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中国农业问题观察(1)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7-18
    中国农业现代化不可能照搬西方发达国家,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吸收欧美国家先进科学技术和经验教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还要利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技术和国外的高新技术,建设符台中国国情的非传统农业现代化,并实施可持发展战略。

    建国50多年来,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这是举世公认的一大奇迹,特别是近2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在农业上显著地改善了生产条件,兴修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加强物质装备,增强抗灾能力;提高了科学种田水平,良种普及率提高,各种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提高;农业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有了很大发展,大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农村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目前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肉类、水产品等产量均列世界第一位。我国由贫穷落后,被动挨打发展成为世界大国,农产品由极度短缺一变而为基本供给平衡,部分品种有余,农村由民不聊生一变而为初步繁荣,部分地区进入小康社会。

    当前,中国农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整个农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成为目前面临的一项重大抉择。为了达到2010年的奋斗目标: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农业现代化是完成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21世纪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和商业部分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市场机制的引入,促进和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自给和半自给农村经济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转变,使农业成为科学化农业、工业化农业、信息化农业、市场化农业,智能化农业和社会化农业。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一个共同方向和目标,由于各种经济实力、工业化程度、人口素质、自然资源、国情的不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时间、方式、途径也不尽相同,其根本区别在于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的差异。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其资源禀赋特征决定必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现代化,就是把建立在直接经验和手工工具为基础的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科学技术、生产资料、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经济的过程,即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手段和设施及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武装农业劳动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国际性、历史性的范畴,一方面农业现代化要以国际水平为标准,要达到世界公认的现代的水平,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从实际出发,适应新形势之要求,把农业建成具有大市场竞争能力,能支撑国民经济发展和翻一番的现代化基础产业。中国农业现代化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即第一阶段是1951-1978年,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初期。早在50年代,中国政府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为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由于处于学习原苏联模式和政治风波冲击的阶段,主要依靠传统农业技术、新技术试验,推广十分有限,农村现代化工作着眼于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和粮食上,因而种植业生产物质技术条件有较明显的改善;第二阶段是1979-1982年,为农业现代化的摸索时期。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农业现代化得到一定的发展,实现了三化(农业基本建设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和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第三阶段是1983-2000年,为发展时期。在广泛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大力调查和指标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有了明显的新发展。从1983年开始,中央有关部门在全国六个不同类型地区(县)开展农业现代化基地的综合试验及利用资源普查和区划成果,进行跨部门跨学科的探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为全面加快农业现代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实现六个方面的现化化,即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第四阶段为21世纪上半叶,可能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时期。居民的食物消费超过小康水平,用于饲料粮占粮食总量的33%,动物性食品与加工业和商业将会得到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中非农产业达80%,农业总产值中畜牧业、渔业和林地的比重将会上升到50%以上的水平。

    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深层次的问题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社会、经济和科教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经济发展现在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当代社会面临的人口与资源、生态、环境矛盾在中国都有所体现,在农业现代化的实施过程中各种矛盾显得更为突出。

    农业基础不牢

    上世纪末,我国农业连续丰收,农民收入有所提高,农业经济全面发展,抑制通货膨胀,改善人民生活,加快脱贫致富发挥了作用。但我国在实施农业现代化中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如经营规模狭小、人地矛盾突出、农民收入减少、农民负担加重、收入差距大、剩余劳力多、科技含量不高、农业投入逐年减少等,使农业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营规模狭小。当前,我国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分户经营,一定几十年不变,构成了我国农村的一项重要的基本经营制度,这是农业现代化面临的一个重大紧要问题。农户家庭经营耕地规模太小,大大限制了农村劳动生产力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相对于农机价格而言,劳动力工资率的迅速上升,使小规模家庭农场里用资本替代劳动的余地非常有限,客观上起到了维护传统农业分散化、手工经营的特点,大大地阻碍了机械的大规模作业,不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全国平均每个农户0.62公顷耕地中分散在9-12个地块,1996年农户家庭经营耕地规模面积只有0.52公顷,比1986年减少15.7%,人均耕地更少,而且耕地细碎分割,零散经营。

    人地矛盾突出。由于人口绝对数量庞大,中国土地资源虽然丰富,但以人口为分母,又成了贫国。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只有0.777公顷,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l/3,我国耕地普查面积为1.347亿公顷(20.2亿亩),人均耕地只有1120.6m2(1.6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有666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534平方米(0.8亩)的警戒线,其中463个县(区)低于334平方米(0.5亩),而且全国2/3的耕地分布在山区、丘陵、高原地区,全国33%的耕地受水土流失的危害。1992-1994年是建国后伴随地产和开发区热而占用耕地较多的时期,三年中分别净减少耕地22.78、32.44、19.47万公顷,超过规定标准的1.35、1.93、1.15倍。1996年全国共设立各类开发区4210个,闲置土地4万公顷。从1957-1995年间,由于修路、建房、娱乐场所用地造成年均减少45万公顷,使良好的耕地迅速锐减。

