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全免费义务教育有四大顾虑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9-02
   河源市教育局黎海波副局长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新政策的落实提出四大顾虑,这也是16个试点县所有农村学校的顾虑。

    顾虑一:免收杂费与一费制有缺口

    目前一费制收费标准,普通小学每生每学期书杂费183元,初中每生每学期书杂费283元,县级、市级学校可依次提高10%、15%。农村有不少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的县级、市级学校。但新政策的补助标准,省财政补贴“一刀切”,小学每年每生补助杂费288元,初中每年每生补助杂费408元。这对于一些级别较高的学校会造成杂费缺口。以市级学校为例,小学一费制每学期收费212元(含50元书本费),初中每学期328元(含100元书本费),学生实交的杂费分别为162元、228元,而新政策的杂费补贴标准是小学生每人每学期144元,初中生每人每学期204元,这样每个小学生和初中生各有18元和24元的杂费缺口。以有1600名学生的瓦溪中学为例,一学期缺口就有3万多元。黎海波表示,杂费是保障学校运作的基本资金,根据以往经验,杂费出现缺口,有学校采取向学生收取缺口费用,或缩减学生的活动和教研活动等,以节约教学成本。

    顾虑二:市县财政分担费用恐成空

    根据新政策,原则上免费义务教育的经费是由省、市、县共同投入,今年对作为试点的16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予以特殊照顾,所以才由省财政全额拨付。当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推开时,由市、县两级政府承担的经费恐怕很难落实。2001年开始实施的“农村人均年纯收入1500元以下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免收书杂费”中,就已经暴露出这样的问题。省财政给予的免书杂费的金额分别为小学每生每学期16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250元,分别与一费制有23元和33元的缺口,根据当时的规定,差额部分由市级财政补足,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很难落实。以河源为例,仅此项每年就有700万元的缺口。这一部分费用落在学校头上,学校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希望有更多免书杂费的指标帮助更多贫困孩子有书读,另一面帮助的孩子越多,学校贴得也越多。

    顾虑三:现行杂费补贴标准过低

    据了解,新政策对小学288元、初中408元的补贴标准是2000年根据传统教学条件调研测算得出的维持学校基本运转的成本。这里面未考虑现代化教学设施带来的新费用。目前,教育部门对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提出配置电脑的要求,电脑室的耗电量和维护的费用都很高。河源市曾做过测算,学校配置电脑后,每生每年的成本开支增加14元。这就出现了有些学校放着先进的电脑室、语音室,却不敢用、不能用的窘况。

    顾虑四:省财政补助能否及时到位

    最让学校校长们心焦的是,这笔免杂费的财政补贴能否及时到位。在已经实施的困难家庭免书杂费政策落实中就出现这种情况,连续几年每学期的财政补贴都要到学期末才能到位。能享受免书杂费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学校可以勉强应对,而现在能享受免杂费的学生是绝大多数,资金一天不到位,学校很难正常运作。今年因具体配套的实施细则未出台,不少县采取权宜措施,先由学生垫付,待措施出台后再退还。此举恐怕只能使今年过关,明年、后年恐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