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甘肃粮食工作要点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3-09
     2005年是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一年。做好全年工作,对于实现“十五”计划目标,为“十一五”开局奠定良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省委、省政府“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保证抓党建”的工作指导方针和全省经济工作、全国粮食工作总体部署,2005年全省粮食工作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规范粮食市场秩序,服务“三农”,平衡供需,推进粮食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粮食流通体制

    近几年,按照有利于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粮食安全的目标,全省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行了减免农业税费、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放开粮食收购市场等改革措施。去年下半年以来,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要求,我省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了对粮食流通重大问题的研究,协调论证深化改革的相关政策措施,当前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省政府粮改方案出台后,全省粮食系统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全体动员,全力以赴,积极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切实把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各级粮食局要制定分阶段工作目标,加强督查指导,力争在一年内取得重大进展。

    二、认真执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依法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

    各级粮食局要进一步抓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进行执法适应性培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真正履行好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的职责。凡粮食行政执法岗位,一定要配备业务过硬、作风良好、综合素质较高并取得执法资格的干部。对不依法行政,乱用、滥用执法权,造成恶劣影响的,坚决查处。

    各级粮食局要积极主动与同级工商、质量监督、卫生、物价等部门密切配合,互通信息,依法行政,共同加强对粮食流通的管理和监督,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维护正常的粮食市场秩序。同时,推动“放心粮油”活动向纵深开展、向农村延伸,严格监管“放心粮油”生产企业,保证出厂产品全部符合国家质量和卫生标准。广泛开展“放心粮店”活动,建立安全放心粮油直行通道,为消费者购买优质粮油产品提供便利条件。

    要切实加强对粮食市场的指导和监督,既要坚持多渠道经营,又要严格资质标准,为从事粮食购销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平等的政策环境。要依法保障非国有粮食企业的权益,充分发挥其搞活流通、保证市场供应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依法严格规范其经营活动,引导他们合法经营,遵守法律法规,承担相应义务,共同做好全省粮食流通工作。

    三、抓好重点环节,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

    各级粮食局要密切关注粮食经济宏观形势的变化,针对苗头性问题,适时适度地进行调控,增强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重点研究如何实现粮食供求总量和结构基本平衡的问题,提出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加强全省粮食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科学制定宏观调控预警指标。加强对粮食生产、需求、库存、价格、质量状况、市场动态的实时监测、动态分析,做好先兆预警。

    全面落实新的粮食流通统计制度,将重点非国有粮食经营企业、转化企业纳入统计范围,做好全社会粮油购销存统计工作,开展上年度全省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工作,为判断粮食形势及时提供准确、全面的依据。

    充分利用省内外两个市场和主辅两条购销渠道,综合运用市场调节和各种调控手段,促进市场粮价在合理区间运行,防止出现粮食供给短缺或农民“卖粮难”,以粮食流通促进粮食生产,推动种粮农民收入增加。做到粮食供应不断档,市场价格不暴涨,满足城乡粮食需要。  

    要按照国务院“产区保持三个月销量,销区保持六个月销量”的要求,建立和充实全省地方粮食储备,逐步增加到预期规模,搞好中央储备粮的代管和省级储备粮的管理工作,增强粮食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四、妥善解决企业历史包袱,加快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 

    要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规范处理历史财务挂帐,分步处理“老库存”粮食,做好企业富余人员的分流安置,促进“三老”问题的彻底解决。实现企业重组和组织结构创新后的国有粮食企业要真正走向市场,在平等竞争中继续发挥好粮食收购中的主导作用,粮食价格上的引导作用,调控市场上的稳定平衡作用,维护市场秩序中的带头作用,粮食宏观调控中的载体作用。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以现有仓储设施为依托,重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交通方便地区和粮食消费集中的大中城市,以国有独资形式直接掌握一批储备库,作为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承担军粮供应任务的企业,以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为主;每个县市可以组建一个或几个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粮食公司;对地处偏远、经营量小、没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企业,可以撤并或出售。其他国有粮食企业采取改组联合、整体转制、股份合作、退出国有等多种形式,优化产权结构,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争取在员工持股问题上有所突破,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建立新的企业经营机制。规范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到政企分开。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粮食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进一步推进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岗位聘任制,建立收入能增能减、有效激励的分配制度,解决企业冗员多、费用高、效益低等突出问题。

