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硬伤”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6-21
    15日光明乳业(600597)在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后拉出了一根大阴线,虽然盘中有过反弹,但是尾市的大量抛盘最终还是使光明乳业暴跌9.64%。而对于光明乳业“回炉奶”和“早产奶”事件的报道,已引起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已责成光明乳业尽早查明情况和原因,并要求光明乳业加强对外地合作企业的管理,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四高管五天损失76万

    光明乳业的五连阴始于6月9日。资料显示,6月9日光明乳业开盘报4.88元,当日收于4.87元,成交108195手,此后光明乳业连拉五根阴线,尤其15日大跌9.64%,收于4.03元,成交量152329手。本来盘中光明乳业有一波拉升,下午两点半左右光明乳业股价还只是下挫了5%,成交量也只有7万手左右,但是尾市还是被抛盘压在跌停。五个交易日过后光明乳业股价下挫0.85元,累计跌幅达到17.42%。

    光明乳业的四位持股高管在这轮下跌中也损失惨重。

    光明乳业2004年年报显示,董事长兼总经理王佳芬持有458697股,副总经理兼董事吕公良持有201200股,副总裁张华富持有144500股、副总裁郭本恒持有93100股。光明乳业连续五个交易日下跌后,王佳芬损失38.9892万元,吕公良损失17万左右,张华富损失12.28万元,郭本恒损失7.91万元。光明乳业四名高管合计损失76.2872万元。

    投资者自己承担飞来横祸

    光明乳业资料显示,高管持股是“经公司股东大会及董事会薪酬委员会同意,使用管理层激励基金,统一在二级市场购买流通股”。虽然损失惨重,但是毕竟是公司掏钱买单,但是投资者因为“回炉奶”事件和“早产奶”事件受到的损失却只能自认倒霉。五个交易日后光明乳业的流通市值就已经损失了2.04亿元。

    记者就光明乳业的两次事件联系了光明乳业董秘朱建毅,朱建毅表示,在正式的调查事件结果出来之前,光明方面将暂时保持缄默。

    有法律人士表示,“国内目前没有集团诉讼,在美国等发达市场有集团诉讼案例,任何由于公司管理的缺陷造成的投资者在股价上的损失可以集团形式起诉上市公司。

    光明乳业的案例显示,公司在管理方面确实存在疏漏,至少是有些说法不合理,最终导致股价连续下跌。如果引入集团诉讼,投资者就可以对光明乳业提出集团诉讼。可是国内并没有相关条文,投资者也只能自己承担飞来横祸了。”

    行业信誉打造百年老店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对光明品牌遭遇的“回炉奶”和“早产奶”事件的真实性及其影响下定论为时尚早,但从光明对事件重视程度及现在采取的缄默态度来看,事件可能并不简单。但是不管怎样,这些事件已经对光明乳业的声誉造成巨大的冲击。在食品和化妆品行业,声誉意味着生存的根本。

    媒体上说王佳芬已经承认了收购的企业在管理上存在问题,这也暴露了光明的软肋,前几年大肆扩张,利用资本优势,收编了不少“残兵败将”式的企业,但管理上鞭长莫及,不可能把每一个企业都管理得井井有条,这就给日后的发展带来危机,现在河南和浙江的事件可能就是为当时高速扩张还债。

    危机公关仿佛成了这两年中国乳业的必修课。伊利高管出事,蒙牛日前香港套现受到质疑,现在光明面临信誉危机。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中国乳业经过几年高速扩张已经进入了恶性竞争阶段,去年伊利出事后相当多的落井下石行为背后就有一些势力在操控。对光明乳业事件而言,这其实不只是光明的事,而是整个乳业的问题,不能总是指望危机公关度过难关,而是整个行业用信誉打造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