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定价权不是“争夺”来的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2-28
     就在国内各方、包括媒体纷纷就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真实性而进行怀疑和指责之时,国内也有人发出了不同声音:商场就是战场,贸易就是和平时期的国际战争,“兵不厌诈”古今中外通用,在合法范围内争取和保护自己利益,这就是市场的游戏规则。

    市场价格从来都是由供给和需求双方因素决定的。中国作为全球大豆第一大进口国和需求国,完全“有资格”发挥自己的“需求方”影响力,左右市场价格;目前之所以被动接受由美国单方面主导的国际价格,原因在于我们缺少必要的“手段”,即利用市场游戏规则,打出中国自己的“需求牌”和“数据牌”。

    事实上,“需求牌”、“数据牌”目前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市场市场价格的最有力的因素之一。如美国CBOT的大豆价格、NYMEX(纽约商业交易所)的石油价格,LME(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铜价格,这些全球定价中心的每一种商品价格的未来走势,都将“中国需求”、“中国因素”列为首选因素之列。中国需求量的每一次细小变动,都会导致这些国际定价中心价格的“上蹿下跳”。

    “但可悲的是,这些本可以在国际市场上体现中国影响力、实现中国参与国际定价权梦想的中国数字,大多不是来源于中国自己的正式发布渠道,而是由其他国家或机构统计发布的。结果,中国‘数据牌’成了其他国家和投机者打击中国的武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期货界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如目前对于中国大豆需求量、进口量、库存、产量等基础数据,中国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统计口径和发布渠道,更找不到权威的、全面的数字;而美国农业部和大豆协会,每周、每月定期向全球公开发布行业报告,不仅公布美国本国数字,还有全球主要产区和需求地的数字。更不可思议的是,中国自己都没有的大豆需求量、产量和库存等数字,美国农业部和美国大豆协会统统都有,并成为中国大豆加工企业主要的参考依据。更有中国企业抱怨,他们如果想向国内海关部门了解大豆进口的有关信息和数据,必须花钱来买。

    “国内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为了蝇头小利而互相封锁消息;而美国则大方的免费向全球提供一切数据。结果可想而知,不仅中国企业、甚至是全球市场都被美国人牵着鼻子走,”上述期货界人士评价说。

    这也许正是2004年中国大豆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但反观国内反应,对于危机的反思除了对美国的指责外,更多集中在了对于国际定价权的讨论上。“争夺国际定价权”几乎成了2004年中国财经媒体的热门话题。即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需求国,必须改变目前由美国单方面制定国际价格的现状,中国也应该拥有部分国际定价权。

    “中国媒体对于国际定价权过于敏感,把一个市场话题政治化,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受邀出席美方媒体见面会的大连商品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国际定价权不是可以争夺就能得到的,它是市场自然形成的。如果你的市场做得够规模,市场份额够大,那你自然就是国际市场,就是定价中心,市场参与者也会认可你。但是如果不做市场,永远也成不了中心。”

    因此,他认为,目前CBOT大豆交易的历史、规模、规范和市场认可度等都是世界一流的,成为国际定价中心是市场的必然选择。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尽管发展得不错,但何时能为为国际定价中心,仍需要一个发展过程,需要国际市场参与者的选择和认可。

    “其实,中国对于国际定价权的期待,并非痴人说梦。”前述期货界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市场炒作的就是信息,尤其是数据信息。因此,中国参与国际市场定价权的漫漫长路,可以从启动和掌控市场数据发布权开始。连国际炒家都一本正经地将中国因素作为其炒作题材,国内相关部门却对手中拥有的‘武器’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