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牧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10-17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国畜禽品种改良工作,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农牧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农业部组织了这次全国畜禽品种改良赴美国培训团,其成员由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及内蒙古、辽宁、吉林、浙江、福建、山东、河南、广西、四川、贵州等10个省区组成,全团共14人,于2004年11月13日至12月2日进行了为期3周的赴美培训考察活动。通过对美国的农牧业生产、畜禽品种改良、行业(专业)协会、畜产品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情况的实地考察,大家一致认为:美国的农牧业高度发达,其经验的可取之处归纳起来为“四个意识,一个精神”。“四个意识”即:一是农牧业经济的高度市场化,畜产品通过市场进入流通环节,市场意识强;二是竞争意识强,通过提高产品质量,优质优价扩大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三是服务意识强,小政府大服务的体制已经形成,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主要靠行业(专业)协会或专业公司来完成,专业化分工明确;四是法制意识强,美国农牧业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国民的守法意识相对较强,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畜产品的生产销售,如出现畜产品安全卫生问题,企业自愿让政府管理部门回收处理。同时,美国人的敬业精神强,我们所到之处,从公务员到协会组织,从公司老板到农场工人,个个尽职尽责,认认真真,精心做好本职工作。这“四个意识,一个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此次培训考察中,进一步加深了对美国农牧业的了解,拓宽了认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圆满完成了培训考察任务。结合培训考察情况和我国各省区的工作实际,将此次学习了解的先进经验、管理措施等情况报告如下。

    

    1美国农牧业基本情况与特点

    

    

    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邻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国土面积937万km2,人口总计为2.848亿。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5%以上,农业人口在1870年为52%,1910年为32%,2001年已经下降到了3.2%。本世纪20年代,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已经达到了1795美元(1967年不变价格);到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3.62万美元。美国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mm。土地、草原和森林资源的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2000年美国农业用地为4.183亿hm2,其中耕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9%,为1.79亿hm2,人均为0.62hm2,美国还有永久性草地2.4亿hm2,森林和林地2.65亿hm2。

    

    美国的农牧业是高度发达的产业,也是资金和技术密集的产业。畜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份额:2001年,牛肉为1198万t,占世界的21%;奶类为7502.5万t,占世界的13%;禽肉为1674.7万t,占世界的24%;猪肉为869万t,占世界的10%;鸡蛋为508万t,占世界的9%。美国畜产品的出口量较大,由90年代初的5%上升到近年的10%。禽肉产品出口的增长幅度最大,牛肉和猪肉的出口量也有增加。畜产品出口额由1997年的50.54亿美元上升到2001年的60.7亿美元。畜牧场数量减少但规模越来越大,并向工厂化方向发展,特别是养猪业,专业农场的数量不断减少,饲养规模日益扩大。

    

    2几点体会

    

    在美国培训考察的收获颇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点:  

    

    2.1农牧业管理法制化美国是一个法制国家,农牧业管理法规也比较健全,从饲料、种畜禽、兽药(疫苗)生产,到饲养、加工、运输环节,都有法可循。仅在畜产品安全卫生方面,就有《联邦肉类产品检查法》《联邦畜类产品检查法》《联邦鸡蛋产品检查法》等多部法律法规。为了有效执法,联邦政府有7600多名监督员,分布在6000多个部门,负责食品安全卫生监督检查工作。由于执法力度大,畜产品安全卫生状况明显好转,回收的不安全食品数量逐年递减。畜禽产品招回批次从2002年的113起减少到2003年的68起。

    

    

    2.2农牧业生产集约化据加利福尼亚州农牧场联合会高级官员杰克?金介绍:全州的年GDP为1.2万亿美元,在世界经济体中排列第5位。该联合会有8.7万个会员,全州大部分农牧场主都是联合会的会员,数量之多,可见其集约化程度相当高。农牧场的年畜禽饲养规模:养鸡场不低于25万只,牛场不低于100头,羊场不低于300只。我们参观考察的巴特林科奶牛场,存栏奶牛1600头,其中成年母牛800头,母牛年均产奶量达12t,乳脂率平均达3.6%。该场的经营与管理,除了巴特林科父子外,仅有7个雇工,机械化程度极高,这样大规模的奶牛场,在我国通常需要30~50人才能运转。我们参观考察的加州汉米尔顿羊场,年饲养肉羊8000只,其中存栏成年母羊3000只,后备母羊1000只,出栏商品肉羊4000只。羊场的经营管理是典型的家庭牧场模式,由父子两代4人经营,雇佣4名墨西哥工人,近年来受羊肉市场价格不稳定因素的影响,该场的经营效益不是很高,扣除人员工资支出,纯利润在3万美元左右。从两场考察情况看,集约化经营的益处很多,牧场主完全自主经营,按市场需求自行确定生产规模,自由选择家畜品种、饲养方式、出售途径等,政府部门不加干涉,而把农牧业生产完全置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中。

