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利用规划(2)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7-06
    三、我省畜禽品种资源保护选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省在畜禽品种资源保护选育及开发利用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在工作中也存在和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

    一是对畜禽品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法制宣传力度较弱(远不如对保护野生动植物重要性的宣传)。近年来在“高效品种”的吸引下,部分地区过分强调和注重“高效品种”的引入和发展,放松了对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有些地区(或农户)随意引入外地良种与地方保护品种进行杂交,以致丢失了许多有价值的基因,造成了地方品种资源的混杂和流失。

    二是缺乏明确的保种目标和保种规划,目前进行的品种保护都只是小群体的保存,而具体需要保护哪些有用的遗传基因和性状,目的并不明确。

    三是保种方法单一,投入较少,收效不大。许多保种场(点)由于资金不足,被迫减少饲养量及所保存的家系数量,导致群体有效含量降低,群体近交率迅速上升,甚至出现了近交退化的情况,影响了保种效果和个体选育质量。

    四是无计划的杂交,盲目引种,品种多乱杂问题比较突出。除少数边远山区外,在城郊或交通沿线已难找到纯血地方猪种。这是近年来我省一些地方品种迅速减少和濒危的主要原因。

    五是缺乏专门的保种机构和体外保存及检测设备,长期以来以活体保存为主,成本高,难管理;另一方面,开发利用力度低,特别是对保种工作的政策性研究不够,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奖惩办法,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尚未形成社会共识。

    四、我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立足于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建立符合云南畜牧业生产实际的畜禽品种资源的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的体系,保护的目的在于开发利用,实现保种与开发利用的辩证统一。云南畜禽品种遗传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思路是:立足资源、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增加投入,坚持保种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方针,实行建立保种基地与种畜禽场或保种户相结合,以及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的方法,在确定保护品种、保护场点和保护规模的基础上,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加大濒危动物品种资源的保护力度,强化法制管理,推进全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利用进程,达到保用并举、以用促保、出成果、出效益的目的。

    (二)保护原则

    实施重点保护、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场点相结合、保护区与重点保种户相结合、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多部门联合保种的保护原则。

    1、重点保护原则。在做好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的五个畜禽品种(大河猪、滇南小耳猪、独龙牛、茶花鸡、中国斗鸡)的前提下,根据云南畜禽品种资源的现行状况,重点保护好以下的畜禽品种保护:云岭黑山羊、文山高峰黄牛、宁蒗黑头山羊、龙陵黄山羊、石林圭山山羊、迪庆牦牛、德宏水牛、撒坝猪、保山猪、版纳微型猪、腾冲雪鸡、武定乌骨鸡、云龙矮脚鸡、晋宁滇麻鸭和文山番鸭等进行重点保护。

    2、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场点相结合的原则。保种场点所能保存的个体数量必定是非常有限的,要将一个品种较为有效地保存下去,仅靠保种场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从政策上和行政上划定保护区,使保护区与保种场点在技术上进行有机的结合,有计划地进行优秀种用个体的交换和交流。

    3、保护区与重点保种户相结合的原则。在划定的保护区内,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科技意识强、具有丰富的饲养管理经验的农户作为保种重点户进行适当的扶持以扩大有效保护群体。

    4、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保护是前提,可持续利用是保护的目的,通过有计划的开发利用,以用促保,以保供用。

    5、多部门联合保种的保护原则。充分发挥和利用教学和科研部门所拥有的科技优势和设备优势,进行多部门、多学科、多种形式(活体和体外)的联合保种工作。

    (三)保护目标

    2002—2005年:主要根据畜禽品种资源的形态学和地域分布进行保种,即通过划定保护区、建设和完善保种场点、组建保种核心群。研究各畜禽品种核心群的技术路线,确保资金、人员和技术到位,使保种工作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2006—2015年:在“十五”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总结经验,深入开展所保护品种的种质特性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并根据研究成果进行合并归类,同时开展资源保护的生物技术研究,即建立主要畜禽品种资源的原产地、异地、活体、冷冻、细胞、胚胎保存等不同方式的保护体系。建立畜禽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创新体系,促进畜禽品种资源的社会化利用。

    五、云南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重点保护区域

    根据云南省特定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及畜禽品种资源分布特点,划定不同的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区域,将适应不同地区的畜禽品种资源集中在保种区内进行保种。保种区内严格控制引入外来畜禽品种,并不断补充新发现畜禽品种,实施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场点相结合、保护区与重点保种户相结合的原则,拟建立五个重点保种区域:

