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 汇率 贸易摩擦… 隐藏在"平衡"背后的较量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10-20
    油价、汇率、贸易摩擦……“平衡”共识的背后,各个经济体之间的摩擦和分歧与世界经济增长如影随形。

    尽管G20的财长们大都以微笑来拒绝记者的问题,但从各种分散的信息中,可以看出与会各国至少已就一个问题达成共识:世界需要更平衡的发展,而高油价、贸易保护主义和贫富差距在威胁这种平衡。

    然而,出于各自的利益,对于如何达到平衡这个问题,人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事实上,贸易摩擦、汇率改革、贫富差距等方面的激烈交锋,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平衡问题。一场隐藏在“平衡”背后的较量,依然如火如荼。

    20国财长和央行行长年度会议刚刚落幕,中美联合经济委员会第17次闭门磋商已经鸣锣。过去四天,全球财经大腕从未如此密集造访中国:主要国家的财长和央行行长聚首中国、美国财经政策班子悉数访华、格林斯潘更是在其任期内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在中美贸易摩擦接连不断,人民币汇改继续推进的敏感时刻,全球财经界重量级人物,特别是美国财经高官们的集体造访究竟意味着什么?

    平衡成为共识

    平衡,是此次财长会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到今年为止,世界经济已经连续4年保持增长。这个上涨周期还能持续多久?怎么让这种增长持续下去?这些问题的答案与平衡发展息息相关。透过会后发表的官方公报可以看出,居高不下而且剧烈波动的石油价格、膨胀的保护主义和南北贫富差距,是财长们最为担忧的不平衡因素,他们警告,这些因素将加剧不稳定性并进一步恶化全球经济的脆弱性。

    尽管今年以来双方经济摩擦不断,中美政界高层都在强调平衡的重要性。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南北差距拉大、金融风波时有发生、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世界经济不平衡现象表示了忧虑,并提出了促进加强全球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四点主张。这一观点得到与会财经大腕的普遍认同。在参加财长会议之前,美国财政部部长斯诺在上海明确表示,中国需要更平衡的发展。这已经是中美财经界的共识。

    中国,在这种“平衡”中,将起到一个特殊的作用。有专家指出,中国制造的竞争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强劲出口,势必会影响国际贸易的原有格局,各种贸易摩擦在所难免,但是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平衡发展可以缓冲这些摩擦,减轻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压力。比如在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中国内需市场何时真正出现飞跃,已经引起世界关注。瑞士第一波士顿最近披露的一项对中国8个大城市的调查显示,未来10年内,中国的消费市场年均增速将达到18%,到2014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内需的强劲增长,将成为世界经济平衡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分歧依然不小

    但这种看似一致的声音,并不能掩盖各方在“平衡”这个大前提下的明显分歧。

    贸易保护主义,被视为导致世界经济不平衡的重要因素。在此次会议上,财长们一致承诺,将大规模扩大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特殊有差别的有效待遇。同时争取在今年年末中国香港召开的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上取得实际成果,以期在2006年底前结束谈判。但与此同时,尽管美国财经班底悉数来华,旷日持久的中美纺织品贸易纠纷依然没有出现解决的迹象。

    与此同时,业界普遍认为,此次美国政府财经班底集体访华的一个目的,就是敦促中国加快汇率改革,甚至迫使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在公开场合,中美双方对于这些敏感话题三缄其口,但是财经专家们相信,过去的四天里,这是双方交锋的焦点话题。

    居高不下而且剧烈波动的石油价格是另外一个炙手可热的关键词。财长们认为这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经济增速减缓和全球经济不稳定。但如何消除这种不平衡的源泉呢?财长会议提出一个折中方案:石油供应国要强调增加投资、生产和炼油能力的必要性;而石油消费国也要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不少专家表示,各方的不同利益,决定了供应国和消费国之间的分歧不可能消失,高油价这个不平衡因素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尽管G20控制了全球65%的经济总量,却大多是石油消费国。

    油价、汇率、贸易摩擦……“平衡”共识的背后,各个经济体之间的摩擦和分歧与世界经济增长如影随形。

    汇率热度降温

    在这些分歧和争执中,人民币汇率改革,似乎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其实,在此前将近两年时间里,在任何有中国政府高层出席的国际财经会议上,人民币升值一直是议论的焦点,甚至有将世界贸易的不平衡归咎于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的极端看法。在这次会议之前,银行间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屡创新高,也暗示着市场的某种期待。

    但是,在这次以“平衡发展”为主题的财长会议上,人民币汇率并未成为主要话题。会后披露的多个公报中,也没有只言片语提到人民币汇率问题。这透露出一个令人欣喜的信号,各国对于人民币升值的态度出现分化,人民币面临的国际舆论压力已经明显减弱。

    这显然与中国自7月开始的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有关。尽管在这次改革中,人民币实际升值幅度仅2%,但其后一系列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和灵活性的改革,都一次次向世界表明了中国汇率改革的决心。此次来华的财经巨头们多以“历史性”、“战略性”的词汇,来评价这次改革。在昨天举行的一个国际资本论坛上,来自美国的一些风险投资者表示,尽管在一些具体政策上有反复,但大家都看到,中国金融改革总体上一直在向前走,金融市场的大门越开越大。

    舆论压力降温的同时,促使人民币升值的市场压力也明显缓解。央行刚刚披露的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外汇储备增长158亿美元,这是5月份以来单月外汇储备增长首次低于200亿美元。与此同时,海关披露的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贸易顺差75.7亿美元,同样创下今年5月份以来的新低。随着美元的持续加息,目前在境内市场,无论是银行存款,还是理财产品,美元回报率都已明显高于人民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美元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缓解了银行结汇压力。

    其实早在今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争论最火热的时候,一些有识之士就指出,如果从经济角度看,人民币汇率并不是世界经济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争论本来是因为政治原因的炒作。随着汇率改革的推进,中国各项贸易和国际收支数据将更趋平衡,这将使中国在“平衡”背后的博弈中占据更为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