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农政策给农村经济带来五大亮点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7-25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一系列年中统计数字里,有一个数字尤其值得关注: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5%,比去年同期加快1.6个百分点,高于今年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幅3个百分点。在中央和各地一系列重农增收的政策措施有力拉动下,上半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出现了五大亮点:

  亮点一:夏粮增产512万吨

  上半年,中央和地方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132亿元,同比增加13.8%。小麦良种补贴资金也由去年的1亿元增加到10亿元,补贴范围由去年的6个省扩大到11个主产省份。在政策措施拉动下,全国夏收小麦面积3.24亿亩,比上年增加了1300多万亩,一举扭转连续7年下滑局面。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今年夏粮总产量达10627万吨,增产512万吨,增长5.1%。早稻也可以获得好收成。丰收的同时,国家还积极采取措施稳定粮价,如在夏收期间临时收储65亿公斤小麦,并积极采取措施为农民腾出市场空间。

  在全国小麦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等政策引导下,夏粮品种和布局也得到优化,11个主产省份小麦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91%,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亮点二:畜牧业为农民增收出力不小

  据农业部统计,上半年肉类总产量4000万吨,同比增长3.9%;禽蛋产量622万吨,增长6.5%;奶类产量581万吨,增长25.7%。畜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生产方式的转变步伐也得到加快,养殖效益有所提高。

  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在棉花面积减少的同时,高质棉迅速发展。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茶叶、蚕茧等经济作物稳步发展。

  亮点三:一批重点工程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国家有关部门今年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启动了一批农业重点工程项目——优质粮食产业工程进展顺利,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得到加强,“沃土工程”稳步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得到加强。

  农业部门还安排了一批种养业良种工程,动植物保护工程,以及农产品基地、草原建设、科研教育、渔政渔港建设等项目。

  此外还启动了家禽良种补贴、高毒农药替代试验示范等一批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的新项目。同时,今年全国安排了近700个县开展农村沼气建设,100多万农户受益。

  亮点四:科技支农强化农民增收能力

  农业部上半年确定了100个农业科技入户试点县,10万个农业科技示范户,重点推广50个粮食主导品种、20项主推技术,确定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点。在科技入户春季行动中,先后组织了10多万名农技人员进村巡回指导,5000多万农民接受了技术培训,有力地促进了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

  截至5月底,全国共派出各类技术指导专家13万人次指导农民施肥,培训农民1300多万人。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减少了化肥施用量,促进了耕地质量的改善,预计每亩节本增效20元左右。

  亮点五:机械化收获为农民节本增效80亿元

  在刚刚过去的“三夏”生产中,全国共投入联合收割机35万台,7000个跨区机收服务队南征北战、西进东征,共完成机收小麦面积2.3亿亩,机收水平达到80%,创历史新高。

  由于投入的联合收割机数量大,收获结束时间比去年提前了两天左右,为秋粮生产赢得农时。与人工相比,小麦机收的费用更低,损失减少。既保证了丰收的粮食能够颗粒归仓,又成为农民节本增效的重要措施。据初步测算,农民将节本增效80亿元左右。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保持良好势头的同时也应看到,目前部分粮食品种价格不稳定,主产区粮价走低,主要农资价格居高不下,部分地区多种自然灾害频发,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尤其是从支撑农民增收的因素来看,新的增收亮点不多。为此,下半年各地和国家有关部门将立足夺取秋粮丰收并及早作好秋冬种的各项工作,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继续抓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大优粮工程、沃土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农村沼气等重大项目力度,推进粮食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稳定农民种粮效益,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设施农业。可以预计,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下半年农村经济还会有更多亮点显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