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20条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9-05
      在看似平静的农村里,实际上已经潜伏许多问题或是危机,其中有一些这几年来明显凸现,现简单罗列如下以作引题,有待各位读者深入研究:

    1、“六合彩”横行,局部农村全民皆赌。据某省选调生反应,当问农民们最盼望的是什么时,得到的回答居然是“六合彩中奖”,答案出乎意料的令人啼笑皆非,却又令人痛心。当前,“六合彩”风行南中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因人口流动效应,似有直取长江以北农村地区的趋势,此现象当引起各界高度关注。

    2、黑社会垄断成风,农村物价居高不下。笔者出生农村,每年都会回到农村看望父母家人,在老家生活期间获悉,现在许多农村乡镇市场多为黑社会势力所垄断,春节期间更甚,据说任何一个鞭炮、礼花等商品经销商都必须经过当地黑社会允许,此现象造成农村物价居高不下,农民生活苦不堪言。

    3、婚丧喜事大肆操办,农村人情债不堪负重。农村作为乡土社会,面子观念相当严重,婚丧喜事大操大办且日甚严重,房子、车子(礼车)、票子(礼金)一个都不能少,据调查,在福建闽南一代此风更甚,许多人家出嫁姑娘只好借巨款以充门面,且由于交际圈的不断扩大,农村人情往来事项越来越多,农民家庭的人情债不堪负重。

    4、农村姑娘只出不进,青年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一来农村地区由于性别选择现象较为严重,本来农村姑娘数量较男性而言就偏少,近些年来,大量年青的农村姑娘外出打工,据说农村姑娘打工机会比农村男孩多,而农村姑娘外出打工的副效应就是农村姑娘通婚距离扩大,大量农村姑娘外嫁其他地区,造成农村适婚姑娘数量太少,以至于造成农村青年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从而造成农村男孩择偶困难,农村男性光棍数量猛增。

    5、农村农民收入减少,农村拒交统筹费现象较严重。近些年来,农村农民收入一起处于徘徊不前的境地,有某些年份甚至还出现农民收入负增长的情况,2005年农业税取消后农民收入有所回升。但是,要指出的是,我国农村农业生产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土地回报率存在极限,因此农民增收始终是个乌托邦的理想。另外,在全球化日益扩展到农村的当今时代,农村也难以免于全球市场竞争、市场波动的影响,许多地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履履出现,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前些年,农村农民收入减少现象较严重时,许多农村出现拒交统筹费现象,干群关系也一度相当紧张。

    6、农村假冒伪劣产品盛行,假药危害最巨。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二元市场的形成,城市市场消费已进入到耐用品消费阶段,而农村市场仍然是生活必须品消费阶段,城市市场消费以品牌化、质量化、个性化为标志,而农村消费仍然以实用性、温饱性、通用性为标准,城乡二元市场导致假冒伪劣产品在城市找不到生存空间,而却在广大农村地区找到了消费市场,低成本、低质量要求的农村生活使得假冒伪劣产品在农村地区大肆流行,因此我们就看到导致“大头娃娃”的“问题奶粉”现象。而在假冒伪劣产品中,假药的危害最为严重,假药不仅导致农村病人贻误治病良机,甚至造成病人病情严重与死亡。

    7、村民自治失灵,公共物品严重缺失,基础设施落后。当前,全国大部分农村地方根据中央政府的要求都基本实际了村民自治制度,每三年一度的村民选举异常热闹,但从调查来看,大部分地方的村民自治也就只有民主选举较为正式,其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等都难以做到,这无疑就使得村民自治名不符实,村民自治普遍存在失灵现象,许多农村至今村务仍不公开,财务也不公开,许多农村公共物品严重缺失,基础设施仍是改革开放以前人民公社时期留下的遗产。

