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生物技术格局可能重新洗牌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3-01
     最近联合国大会通过反对克隆人政治宣言,这在全世界引起了激烈争论。一些专家认为,这一宣言影响深远,可能导致世界生物技术格局重新洗牌,甚至可能对世界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2月18日,第59届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以71票赞成、35票反对、43票弃权的表决结果,以决议的形式通过一项政治宣言,要求各国禁止有违人类尊严的任何形式的克隆人。投赞成票的国家包括美国、德国、荷兰和巴西等,他们不但反对生殖性克隆,也反对治疗性克隆。投反对票的包括比利时、中国、英国、瑞典、日本和新加坡等,这些国家在表决后通过不同形式强调他们将不受上述宣言约束,将继续允许治疗性克隆研究。

    表面看来,反对克隆人政治宣言影响的仅仅是治疗性克隆研究,反对治疗性克隆研究的国家将在这一领域裹足不前,支持这一研究的国家将有可能在这一领域取得长足进步,但实际上这一宣言产生的影响要远比这大得多。

    人们早已达成共识,生物技术是继信息技术之后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将像信息技术一样大大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没有人否认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的巨大作用。美国连续几次抓住了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战略机遇,大大巩固了其超级大国的地位。据美国官方统计,在1995-1999年间,美国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归功于信息技术产业的增长。与其相反,苏联没有抓住20世纪70年代信息技术开始崛起的战略机遇,一些专家认为这是导致苏联最终解体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生物技术的范围很广,从基因组破译到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等等,但生物技术的核心目标是为人类自身特别是人类健康服务,治疗性克隆恰恰是目前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核心技术,它不但能从根本上治疗大量疑难病症,造福人类,而且会带动其他研究领域的发展。中国国家863计划“组织器官工程”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组长裴雪涛认为“这种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影响重大”。

    在生物技术领域,由于生物技术方兴未艾,再加上这一领域的国际合作非常活跃,因而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研究水平差距不大。美国的总体研究实力最强,产业化规模最大,但英国、日本、德国、中国和瑞典等国也各有千秋。过去几年各国科学家都竭尽全力抢占这一生产力飞跃的制高点,如果没有外界干扰,世界生物技术格局近期很难出现大变化,但反对克隆人政治宣言的通过无疑给世界生物技术格局提供了一种大洗牌的可能。

    治疗性克隆研究在美国本来就处境不佳,如今前景更不看好。美国《科学》杂志总编唐纳德·肯尼迪说,现在已有一些科学家想方设法“绕开”美国法律限制,但很可能没有很好的办法。在干细胞领域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的威斯康星大学中国籍科学家张素春认为:“至少在今后4年,这方面的科研政策看不到宽松的迹象。”有分析人士认为,在美国国内反对克隆的主要是保守宗教团体、反堕胎团体等,这些组织是布什的忠实选民,对他连任功不可没,因此美国政府很难改变反对治疗性克隆的立场。一些专家认为,如果美国政府长期坚持目前的政策,美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优势将大为减小,甚至有可能被其他国家超越,美国的整体竞争力也将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治疗性克隆研究为那些支持它的国家如英国、瑞典、中国等提供了战略机遇。英国生物技术产业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受益于生物技术的部门雇佣的工人超过175万,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英国政府一直对生物技术采取积极扶持的态度,认为它是典型的知识经济,是英国的优势所在,是英国产业的未来。因此,英国政府于2004年8月11日颁发了世界上第一份克隆人类胚胎的合法执照。瑞典政府认为,开展治疗性克隆研究对瑞典的整个医学和生物科研保持高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一直大力支持包括治疗性克隆在内的生物技术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中国专家裴雪涛认为:“本次宣言的出台,也会对旅居海外的人才归国研究具有一定帮助。”有分析家指出,如果这些国家能抓住生物技术特别是治疗性克隆技术崛起的战略机遇,很可能实现跨跃式发展。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科技这一第一生产力大发展的战略机遇面前,是积极转变观点、调整政策、抓住机遇、促进科技发展,还是出于保守观念或者政治利益的考虑遏制科技发展而丧失机遇,是决定一个国家是否蓬勃发展的关键。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对待治疗性克隆研究的截然不同态度,很可能预示着未来几十年世界格局将出现新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