    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问题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阶段性变化,农村由受资源单重约束变为受市场与资源双重约束,因而中国农民收入下滑,增长缓慢。特别是1998年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出现2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由于农产品供过于求、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跌、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不完全适销对路,增产不增收。1997年以后农民收入增幅逐年下降,1997年与1996年相比由9%降至4.6%,1998年又由4.6%降至4.3%,1999年又由4.3%降至3.8%。农民收入增幅的减少,带来的问题很大:一是制约农民致富奔小康,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二是制约农民对农业的投入,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利;三是制约对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扩大内需受到限制;四是制约农业结构调整,限制了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民负担加重。农民负担反映的是国家、集体和个人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由于四面八方向农民伸手,农民变成“唐僧肉”,挤农业,挖农民,损害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各种名目繁多的集资摊派有的竟高达182项,隐形负担过多,明卡以外加暗卡。通过设置各种乱集资、乱摊派、乱罚款、乱附加形式,利用农民交公粮、售农产品、办结婚证、子女入学、宅基地审批,实行搭车收费,雁过拔毛,使农民付出沉重代价。机构臃肿导致农民负担居高不下,群众产生对立情绪,近几年来县(乡)机构呈急剧膨胀之势,几乎每一项工作就有一名书记、乡长分管,乡镇普遍超员,行政人员超编达2/3。从1987-2000年农民负担税收看,存在着四个高于:一是农民的农(牧)业税增长高于农民人均生产总值增长;二是农(牧)业税增长幅度高于工商税增长幅度;三是农(牧)业税增幅高于各项税收的增幅;四是农民人均税负增幅高于全国人均税负增幅。

    收入差距拉大。由于农业投入的物化劳动越来越多,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过快,普遍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1988-1996年全国粮食、棉花、油料平均单产量增长27.6%、14.7%、23.0%,收购价格上涨172.7%、272.9%和115.2%,而同期农产品生产资料成本分别上涨146.7%、260.3%和107.3%,生产资料成本的增加,部分抵消了价格上涨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在收入减少的同时,东部与中西部农民收入的地区差距日益拉大,1978年东部和中部、西部农民居民人均收入的比值分别为1.23:1和1.26:1,与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比值大致相似,1992年这两个指标分别提高到1.89:l和l.62:1,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62元,与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相差3200元。农民的消费水平相对下降表现得更为明显。农民收入速度减缓给农业和国民经济带来许多问题,影响了小康目标的实现。农民的购买能力下降,农村市场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难以发挥,农民个人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快,制约了农业的快速发展。

    剩余农业劳动力增加。我国1952年农业劳动力为18293万人,1998年为49279万人,增长了2.3倍,近几年增长速度更快,目前正以每年1000万人的速度增加。2000年我国人口达13亿,剩余劳动力达2亿人,加上农用机械的使用,剩余劳动力还会大量增加,就业矛盾更为突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耕地面积又在不断减少,农产品所需劳动力会逐步减少,南方原来1个人1天只能插226.8平方米(0.4亩)稻苗,现在改用插秧机,3人1天可以完成5.3-6.67公顷(80-100亩),如何安排2亿剩余劳动力就业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在农村,对农业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不利于农业规模经营的推进,不利于现代机械化的实现,更不利于农民收入的提高,阻碍了农村先进技术的采用和规模效益的发挥,延缓了农村社会化的进程,使农村生产力维持在低下水平上。

    科技水平低。虽然我国坚持“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产生一大批成果,涌现出一批科学家,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特别是应用生物工程、转基因技术、培育新的农业品种、发展精准农业、高效低毒农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畜牧业的饲料报酬率比先进国家低30%,猪的出栏率仅为美、德的2/3,林果业、食品加工业的技术差距更大,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业科技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科技投入的长期不足,严重影响农业科技开发和推广,农产品品质单调和退化现象严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农业教育和服务水平低,农业科技第一线人员短缺,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农业粗放型增长方式不适应农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农业科研体制也不合理。而且在9.2亿农村人口中,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达9.56人,小学文化34.49人,初中文化44.97人,正是这些素质较低的人口,扮演着中国农业的主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