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西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5-19

    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在我国农村特别是在具有资源优势的西部地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富裕农民、建设和谐农村,具有更加突出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前,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传统的小农生产力提高到了空前的水平。但此阶段的农业生产经营并不具有扩展产业链的性质。第二阶段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创造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奇迹,农户走出了传统的“小而全”生产,农业产业链延长,农村新的市场分工协作关系开始形成。第三阶段是90年代后期以来,依托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一些发达地区农村开始吸引投资者进入,充分发挥地域生产要素优势,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使乡镇企业脱壳蜕变,出现了农民就地转变为工人、村庄直接转变为城镇的新趋势,农村经济开始超越传统的土地和体力的束缚,逐步转变为主要以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生产要素为主导的增长。

    这三个阶段是就全国而言的,主要以东部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变革为标志。而西部广大农村,一般是在经历了第一阶段变革之后,再未发生深度的变革,目前整体上仍处于小农经济状态,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仍主要依靠土地和体力这两种资源,家庭仍然是生产经营的主体。东西部农村经济增长上的差距,很难靠一般意义上的增收措施拉平。因此,要加快西部农村发展,大幅度提高西部地区农民的收入,更需要通过深层的经济变革,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战略上改善西部农村的增长机制和要素创造能力。

    根据东部农村发展的经验,加快西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变革,应体现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特征。

    一是生产方式走向专业化联合。首先,引导部分农户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一些种植、养殖产品的专门生产,冲破传统的“小而全”,并且使家庭生产的商品批量化;其次,通过组织规划和典型示范,创办和发展各种类型的采掘业、制造业,形成由专业户向专业村、专业县甚至更大范围的产业基地转变,逐步形成多种产业的区域性生产聚合;再次,由“小而专”走向“专而联”,由一种产业的专业化联合走向多种产业的专业化联合,最终构建起围绕一种或几种主导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的产业集群和产业格局。

    二是经济主体市场化。随着农村产业化发展,农户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大批农户通过自我创业、自主经营,从事商品生产、加工或经销活动,成为名副其实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通过公司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联结专业户生产,建立“公司加农户”的商品交换关系,把农户生产带入市场,使农户的经济性质发生变化。

    三是生产要素趋向现代化。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变革,主要体现在生产要素的支配作用和贡献水平的变化上。一方面要促进劳动力素质提高和生产技术手段更新,进一步挖掘土地和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产出水平;另一方面要随着产业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关系的成熟,极大地增加资本、技术、信息、管理等的参与性和贡献力;同时,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和配置资源能力的强化,逐步使城乡生产要素实现良性互动。

    四是社会配套体制和机制逐渐完善。一方面,要随着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带动农村经济转型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使农民在成为商品生产者的同时成为商品消费者,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旧体制的改革力度,培育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服务公司、中介机构、经纪人等民间经济组织,及时补充因体制改革而形成的市场空缺。

    实现西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变革是一个渐进过程。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理论认识和政策实践,我们认为当前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树立逐步走出“以户、以地、以体力劳动致富”的发展理念。受传统小农经济观念的影响,目前西部地区一些地方领导农村经济,总是定位于农业自身发展,而在农业发展中又主要定位于土地和劳力以及以农户为单位的生产。如果农业仍停留在这种原始、简单、小批量种养的农户生产上,或采取单纯以户为单位的“产业化”,在有限的人均耕地上做文章,很难获取加工、市场、规模等方面的增值效应,农民的收入水平也很难持续增长。因此,领导农村经济发展,一定要坚持现代市场经济观念,重视经济主体和生产要素内涵的重新定位,突破以户为单位的束缚,走出只在土地上做文章和靠体力劳动致富的发展观念,促使生产主体和生产要素的组合转化。

    构建“大集中、小灵活,立体型、循环性”的产业布局。目前,西部地区的每个村、乡、县、市都讲“特色”,都有自己的“优势”,结果是“满天星星没月亮”,整个经济大区乃至一个省的范围都形不成“特色”和“优势”。要培育西部农村特色经济,必须适度协调统一规划、集中生产与独立经营之间的衔接。“大集中、小灵活”就是要打破以小的行政区块选择“特色”或“优势”的产业定位和家庭式、村庄式的产业结构调整的传统思路,按照一个省或一个区域的地理气候带,集中规划适合整个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建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大型产业基地;同时,允许不同区块发展适合当地条件的小产业、小品种。“立体型、循环性”,就是要走出简单的以农、以地发展的传统路径,扩展要素的使用空间和产业链条;实行深度开发,循环使用资源,提高生产要素的创造能力;强化产业间的联系、分化、互补、转化,推动产业向集群化和基地化发展;强化综合服务,做好配套加工和营销服务,走“种、养、加、销”结合,综合发展的新路。

    推行“强村、兴镇、富县”工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因地制宜做好村镇经济分类发展规划。一类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大村大镇,应通过产业化转变,形成产业集群,使其直接转变为新的城或镇;二类是与城镇联系较紧的村庄,要通过产业化培育,使其与城镇经济直接连接,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三类是发展条件较差、规模较小的村庄,可以利用扶贫政策支持,实行有组织的移民搬迁。要把统筹城乡发展的重点,放在支持和加强具有发展潜力的大村大镇的发展上,争取用几年时间,使每个县都能产生出一定数量的“示范村”、“示范镇”,实现城乡互助、互利、协调发展。

    从实际出发,进一步推进乡镇企业的发展。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变革滞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落后。目前,应继续鼓励农民进行原始创业,从小做起,由小到大。乡镇企业发展已有基础的地方,应重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制度创新、技术更新,促使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实现产品质量升级和市场扩张。有条件的地方尤其应重视吸引战略投资进入,做到产品细分化、生产专业化、企业规模化,形成相关产业的区域集中和集群性发展。

    实施“培—出—返—进”的劳务产业综合发展模式。近年来,西部劳务输出量不断扩大,但整体上仍处于自发、粗放和低水平状态。应大力改进劳务输出工作方式,推进简单劳务输出向全方位的劳务开发和劳务创业转变。一是多途径加强劳务培训,提高输出劳力素质。二是加强输出环节管理。西部各地应与东部地区加强联系和合作,在劳务输出和输入集中的地区,设立有关办事机构,加强对劳务人员的联系,做好援助和保护劳务人员的工作。三是支持劳务输出人员返乡创业。西部各地应建立外出打工人员档案,重点掌握拥有一定创业技能和资金的人员,动员他们返乡或在家乡城镇兴办公司,发展实业。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对返乡创业者给以积极支持。四是鼓励有条件进入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外出打工人员及其家庭彻底脱离土地,从农村迁移到城镇。

    充分发挥科技在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变革中的作用。要积极利用市场机制,有效配置现有农业科研资源,化解农业科技的供求矛盾。同时,鼓励科技人员开发和推广适用型农业生产技术,推进省、市、县、乡农业科研单位的重组改造,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体系,改进科技服务方式,主动送技术下乡,努力扩展科技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带动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