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休闲渔业、水族观赏鱼发展现状及策略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3-01
     中国是一个渔业生产、贸易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生产以年均超10%的速度增长,2003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706万吨,连续十四年位居世界首位。其中水产养殖业发展尤为迅速,养殖产品所占的比重从20年前的29%升至64%,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70以上。同时渔业也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产业,近二十年来中国水产品的进出口保持强势增长。2003年贸易额达到79.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54.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

    

    中国渔业的快速发展,不公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解决了的短缺经济时代普遍存在的城乡“吃鱼难”问题,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渔农民收入,提高出口创汇,保障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而且随着渔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结构质量的优化,渔业功能的演变也具备了越来越扎实的物质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水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为适应新的发展阶段的要求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世界新海洋制度建立的客观环境,面对渔业发展过程中“资源养护”和食品安全“两大问题,我国政府审时度势,从现阶段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大力推进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努力促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开拓渔业发展的新领域。在这一过程中,根据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的情况,大力发展休闲、观赏渔业,已成为拓展我国渔业发展新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以渔为媒,集旅游、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时尚文化活动正蓬勃兴起,一些地区的钓鱼、养殖观赏鱼爱好者队伍不断扩大,为休闲、观赏渔业发展提供器材、设备等各项配套服务的商家日益增多,充分表明我国渔业发展不仅顺应了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也具备了开拓新领域的物质基础和客观条件。我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休闲、观赏渔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我国渔业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它的发展在为渔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为社会提供升级消费产品,增加渔农民收入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休闲渔业发展各具特色

    

    据了解,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各地在发展休闲渔业的过程中,注意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自主创新,发展模式各具特色。沿海地区结合捕捞渔民减船转产转业和养护渔业资源的需要,利用民间资金雄厚、生活水平较高的优势,发展具有海湾城市型特色的休闲渔业;而内陆地区则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将鱼塘、山野风情和农家庭院所特有的淳朴映衬到城郊休闲渔业中。

    

    如在经济较发达的浙江、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休闲渔业的发展有几种类型:一是以海洋渔业为基础,对不再从事捕捞作业的渔船进行相应的改造,增设必需的娱乐和安全设施,以海上观光和体验当渔民等方式而开展的休闲活动,包括海上游钓、渔船观光、海鲜品尝、渔村风俗文化展示等。目前,广东珠江口一带和舟山、宁波、温州等地都有这样的海上观赏渔业船,年产值在亿元以上;二是兴建专业休闲渔业场所。据不完全统计,浙江、广东、福建三个省兴建此类场所200多家,大都集垂钓、旅游、观赏、餐饮和度假为一体,且具有相当规模。可以说休闲渔业的蓬勃兴起,不仅为解决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的出路问题和为渔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也为城镇越来越多的休闲旅游人群提供了新的项目。

    

    在内陆地区,休闲渔业近几年也发展的红红火火。如湖南、湖北、四川、河北、辽宁等地,利用原有发达的城郊水产养殖基础条件,吸引了大批社会投资。有的投资数百万元,建设高标准的垂钓池、餐厅、住房、娱乐等设施,接待大批游客,创造出与池塘养鱼无法相比的经济效益。四川、宁省等省还利用江湖两岸的山水风光发展新型旅游业。以游船为主,集赏景、娱乐、垂钓、避暑和风味餐饮于一体,形成了“住在水边、食有水鲜、观景垂钓、观光游玩”的特色休闲渔业。

    

    在大中城市,休闲渔业发展的共同特点是迎合了城市居民休假日到郊外休闲娱乐的需求。在发展养殖的同时,建立集郊游、垂钓、鱼鲜品尝等于一体的休闲渔业景区,吸引了大批游客的光临和参与。如北京、上海等许多大城市周边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和档次的休闲渔业区(带)。其他大中城市郊区的池塘垂钓业也正以不阻挡的势头迅速发展,成为当今城郊渔业的一道新的风景线。

    

    此外,随着近年来我国游钓的迅猛发展和各种各样钓鱼赛事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一行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拥有钓鱼爱好者9000多万人。

    

    (二)水族观赏鱼发展方兴未艾  

    

    观赏鱼是全球最受欢迎宠物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寻找有益于健康与宁静的休闲嗜好,养殖观赏鱼和拥有水族箱已逐渐成为我国新时期家庭消费新时尚,水族业也成为我国创汇渔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我国是金鱼的故乡,金鱼在我国民间饲养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观赏鱼养殖和出口以金鱼为主,目前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和以江苏、上海、广东为重点的东南沿海两大观赏鱼生产地。其中北京市的观赏鱼养殖面积已超过1.2万亩,年产观赏鱼1.5亿尾左右,并建有大型观赏鱼交易市场;江苏徐州、扬州、南通、苏州、无锡已形成集中的生产基地,仅徐州就有三、四百万立方水体,养殖金鱼还供不应求。同时,观赏鱼的养殖已迅速向全国各地扩展。据统计,除了西藏、宁夏之外,几乎所有的省市都有大小不等的观赏鱼养殖场和观赏鱼市场。

    

    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观赏鱼国际贸易也迅速增长。从1977年到1986年,我国观赏鱼的年出口额平均为50万美元左右;此后,逐年快速增长,平均增长超过29%。年出口观赏鱼约1亿尾。据海关统计,2003年我国观赏鱼的进出口贸易额达326.83万美元,其中出口额302.47万美元。  

    

