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名牌面临公关危机 同样只能以诚解决问题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6-01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国际知名的品牌先后出现了问题。比如亨氏,比如美联航,现在又加上一个雀巢。很难想象如果在欧洲或者美国出现这样的事情会怎样,是不是会引起大规模的诉讼和高额度的索赔呢?而在中国,我们看到的报道,大多是漠然、争辩、解释,然后再道歉,过程惊人地相似。不管理直不直,国际品牌的腰板都还挺硬。

    商业上,把老百姓说的“出事儿”了,很专业地叫做“公关危机”。企业的公关部,或者雇用的公关公司,其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以尽量快的速度,把“事儿”抹平,消除不良影响。可是一些国际品牌在这方面却反应相当迟缓。就拿雀巢来说,在“有关部门”给出的15天的解释期里居然没有任何动作,这直接导致了现在的被动———雀巢不再以温馨的面貌示人,人们想起它,第一个念头是“超标”。

    说起应对公关危机动作迟缓,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可能是没有意识到中国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长以及媒介力量的强大,总以为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过于自信,觉得出了事儿,错都是别人的,但其中的重大疏漏,却无论如何难以掩盖:没有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产品,甚至缺乏检测碘超标的环节。当然,这也与“有关部门”的“爱护”有关,居然给出了15天的解释期,在这15天里,没有任何超标的消息透露,问题产品依然销售。

    想一想,明知道产品存在缺陷却眼睁睁看着它被买走,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归根结底,所有的原因都可以集中为一条:那就是在追求销售、利润的过程中,漠视了消费者的权益,没把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放在心上。这个责任,一个公关部或者公关公司是承受不起的,要由整个企业的决策者来承当。从问题披露的过程来看,毛病也是被“惯”出来的,“惯”毛病的人当然也难辞其咎。

    几年来,消费者与国际品牌的冲突屡见报端,人们对这些品牌,也逐渐有了傲慢、蛮横的印象。回过头来想,像雀巢这样的品牌,在中国市场上本来有着很强的公信力,它整整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就这样伤害这个品牌,无论如何都让人不能接受。所以,争辩、回避,都不是办法,都会走向反面。解决危机,就要态度鲜明,该认错认错,该召回召回,让人们看到企业在认真总结教训,亡羊补牢。关键时刻,老实永远是最重要的。

    来源: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