    8、农村生活风险与日俱增,社保问题、因病致贫问题、治安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当前中国许多农村随着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渗入,农村的生活风险与日俱增,一方面,农产品高度市场化使得农民收入风险增大,另一方面,教育和医疗的市场化、产业化导致农村生活成本迅速提高,再一方面,工业化进程导致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在一些地方相当严重,甚至造成大规模恶性疾病的出现,许多农民备受病痛緾身之苦,许多农村因水污染而在短期内呈现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萧条景象。

    9、危机应急体系缺失,难以对抗疫情风险。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实行的农村基本医疗制度对于农村基本卫生保障起了历史性的作用,毛泽东倡导的“赤脚医生”的农村医疗资源本土化的路子对当时中国农村农民健康做出来了历史性贡献。当代医疗体系越来越专业化、科层化、高成本化,许多医科大学毕业生因受教育成本过高而不愿到低回报率的农村地区服务农民,当前农村医疗体系几乎崩溃,危机应急体系更是缺失,农村地区一旦遇到类似SAR等传染性疫情,农村医疗体系绝难以胜任。

    10、农村内部贫富差距明显加大。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内部分化相当严重,许多人外出打工赚钱了,有些人因有关系或资源外出经商发财了,甚至有些人偷渡打工发财了,也有些农民勤劳致富了,但同时也有许多农民因子女教育而致穷,还有一些因家庭成员治病而穷困不堪,还有一些致富无门的农民无所事事,守着几分地过贫苦日子。总之,当代中国农村内部贫富分化相当严重,贫富差距日见明显。

    11、农村教育存在内卷化现象。近些年来,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并没有国家宏观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好转,相反,在城乡二元的教育体制下,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且由于教育产业化导致教育成本过高,“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和城市生活成本过高,使得农村家庭投资教育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当前我国许多农村教育甚至较以往更加恶化,许多农村地区中小学出现严重的“辍学”现象,大批农村孩子初中毕业后就加入到外出打工行列而不再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使得农村代际受教育程度不断内卷化,农民素质不断内卷化,导致农村弱势阶层代际传递而处于阶层锁定状态。

    12、封建迷信势力扩大,宗教力量有所发展。当代中国许多农村地区重新兴起修族谱、宗祠、寺庙的热潮,许多农村归依基督教、佛教等宗教组织,宗教活动日益兴胜。客观地说,封建迷信活动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甚至是中国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经打击仍不绝于世,也说明了所谓的封建迷信在农村的顽强生长具有合理性,也说明了弱势农民寻求信仰依托的顽强要求。现实地看,封建迷信势力在农村地区的迅速成长也说明了这个时代农村的困惑,一方面,农民边缘化现象越来越重要,他们急需寻求信仰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党和政府对农民的组织、管理存在欠缺,农民在主流社会中缺少应有的关注和关爱。

    13、农村标会盛行,农村资金严重外流。农业作为弱势产业由于其利润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因此,外来资金对农业、农村从来就不感冒,因此,农村发展天然地就受到资金约束。农村标会的出现是农民们应对资金短缺的天才创造,规范运作的农村标会实际上有利于农村发展,但由于农村标会的非法性,其运作呈现地下化、非规范化的特点,也因此蕴藏了极大的社会风险,特别是有些标会标头将资金用于赌博、投机而不是投资实业而造成资金严重外流,甚至造成资金链断裂,从而引发恶性事件。2004年福建省福安市暴发出来的“标会崩溃”事件导致22亿资金烟消云散,导致当地社会混乱不堪,恶性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稳定与长期发展。

    14、青壮年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弱化现象严重。由于农业收益率较低,许多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仍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理性选择行为,某些区域甚至偷渡成风。但是,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造成农村劳动力弱化现象相当严重,许多农地区放眼望去就是“386199部队”(即妇女、儿童、老人)。据调查,许多农村豪宅里全年空无一人,建房子只是为了炫耀自己外出打工的成功。农村劳动力弱化使得农村缺少精英群体,村政无能人治理,农地荒废现象严重,农业投入也不断减少。