    (一)滇西北山地温带保护区:本保种区内属横断山脉中上段,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气候差异大,其中,迪庆州的中甸、德钦、怒江州的贡山等县可作为重要的保种点,以保存适应高寒地区的特异畜禽资源,如尼西鸡,迪庆藏猪,宁蒗黑山羊、独龙牛、迪庆牦牛等。

    (二)滇东北高原暖温带保护区:此区东部为丘陵状高原,西部为中山峡谷。气候垂直地带性变化明显,属中温带和暖温带类型,可重点对此区内的昭通黄牛、盐津乌骨鸡、乌金猪、大河猪、昭通绵羊等进行保护。

    (三)滇中亚热带保护区:本保种区多为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气候类型,属滇中高原和横断山脉中南段所在地,重点对撒坝猪、保山猪、云龙矮脚鸡、大理马、武定鸡、云岭黑山羊、圭山山羊、龙陵黄山羊等进行保护。

    (四)滇南南亚热带保种区:本区为溶岩丘陵地区,文山等地广泛分布着广泛的岩溶盆地,属南亚热带和北热带区域,冬暖夏热,此区可作为文山矮马、文山高峰牛、文山大种鸡、广南麻鸭、文山番鸭及文山鹅等的重点保护区。

    (五)滇南北热带保种区:本区中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属北亚热带,气候潮湿炎热,无明显的四季之分,该区是云南省品种资源主要分布区,有的物种还十分珍贵,该区可对滇南小耳猪、版纳微型猪、茶花鸡、腾冲雪鸡、版纳斗鸡、德宏水牛、云南野牛、云南瘤牛及腾冲绵羊等进行保护。

    六、云南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重点项目和建设内容

    在以上所述的五个保护区内,具体建设和完善以下的重点保护场点:

    1、建立和完善独龙牛种质资源保种场,饲养繁殖母牛150头及相应的公牛,保存6–7个家系,同时在保护区内扶持独龙牛重点保种户30户,每户饲养独龙牛10–15头。

    2、建立和完善文山高峰牛保种场,饲养繁殖母牛150头及相应的公牛,保存6–7个家系,同时在保护区内扶持重点保种户100户,每户饲养文山高峰牛5–15头。

    3、新建德宏水牛资源保种场,饲养繁殖母牛100头及相应的公牛,保存6–7个家系,同时在保护区内扶持重点保种户100户,每户饲养德宏水牛5–15头。

    4、新建版纳微型猪保种资源场,饲养繁殖母猪50头及相应的公猪,保存4个家系。

    5、建立完善滇南小耳猪保种场,保存本品种母猪100头以上及相应的公猪,保存家系不低于5个。

    6、建立完善大河猪(乌金猪)保种场,保存本品种母猪100头以上及相应的公猪,保存家系不低于8个。

    7、建立完善撒坝猪保种场,保存本品种母猪160头以上及相应的公猪,保存家系不低于8个。

    8、建立完善保山猪保种场,保存本品种母猪100头以上及相应的公猪,保存家系不低于8个。

    9、新建晋宁滇麻鸭保种场,饲养原种鸭1000套以上,保存家系15个以上。

    10、新建云龙矮脚鸡保种资源场,饲养原种鸡1000套以上,保存家系15个以上。

    11、建设腾冲雪鸡保种场,饲养原种鸡1000套以上,保存家系15个以上。

    12、完善云岭黑山羊保种场,组建完善核心群,饲养能繁母羊250以上及相应的公羊,保存家系数达到6个以上。

    13、完善宁蒗黑头山羊保种场,饲养能繁母羊120以上及相应的公羊,保存家系数达到5个以上。

    14、建立地方品种资源监测和基因保存中心

    通过建立现代信息网络,对地方畜禽品种资源进行跟踪,对群体变化动态进行监测,建立全省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动态信息数据库。根据变化动态,如有必要,可在基因保存中心对某些濒危品种进行细胞、胚胎等体外保存,进行小群继代保存的特殊保种方法。

    主要建设内容是实验室改造、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仪器设备和冷冻保存设备的购买等。

