到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8%(按 1960年比索不变值计算)。90年代以来,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更是逐年下降,1995年只占5.9%。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从40年代后期的29.2%下降到1979年的13.3%;到 1993年,更下降到9.4%。农牧产品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1945年为91.7%,1979年降至 ?9.7%,90年代为60%左右。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虽有所下降,但它仍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个关键部门,农产品出口依旧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4.农业劳动生产率居拉美国家之首 本世纪20~30年代,阿根廷已经开始大量使用农业机器和设备,但农业增产主要还是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来实现的。战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则主要是依靠农业技术的进步。在农业机械方面,1940年,阿根廷每1300公顷耕地才有1台拖拉机。1952年建立本国的拖拉机工业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加快,1991年农用拖拉机拥有量为20.2力台,谷物联合收割机拥有量4.88万台,平均每台拖拉机负担的耕地面积为123.?6公顷,每台收割机负担的收获面积为163.75公顷。在产粮区,从种到收已全部采用机械。全国还建立了若干个流动的农业服务公司,供中小农户租用。目前,阿根廷正处于农业机械化的高峰期,自1994年开展农业技术革新后,农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的需求和销量都有较大增加。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使阿根廷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居拉美国家前列。1991年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可耕地21.10公顷,生产谷物17.3吨,生产肉类 2839公斤。另外,化肥的消费量在1986~1995年的10年间增加了将近5倍。

    5.农业的地区专业化和生产专业化初见成效 随着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多样化生产的发展,阿根廷农业逐渐向潘帕斯草原以外的地区扩展,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逐步形成了按地形、气候、农作物分布等特点划分的5个综合农、比区:东北部高温高湿地区,主要从事水果、棉花和茶叶等作物的种植,还发展了林业和畜牧业;西北部干旱地区,是甘蔗、烟草和水果的主要产区;安第斯山区,在气候温和、日照充足的山间谷地和山麓地带发展了葡萄和其他水果的种植业;潘帕斯草原区,自然条件极为优越,是理想的农牧业生产基地,集中了全国 90%以上的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生产,畜牧业发达;巴塔哥尼亚高原区,着重发展了养羊业,是全国羊毛的生产基地。另外,生产环节的专业化也有很大的发展。例如对牛的饲养,是按照不同的繁殖阶段由不同的农场在不同的地区分别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