    五、坚持购销靠粮源,发展抓项目,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国有粮食企业要充分认识收购工作在增加粮食生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安全、提高企业创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认真分析粮食市场供求形势,积极创新收购方式,不断积累市场运作经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按照“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自主定价,自主收购,不断扩大优质畅销粮食的订单购销比例,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优质粮食品种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企业效益。随着粮食购销市场的全面开放,多种经济成份参与粮油购销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国有粮食企业要发扬为农服务的优良传统,更新服务观念,以优质的服务吸引农民售卖粮食。  

    要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立足于省内外两个市场,建立起经得住市场风险的购销协作关系。发挥特色优势,拓宽融入全国粮食大市场的通道,在搞好省内粮食市场销售的同时,在甘青两省粮食购销协作关系框架下,加大小麦进入青海、西藏的流量,扩大在东部的玉米、小杂粮销售市场。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继续做好军粮供应、贫困人口口粮救助和陈化粮处理工作。  

    粮食企业要充分发挥工商联营、国企与民企联营的优势,开展加工转化,提高盈利水平。迎接东南沿海产业梯度的转移,利用省招商网、兰洽会和中国东南亚粮农产品绿色食品展交会等平台,创造条件抓好项目。积极开展与粮食加工、饲料生产、食品加工、粮食零售、种养业等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经济联合,培育龙头企业,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实现规模效益。已开工项目要按期竣工,及早发挥效益。要注意抓好企业改革中的优势项目和“民心项目”,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重组整合资产,增强风险投资意识,建立长期亏损企业退出机制,向管理要效益。在政策性挂帐剥离后,及时解除企业资产抵押,搞活资产经营。定期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交流情况,准确掌握和及时反映问题,为扭亏增盈提供决策依据。在广大农村,广泛开展“两代一换”、粮油市场连锁配送、加工转化增值等多种经营,做好退耕还林地区、贫困地区的粮食销售,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在省局直属企业中试行将市场占有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实行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双审计。在粮改政策到位后,力争达到购销企业不亏损、非购销企业多数有盈利的目标。  

    六、以储粮安全为重点,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各级粮食局和企业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长抓不懈的思想,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明确各级责任,落实各项措施,不断强化管理。从源头管理抓起,防患于未然,坚决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对仓储安全继续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制。省、市、县三级粮食局分别对直管企业储粮安全负责,并对行政区域内的安全保管工作进行督促、指导。抓好粮油安全大普查,适时组织专项重点抽查检查。及时堵漏补洞,消除隐患,确保粮油安全。要多渠道筹资改善仓储条件,不断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储藏技术,提高科学保粮整体水平。按照“巩固一类、提升二三类、全面达标”的目标,搞好“一符四无”工作。  

    省级储备粮各库点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做到“一符、三专、四落实”,准确完整填报品质档案,确保数量真实、质量完好、调动灵活。由市、州粮食局负责组织市、县企业就近到中央、省直库站观摩学习,提高基层承储单位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七、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为粮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全省粮食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确立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和认真落实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全面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各级粮食局要按照当地党委统一部署,认真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能解决困难、问题、矛盾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要求,建立健全粮食部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强化反腐败的思想基础,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全体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学习,树立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爱岗敬业、弘扬正气的行业作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建和谐和学习型的机关和企业。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考验的行政干部队伍;努力造就一支懂经营、能够熟练运用市场经济知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努力培育一支技术精、作风好、善管理的职工队伍,以适应粮食流通新形势的需要,肩负起改革发展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