    休闲、观赏渔业的兴起,也推动了渔具、饲料、鱼药、水族器材等配套产业的发展,加快了相关行业组织的建立和完善。这方面广东以其特殊的地理气候优势和较强的经济实力独占鳌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东省观赏渔业年经营贸易额达几十亿元,从业人员数十万人。观赏鱼种类不仅有传统的金鱼,还有大批的热带观赏鱼和海洋观赏鱼,水族器材的经销量占据我国市场70%以上的份额。中国第一家业内组织——广东水族协会的成立,进一步扩大了广东乃至中国观赏水族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三)休闲、观赏渔业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当前,休闲观赏渔业的发展不仅具有丰富渔业结构内涵,提供精神文化享受的重要功能,而具有积极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一是有利于解决沿海捕捞渔民减船后转产转业问题,更好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休闲、观赏渔业的内容丰富,相关联的产业很多,并且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为渔(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空间,缓解渔业生产和渔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矛盾。  

    

    二是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把一些符合条件的渔船通过拆解、去污、灌注等措施改建为近岸人工鱼礁或增设必需的安全、娱乐设施改造成休闲游钓渔船,既有利于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更有利于减轻近海捕捞强度,增殖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渔业生态环境。

    

    三是有利于扩大水产品出口创汇,增加渔(农)民收入。观赏渔业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其中包括观赏鱼类、植物类、龟类等,这些观赏性的水生动、植物不仅可供国内消费,还可出口创汇的重要力量。

    二、我国休闲、观赏渔业与国外的比较

    

    (一)发展的优势

    

    从客观条件上讲,我国发展休闲、观赏渔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可供开发的资源丰富。我国既是内陆大国,又是海洋大国。池塘、江河、湖泊、水库、岛屿和港湾面积广阔,适合垂钓和观赏的水产品种资源丰富,无论是淡水鱼类还是海洋鱼类,可开发的潜力巨大。  

    

    二是自然气候适宜。我国幅员辽阔,横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不仅适于休闲旅游的季节较长,而且适宜养殖许多观赏鱼类,尤其适宜引进和出口多种观赏鱼。

    

    三是文化底蕴丰厚。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饲养、垂钓、观赏鱼鸟花虫、赋诗作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为发展和创新休闲观赏渔业、满足时尚要求提供了浓厚的文化历史根基。

    

    四是具有品牌优势。我国是世界公认的金鱼故乡,最早研究金鱼养殖技术和品种选育,形成中国特有的品系,在世界观赏鱼产业发展占有重要地位。

    

    五是市场潜力优势。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休闲娱乐要求也日益增长。特别是国家实施每周五天工作制后,又实行每年三个长假期,一年中有110多个节假日,这意味着庞大的消费群体已经具备了休闲的时间和条件,所以说我国发展休闲和观赏渔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商机。

    

    (二)发展的差距

    

    尽管发展休闲、观赏渔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高效产业,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观念差异,目前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业规模和效益上的差距。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的休闲、观赏渔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与许多发达国家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发展这项产业相比,我们现在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由于投入较少、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法律和标准尚不健全,因此,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总体讲还不够强。  

    

    二是科研上的差距。我国在观赏鱼和休闲渔业的科研方面起步晚、进展慢,靠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法自发选育,难于在一些高品质的特型、特色、特体名优种类的培育方面取得进展。而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等国在观赏鱼的改良与研究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尤其是锦鲤已发展成为日本的“国鱼”;此外,美国、挪威等国在休闲渔业的设备研究方面则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三是管理上的差距。长期以来,我国渔业发展的着力点在于解决“吃鱼难”这个数量的问题,缺乏对休闲、观赏渔业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没有把它放在应有的位置。由于管理理念的原因,导致目前在编制发展规划、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标准、规范经营和管理行为等方面比较薄弱,可以说,产业发展还未走上竞争有序的轨道。  

    

    三、今后发展休闲和观赏渔业的主要策略

    

    休闲、观赏渔业在我国还是一个新兴产业,许多工作尚处于探索之中,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现成的经验,但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其发展,在今年全国渔业工作会议上提出:近年来,各地休闲渔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渔业经济发展和渔(农)民增收的亮点。随着小康社会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其发展空间会十分广阔。各地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群众从事渔区观光旅游、垂钓、餐饮业,发展以“鱼”文化为特色的综合型经济。因此,在今后休闲、观赏渔业的发展中,我们将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高度重视。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发展休闲、观赏渔业对促进渔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把它作为推动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促进渔农民增收和渔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结合各地实际,研究有效措施并付诸实施。

    

    (二)统筹规划。要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核心,统筹考虑环境建设、生态建设、人文建设和渔区社会发展等因素,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确保质量,要高起点、高水平地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休闲、观赏渔业。

    

    (三)加强管理。要根据国际惯例,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质量标准和管理办法,加强指导、规范管理。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注意协调旅游、交通、航运、体育、卫生、工商、税务、海关、进出口检疫等部门以及系统内部渔政、港监、船检等等环节的关系,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要把制定扶持政策与运用市场机制结合进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四)注重科研。发展观赏渔业要注意将传统金鱼选育与新品种引进试养相结合,展示与原种繁殖、保存基地建设相结合,特形、特色新品种开发和基础研究相结合,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要十分警惕外来物种入侵和疫病传播,尤其是对引进的观赏性水生动物和植物,要严格检疫,并控制在一定的养殖范围内。

    

    (五)加强协作。针对目前我国休闲、观赏渔业发展分散、规模偏小的现状,要加强行业或专业性经济技术协作组织建设,强化行业自律、促进技术交流、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国际竞争能力。进一步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博采众长,推进我国休闲观赏渔业健康快速发展。(陈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