    七、投资需求和筹资渠道

    (一)投资需求

    1、十三个保种资源场建设和完善    4400万元

    主要用于组建核心群,厩舍、围栏建设、管理设施建设及购买仪器设备。

    2、地方品种资源监测和基因保存中心建设 1500万元

    主要用于实验室改造,冻精、胚胎的冷冻设备和仪器的购买。

    3、保护维持费,每年200万元

    用于保种场和保护区的各种补贴,动态监测、选种育种及基因保存中心的维持运转等。

    (二)筹资渠道

    鉴于资源保护主要是政府行为,因此,主要投资将来自于中央、省级畜牧基本建设项目和畜禽良种工程建设项目,少量资金可争取有相应的特色畜禽产品开发企业投入。

     

    八、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进一步强化云南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宣传力度

    要统一思想,充分发挥报刊、杂志、电视、广播等各种途径和媒体的作用,加大对地方畜禽品种资源重要的宣传,各级畜牧行政主管部门、业务部门和畜牧科技工作者及畜牧生产经营者必须明确地方畜禽品种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培植产业优势,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增加农民收入、开发新的产业的重要资源。目前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形势非常严峻,一部分地方畜禽品种资源数量正在减少,有的濒临灭绝,资源保护工作与加入WTO后形势发展要求还有相当差距,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性,要高度重视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把我省的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云南省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机构

    遗传资源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又是一项资金投入巨大而短期不能见到经济效益的工作,主要投入需来自政府并由技术行政部门参与实施,因此,要建立健全省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机构,成立云南省畜禽品种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管理委员会,加强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并建立云南省畜禽品种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进一步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与利用研究计划。同时,各地畜牧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落实资源保护工作责任制,省级主管部门与县级主管部门。保种单位及相关单位签订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合同责任状入明确各方的职责,使资金、人员、技术落实到位,同时做到人员变动时能搞好任务交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3、增加投入、建立地方畜禽良种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基地

    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工作主要是政府行为,是一项长期性、公益性、社会性的事业,各地要将此项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增加畜禽良种保护、资源开发、种质研究等方面的费用投入。首先各级财政应增加畜禽品种保护经费,并列入财政预算,要加大对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开发的扶持力度;第二,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鼓励国内外社会力量投资进行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第三,对于利用地方畜禽品种资源培育新品种、开发新产品的大型育种公司和加工企业,在畜禽良种推广应用方面给予支持。

    基地是畜牧业产业化的基础,是大面积实施新技术的主体,也是实现云南省畜禽良种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保护区与保种场或保种户相结合及科研生产相结合的依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有步骤、有重点地进一步完善基地建设,在巩固和提高现有龙陵黄山羊、宁蒗黑头山羊和版纳茶花鸡保护繁殖基地的基础上,再新建云南贡山独龙牛、滇南小耳猪、腾冲雪鸡、云龙矮脚鸡等一批地方保种繁殖基地,开发我省特有的地方良种资源,加快我省畜禽良种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步伐。

    4、加强国内、外合作和交流,推进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工作

    要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校和育种公司在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充分发挥和利用教学和科研部门所拥有的科技优势和设备优势,进行多部门、多学科、多种形式的联合保种。在划定保护区、建立保种场(点)进行活体保种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地方畜禽品种的形态、生理、生化、肉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摸清各类品种的种质特性,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经费允许和技术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冻精、冻卵、冻胚的研究和保存,特别要加强我省濒危物种的有效个体的保存和研究工作。

    5、依法制种、强化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云南有地方良种172个,是我国品种资源大省,有着丰富的品种资源基因库,但随着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品种改良的推进,云南地方良种也受到巨大冲击。到1995年,55.75%的品种群体数量下降,已有5个品种灭绝,11个品种处于濒危中,保护云南地方良种任重道远,为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种畜禽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云南省种畜禽管理办法》,加强云南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法制建设,坚持保种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方针,逐步把云南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利用推向法制管理轨道。

    6、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

    全省要继续抓好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选育和开发利用工作,逐步完善和健全不同地区各类不同品种的保种选育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拟定出相应的保护标准,使整个保种选育技术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路子。

    附件二:

    云南省省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一、 猪

    撒坝猪、大河猪、滇南小耳猪、保山猪

    二、 牛

    独龙牛、文山高峰牛、德宏水牛

    三、 羊

    云岭黑山羊、龙陵黄山羊、宁锒黑头山羊、48-50半细毛羊

    四、 马

    文山矮马

    五、 鸡

    茶花鸡、盐津乌骨鸡、武定鸡、腾冲雪鸡

    六、 鸭

    滇麻鸭、文山番鸭

    七、鹅

    云南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