    15、观念落后,不懂社会分工和技术投入,农业与市场接轨不良。中国农民确实不能抱以太大期望,作为小农经济的主体,他们观念落后,不懂得社会分工和农业技术的优势,仍然抱着自给自足的传统观念,凡事都要亲历亲为、抱残守缺,而不肯在繁忙时节花钱雇佣帮手,或者雇用具有科技含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农民们观念落后的又一表现是从众行为,他们宁愿“大家一起亏”,而不愿意自己冒险一个人赚,因此,农业生产呈现出高度重复生产的特征,也因此就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当代世界里不断演绎“丰产不丰收”的惨剧。更为痛心的是,经过数次波折,中国农民并不因此“吃一堑,长一智”,而仍然采取从众策略,或许这也是农民的理性,但可悲的是往往得到的却是非理性的后果。

    16、村财以卖地为主,村干部贪污腐败现象严重。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土地价格因征地事件、土地存量减少和“三十年不变”政策而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许多农村地区的宅基地价格大幅涨价,村财收入也主要以卖宅基地为主。然而,由于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还不完善,村民民主选举倒是实施了,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却跟不上去,由于缺少刚性约束,许多竞选上去的村干部大肆卖地,财务混乱,从中贪污谋利现象较为严重。大肆卖地一方面导致我国农村地区土地纠纷事件频频发生,大量上访事件不断出现且升级化,另一方面,干部贪污腐败现象导致干群关系异常紧张,再一方面,滥卖土地导致农村缺乏规划,房屋建设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17、农村娱乐方式简单且不足。当代中国农村由于村民自治普遍失灵,不仅硬质的公共基础设施无法提供,软性的农村基础设施更是无法提供,农村由于生活水平低下且素质不高,农民无法象市民一样可以去上网、看电影、喝咖啡什么的,但是诸如图书、老人活动中心等农村特色的娱乐方式在许多农村地区至今仍然难以提供。农村娱乐方式的简单与不足,导致农民将目光转向富有娱乐色彩的六合彩猜迷中,导致农民热衷于流行在农村地区低俗的艳舞表演和粗俗的特技表演。

    18、重男轻女现象依然严重,出生性别比不容乐观。在土地仍然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底线情况下,在男婚女嫁的传统婚姻模式下,在男性作为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下,农民对出生子女的男性偏好依然强烈。由于农民这种根深蒂固的性别偏好,且由于我国针对农村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农村地区人口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另外,由于一些不良的婚嫁传统,也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重男轻女现象,据在闽南调查的经历,许多闽南家庭认为“生女生就等于亏本几十万”,因为,在该地区嫁女生要陪上一大笔嫁妆,而生男孩却能娶了老婆还赚钱,因此也造成该地区男性偏好十分强烈,进而导致性别选择而出现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调严重的现象。

    19、农村帮派意识增强,利益冲突加剧。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农民具有天然的“善分不善合”的特点,事实确实如此。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农民们却能自发地组织起来,特别是在每三年度一年的村民自治选举中。村民自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民主选举意识,但也带来了农村帮派意识增强的副产品。在村民自治选举中,以姓氏、宗族、宗派、财富等为形式组织起来的帮派势力越来越大,在有些地方甚至操纵村民选举,对村民自治造成严重影响。农村帮派意识增强导致农村内部利益冲突加剧,农村内部团结受到削弱,从而也对农村自治造成不良影响。

    20、基层政权存在政府失灵现象。基层政权历来就存在事权多于财权的问题,上面“千头万绪”集中到基层乡镇政府这“一根针”上,这种压力型的制度安排导致基层乡镇政府人员膨胀异常严重,人员膨胀却没有带来公共服务的增多和质量的提高,相反,因人员过度膨胀,乡镇政府财政变成为“吃饭财政”,许多乡镇整天忙的是如何创收、如何从农民手中收费以足额“发工资”,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考虑为农村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去年以来农业税取消后,基层乡镇政府更是陷入泥潭之中,乡镇财政负债日趋严重,基层政府面临严重失灵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