    

    2.3畜禽品种良种化美国畜禽品种良种化的程度很高,我们考察的加州五星牧场,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中部,是一个专门从事安格斯牛繁育的种牛场。牧场主艾蓓?纳尔逊是全美安格斯牛育种协会会长,是其家庭牧场的第五代传人。1930年,其祖辈开始自英国引进安格斯种牛,1974年由北加州迁移过来。该牛场占地1295.36hm2,饲养注册的安格斯母牛160头和未登记的后备牛200多头,饲养商品牛500头。牧场主与长期雇工共4人管理种牛场。该牛场每年繁育公母安格斯种牛各80头左右,每年分3次对10~12月龄后备种牛进行拍卖。根据种牛个体差异,售价在1700~10000美元之间,均价在3000美元左右。种牛场除出售种牛外,还生产和出售胚胎,每枚胚胎售价在250~1000美元,商品牛每头盈利100美元,其收益较高。美国对种牛生产出售不收税,但对业主收取所得税。该牛场利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对种牛进行繁殖选育,使安格斯牛的各项指标得到不断提高,经全美安格斯牛协会审定,将其作为美国安格斯牛品种生产的认定标准。该场种牛管理科学规范,档案、标识清楚,各项数据指标进入计算机管理系统。此外,我们考察的巴特林科奶牛场饲养的荷斯坦牛,全部采用人工授精配种,母牛的年更新率达到30%。汉米尔顿羊场饲养的绵羊,是引进的英国萨福克羊与芬兰羊的杂交品种,体型大,日增重快,繁殖性能高,平均每胎产羔在2~3只。我们认为,美国重视畜禽品种良种化的最终体现,在于养殖经济效益的提高。  

    

    2.4疫病防治规范化美国政府对畜禽疫病防治十分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与法规,并且在体系建设上实行了官方兽医和职业兽医制度。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设立了相应的畜禽疫病防治管理机构,兽医官代表政府执行公务,对各地的畜禽疫病防治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一旦发现动物疫情,政府作出快速反应。如加利福尼亚州发生疯牛病时,迅速扑杀一批可疑牛,官方兽医及有关协会为畜主向州政府提出补偿金要求,建议被采纳后,加州政府一次性拨出专款1000万美元,用于补助养殖户。职业兽医是指专门从事现场防疫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每两年参加一次考试,发放或换发职业兽医证书,实行持证上岗。我们在巴特林科奶牛场考察时,遇到一名职业兽医,据他介绍,他每两个月对全场奶牛进行一次检疫,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重点防治粘膜病、鼻支气管炎、布氏杆菌病等。患有乳房炎的奶牛所产的牛奶,用来喂养小牛犊,这样既减少了经济损失,又提高了犊牛的免疫力。由于美国的畜禽疫病控制效果好,其畜产品出口量相对较大,鸡肉出口量位居世界前4位,牛肉出口也位居世界前列。而我国肉类产量居世界第一,出口量却不到总产量的1%。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畜禽疫病控制体系不健全,防]疫手段落后,畜禽生产不规范等是影响肉类出口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要把畜禽疫病防治工作作为农牧业工作的第一要务切实抓好,抓出成效。

    

    2.5饲草饲料配合科学化我们在现场参观考察时,由衷感受到,美国的畜禽饲养条件优越。不仅有“黄金玉米带”,而且有大量的饲料作物种植区,饲草饲料资源非常丰富。由于劳动力价格十分昂贵,多数农牧场都实行了人员定额管理,力求机械化作业;畜舍建筑也力求简单实用,与我国正在掀起的牧业小区模式截然不同。但是,最让我们感叹的是所有畜禽的饲草饲料配合均达到了营养化、多样化、科学化。如有的牧场,一年四季都能饲喂苜蓿草和大麦草,这在我国是难以达到的。奶牛的饲料组成有豆粕、低毒棉籽、燕麦和玉米,还有优质苜蓿干草、青贮玉米、啤酒糟等。肉牛的饲养,在枯草季节采用以浓缩饲料舔砖的方式来增加蛋白质,其含量不低于13%,每头牛每天补饲量约为1.81kg。由此可见,美国对饲养畜禽的饲料营养要求和配合,已达到标准化、科学化。而我国在牲畜饲料生产与加工,牲畜营养与配合方面,与美国相比尚有一定差距,需要加大研发力度,尽快提高牲畜营养水平。  

    

