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畜牧业正成为强势大产业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9-1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畜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按照产业化的理论,科学、准确、全面地分析我省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对于正确认识畜牧业和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从畜牧业自身发展看,我省畜牧业是一个迅速膨胀的大产业

    我省畜牧业是实现产业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达到65%左右。按照产业化理论统计和分析,畜牧业一二三产业(产加销)都有很大发展。2004年,全省畜牧业(一产业)总产值1010.8亿元,比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23亿元)增长近40倍,比2000年(599亿元)增长68.7%,比2003年(831亿元)增长21.6%;畜牧业增加值预计408亿元,占整个农业增加值的31%以上;全省肉、蛋、奶产量分别为696.5万吨、432.9万吨、188.7万吨,分别是1980年(90.1万吨、25.6万吨、6.8万吨)的7.73倍、16.91倍和27.75倍,较2000年分别增长了23.4%、18.2%、167.8%,较2003年分别增长了5.2%、1.9%、和27.2%。             

    全省畜牧业第二产业即畜产品加工及饲料、兽药工业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分析,2004年可实现总产值800多亿元,实现增加值330多亿元,利税20多亿元。截止目前,全省有饲料加工企业1820家,兽药加工企业276家,畜产品加工企业2000多家,其中大型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0多个。全省工业饲料产量预计1000万吨,产值260亿元。全省兽药产值22亿元。 

    畜牧业第三产业也有较大发展。据测算,2004年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销售总收入可达950多亿元,实现增加值110亿元。畜产品及其加工制成品年出口创汇额达25亿多美元,畜牧业是我省对外开放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二、从全省经济发展看,我省畜牧业正成为强势大产业

    我省畜牧业是实行饲料、兽药、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完整产业体系,纵向包括畜产品及饲料、兽药的产加销,横跨三大产业。从全省经济发展来看,从国民经济20个门类、98个行业(名录附后)来看,我省畜牧业是既能富裕农民,又能推动经济发展,富裕地方经济的一个强势大产业。

    (一)畜牧业是一个富裕农民的大产业。从第一产业五大行业看,畜牧业总产值占28.6%,增加值占31%,居种植业之后的第二位。2004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3500元以上,其中畜牧业人均纯收入700多元,比上年增加6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20%。同时,畜牧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从事畜牧业的劳动力达到700—800万人,仅从事畜禽养殖的人员达到150多万人。济宁、潍坊、济南、枣庄、泰安、青岛、临沂等市,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均在30-40%,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畜牧业的部分都在25%左右。临朐县去年畜牧业总产值预计26.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4.4%,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93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6%。

    (二)畜牧业是一个富裕地方财政的大产业。按可比口径计算,2004年全省畜牧业一、二、三产业可实现增加值848亿元左右,占全省gdp(15490.7亿元)的5.47%,属于国民经济98个行业中最大的产业。如果我们仅把畜牧业第二产业(畜产品加工及饲料、兽药工业)作为第二产业的一个行业来看待,其实现的产值、增加值、利税以及吸纳劳动力等指标,与国民经济第二产业45个行业对比分析,也属于一个强势大产业。其部分指标仅次于农副食品加工业、建筑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最强势产业,有的指标甚至高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强势产业。2004年,诸城市畜产品加工业预计总产值77.1亿元、增加值20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的24.1%和24.4%;畜产品加工业交纳税收1.2亿元,占全市财税收入的16%。临沂市兰山区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96亿元、增加值24.6亿元,交纳税收1.3元,分别占全区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和财税收入的28%、37%和19.7%。

    (三)畜牧业是一个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大产业。畜牧业的迅速发展,不仅改变和正在改变人们的吃、穿、用结构,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而且带动关联产业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非常明显。畜牧业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最为显著。山东省畜产品生产不仅满足了本省城乡市场的需要,而且每年有1500多万头生猪、120多万吨禽蛋、100多万吨禽肉销往外省或出口。山东肉类出口特别是禽肉出口在全国一直占有很大比重,兔肉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90%以上。畜牧业是我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的一个优势产业。

    三、从全国看,我省是一个畜牧业大省

    山东素有“没有草原的畜牧大省”之美称。目前,畜牧业产值、肉蛋奶产量、畜产品出口、饲料和兽药的产销量,以及畜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等十多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根据预计分析,2004年我省畜牧业增加值占全国畜牧业增加值的7.7  %,居第1位;肉蛋奶总产量1318  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0.6  %,居第1位,其中肉类和禽蛋产量位居第1位,奶类产量少于黑龙江、内蒙古、河北,位居第4位;家禽出栏量17.68亿只,占全国的15%,居第1位;牛出栏量少于河南、河北,居第3位;猪出栏量少于四川、湖南、河南,位居第4位;羊的出栏量少于河南,位居第2位。全省肉类出口30万多吨、50944万美元,占全国肉类出口15亿美元的34%左右,其中,禽肉出口20多万吨、23944万美元,占全国的50  %左右。全省饲料工业产量位居广东省之后的第2位,饲料工业产值及兽药工业的产值,居全国第1位。

    我省是一个畜牧大省,但还不是畜牧强省。一般认为,要实现由畜牧大省向畜牧强省的跨越,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要达到50-70%。北京市畜牧业产值已占京郊农业总产值的59%。美、英、法、德、荷兰、丹麦、澳大利亚等发达的畜牧强国,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60—80%。山东作为农业(粮食、蔬菜、果品、油料、棉花等)大省和沿海渔业大省,我们分析认为,全省畜牧业增加值占整个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如果达到了40-60%,且质量、效益、生态、安全等其他指标有较大提高,即应当属于现代化的畜牧强省。总之,我省畜牧业发展的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任务艰巨。

    今后我省畜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一二三四五六的总体思路,牢牢把握当前重要战略机遇期,强化措施,进一步加快畜牧强省的建设步伐。要按照“加快膨胀畜牧生产规模,大力提升畜产品质量和加工档次,努力增加畜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数额,提高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发展思路,切实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的意见,全力搞好我省的畜牧兽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理顺体制,完善机构,强化功能,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2、积极推进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加快畜牧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搞好科技推广,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不断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3、加强动物重大疫病防治,不断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和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大力提高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切实抓好畜牧业投入品的生产和供应,加快饲料工业生产发展,进一步扩大蛋白饲料生产,扩大饲草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发展青贮饲料和以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粗饲料加工,注意搞好兽药和畜牧机械设备的生产供应,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5、积极扶持发展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搞好畜产品精深加工,在不断扩大国内销售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开拓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市场和欧、美市场,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

    6、大力发展壮大畜牧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畜牧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增强畜牧业抗御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7、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强化“三农”工作,支持畜牧业大发展的政策,增加投入,改善环境和条件,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

    8、积极制定和进一步完善畜牧业管理、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兽药管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种畜禽管理、奶业管理等地方性法规或规章,提高依法治牧、依法兴牧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