    2.6生产服务社会化通过培训考察,我们感到美国的农牧业生产已经实现了社会化。在生产经营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遇到问题找市场不找市长,找中介组织不找政府部门。尤其是各种行业协会和专业组织,主动为生产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服务。在美国,有将近500万个农牧业行业协会和专业组织,这些组织的职责范围,主要是参与农牧业政策的制定,作为农牧业生产者行业的代言人;通过举办专业刊物、计算机联网等手段,为农牧业生产者提供各种信息;开展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先进的畜牧生产新技术;举办评比和拍卖会,为生产者与经营者搭建交易平台;沟通银行和保险部门,为农牧业生产者提供信贷支持和各种保险业务等。

    

    3几点建议和思考  

    

    3.1发展农牧业必须依托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自然资源美国地大物博,中部有玉米带,生产的粮食除了供出口和食品加工外,60%以上用作饲料饲养畜禽。也就是说,美国既是农业大国也是畜牧业大国,两者并驾齐驱,协调发展。我国同样是一个农业大国,发展农牧业的基础相对较好,尤其是中原、东北、华南等地区,农牧业资源相对丰富,加之国内畜产品消费逐年递增,市场前景看好,发展农牧业的潜力巨大。而我省是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山区省份,我们拥有的资源是比较丰富的自然草地及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我们必须将它们更好地进行加工和利用,这是一个潜力很大的饲料资源。同时,国家应对农牧业优势产区加大推进与扶持力度。  

    

    3.2发展农牧业必须理顺管理体制美国农牧业生产和兽医管理体制比较顺畅,从联邦政府到基层生产单位,上大下小,融会贯通,一竿子到底,是一个“倒金字塔”型的管理体制。而我国则不同,从中央到省、市、县、乡,层次分明,一级抓一级,是一个“正金字塔”型,一旦哪个层次出了问题,就会出现网破线断的状况。因此,管理体制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做到通畅、精简、效能。  

    

    3.3发展农牧业必须立法、执法与守法美国农牧业的法律法规健全而又详实,可操作性强,执法手段先进而有效,加上国民的守法意识较强,所以,执行起来容易到位。而我国的农牧业法律法规数量少,抽象化,不易执行,尤其是处罚规定较粗糙、简单,有的甚至模棱两可。执法队伍不健全,人员素质低的问题普遍存在,与美国相比起来,差距较大。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农牧业法制建设,努力做到依法治牧,科学管理。  

    

    3.4发展农牧业必须强化科技支撑美国农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产出功能较强,归根到底,是依靠科学技术的强大支撑。就拿奶牛来说,每头母牛产奶量达到12t以上,而我国平均4t多,也就是说美国饲养1头奶牛的产奶量相当于我国饲养3头奶牛的产奶量,其原因是科技含量大大高于我国。从品种上看,美国基本上都是饲养高产荷斯坦牛,并且坚持不懈地加强本品种选育,提高品种质量。从饲料上看,科学合理配合,精细加工,保证了品种遗传潜力的最大发挥。从疫病防治上看,按照免疫程序防疫,对畜禽实施定期检查和淘汰。从畜舍设施上看,简单实用,造价低廉,不搞华而不实的建筑。这些经营模式、管理方法、技术手段的组装配套,取得了1+1>2的实际效果。为此,我们一定要重视畜禽品种改良,动物饲料营养水平的提高,狠抓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不断提高农牧民科学养畜的技术水平,加快我国农牧业标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3.5发展农牧业必须高度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美国的农牧业协会组织,切实把政府不管的事情承担起来,协会通过收取会费、企业赞助(赞助费用可抵税)、创办刊物、保险提成、联合研究等运作方式,为饲养者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而我国目前成立的农牧业协会组织,或多或少带有官方和半官方的色彩,为生产经营者的服务体现得不够充分。因此,政府部门要给农牧业协会组织更多的活动空间,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组织,为农牧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3.6发展农牧业必须加大畜产品市场管理和食品安全卫生监督力度美国的畜产品安全卫生实行全程质量监管,有一整套畜产品市场管理规章和食品安全卫生叫停程序,一旦出现违规现象,政府迅速行动,借助新闻媒体曝光,引导消费者安全消费并警示食品生产企业遵章守法,保证质量,诚信经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我国在畜产品市场管理及食品安全卫生监督方面实行的是阶段管理,存在不少漏洞,个别地方违法案件屡屡发生。因此,要加大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全程监督管理力度,进而提高我国食品安全卫生的总体水平。

    

    3.7发展农牧业必须实施品牌战略品牌是开拓市场的一把金钥匙。美国人的市场观念、诚信观念,贯穿在生活的各环节上,渗透在每个社会服务中,体现出了人性化的特点。美国人特别讲求品牌,对知识产权的有效应用,为美国带来了极大的利润。在美国市场上,日本的名牌产品有三四十个,中国只有一个(青岛啤酒)。由此可见,我国的名牌产品还不多,尤其是畜产品中的名牌更是为数寥寥。所以,大力培植畜产品知名品牌,是我们应当予以高度重视的大问题。(孙 鹃 贵州省畜牧局畜禽品种改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