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2-28

    

    ——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4年12月28日)

    回良玉

    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2004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05年工作,着重研究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国务院常务会对会议文件进行了专门研究,对会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的指示精神,开好这次会议。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农业和农村形势,努力保持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

    2004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也是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在宏观调控中得到加强,农村出现了多年少有的好形势,展现出许多喜人景象。突出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全国粮食总产量预计9389亿斤,比上年增产775亿斤,是建国以来粮食增产最多的一年。二是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比上年增加314元,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三是农村改革迈出重大步伐。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村税费改革进入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和配套改革的新阶段,农业税收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四是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要进展。国家财政开始越来越多地向农村倾斜,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状况有了积极变化。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加快。五是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贫困人口有较大减少,是近五年来数量减少最多、幅度下降最大的一年。六是干群关系出现可喜变化。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顺民意,得民心,深受广大农民的拥护。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是2004年农村发展的显著特点,也是宏观调控的突出亮点。粮食产量的恢复性增长,有效地避免了因粮食供求矛盾可能引发的物价大幅度上涨;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有效地扩大了国内市场需求;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的好形势,是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是政策好、人努力、粮价高、天帮忙等多种有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根本上说,是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支农强农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具体明确、操作性强,其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落实之快、受益面之广,是多年来所没有的。其中不少新出台的重大政策措施,是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志多年期盼的,也是广大农民群众长期渴望的。一是首次对种粮农民实行普遍的直接补贴。中央决定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100亿元,直接补贴13个主产省(区)种粮农民。全国共安排直补资金116亿元。扩大良种补贴的范围和规模,安排专项资金对部分地区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给予补贴。二是首次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中央确定在黑龙江、吉林两省开展全部免征农业税的试点,河北等11个粮食主产省(区)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其他地区降低1个百分点。同时,取消了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还有一些省(市)自主进行了免征农业税试点。征收了21年的农业特产税已经终结,千百年来农民种地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正在改变。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因税费负担引发的恶性案件大幅度下降。三是首次在全国放开粮食购销和价格。在前几年主销区放开的基础上,2004年全面放开了主产区的购销和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四是首次制定并实施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规划。选择一部分有基础、有潜力的粮食大县和国有农场,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国家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基地,发展粮食加工转化。五是首次明确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规定市、县将不低于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的15%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增辟了农业资金来源。六是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清欠农民工工资和征地补偿款。采取有效措施,督促企业限期发放拖欠的农民工工资,限期兑现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费,并着手建立确保如期兑付的制度。

    与此同时,还加大了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对开发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加大了扶贫开发力度,坚持扶贫到村到户,注重提高扶贫工作成效;加大了抗灾救灾力度,帮助灾区群众和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完善突发灾害应急反应机制;加大了动物疫病防治力度,加强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加大了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力度,改善农产品流通环境,部分省开通了农产品“绿色通道”;加大了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启动西部地区农村教育“两基”攻坚计划,对部分贫困家庭学生免收课本费、杂费和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举措和各地区、各部门的丰富实践,为今后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认真总结经验,对于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新阶段农村发展规律,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一是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到政府各项工作首位。这是党对新阶段“三农”问题认识的深化,是政府工作部署和安排的科学选择,也是做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保证。我们要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进一步加深对“三农”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强化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提高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二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宏观调控中切实加强农业。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约束增强、消费需求增加的双重压力,面临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挑战。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加强农业始终是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宏观调控必须继续着力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三是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制定新阶段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的提出和实施,要求对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实行重大转变,也要求对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和工作布局进行重大调整。2004年出台的“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标志着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今后要坚持把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作为制定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原则。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农民权益作为农村工作的立足点。以人为本体现在“三农”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这是做好农村工作之根,是解决农民问题之本,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之基。新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和维护好农民权益的关键,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让农民长期得实惠。保护和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是制定政策、做好农村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五是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努力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弊端。农业发展的动力、农民的积极性来源于改革,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得益于改革。以市场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以城乡统筹为方向的农村税费改革等迈出重大步伐,进一步增强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巩固和发展农村的好形势,必须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在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好势头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全面、准确地分析和把握农村形势。既要看到取得的显著成绩,更要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特别要充分认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一是虽然粮食实现恢复性增产,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提高。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这种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从长远看,粮食需求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耕地减少的趋势不会改变,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趋势不会改变。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任务十分艰巨。二是虽然粮价有所上涨,但粮食比较效益低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前一段时间粮价上涨,是在连续几年粮价低迷的情况下出现的合理回归。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在相当程度上削减了粮价回升的增收效果。与经济作物和其它产业相比,种粮效益仍然偏低。三是虽然农民收入增长加快,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扭转。2004年农村居民收入增加额和实际增长速度,仍然低于城镇居民。由于收入基数差距大,农民收入要增长3个多百分点才能赶上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个百分点。目前城乡居民收入绝对额的差距还在扩大。四是虽然农业投入增加较多,但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并没有建立。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依然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确保财政和信贷投入持续较快增加,突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金瓶颈,迫切需要探索有效的途径和办法。五是虽然农业科技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并没有明显增强。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推广体系薄弱,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比较低。加快实施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战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任务。六是虽然农村改革取得很大进展,但长期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并没有消除。现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很多,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的市场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尤其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总的来看,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粮食增产难、农民增收难和城乡差距拉大、地区差距扩大等问题,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对2005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难度,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从基数看,在粮食产量提高较多的基础上,实现粮食再增产的困难增加。从历史看,粮食大幅度增产后的第二年继续大幅增产的几率很小,农民大幅度增收后的第二年继续高速增收的也不多。从条件看,耕地面积扩大的潜力有限,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潜力有限,单产提高的潜力也有限。从领导看,在粮食丰产、农民增收以后,容易出现盲目乐观、忽视农业的倾向。另外,气候条件和市场粮价、农资价格走势等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对当前农业的生产能力、农民的富裕程度、农村的发展水平,一定要有客观的评价。只有把问题看得深一些,把困难估计得足一些,把对策想得周全一些,才能始终把握“三农”工作的主动权。在既有很多有利条件,又面临不少困难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加强“三农”的决心不能动摇,扶持“三农”的力度不能减弱,强化“三农”的工作不能松懈。要下更大的力气,用更多的精力,更加扎实地做好工作,不断探索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不断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谋划“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2005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对于全面完成“十五”计划任务,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珍惜和保持来之不易的农村好形势,必须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的重要成果,必须稳定、完善和强化行之有效的支农政策。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加大“三农”工作领导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深刻认识和理解“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切实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是一个立意高远、内涵深刻的重要论断,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进一步升华。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阶段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切实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对国际发展经验的精辟概括。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劳动力大部分在农业中就业,农业客观上承担了为工业化提供积累的任务。当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的能力,又适时调整发展政策,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在工业化进程中,适时推进由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工业化国家的普遍做法,也是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之道。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主要依靠农业提供的积累,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民为国家工业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强化、农村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从加强农业、搞活农村入手,推进改革开放,逐步调整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全面发展城乡经济。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不仅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和城市也得到了很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在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到2.6万亿元,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失时机地转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努力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现在,我国正处在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这个阶段既是经济社会结构快速调整的时期,也是各种利益关系复杂、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把握得当,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处理得好,就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反之,就会造成收入差距和社会矛盾扩大,甚至出现经济发展徘徊不前和社会动荡。我国是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比较明显的发展中大国,更要处理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发展滞后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于城市。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得到尽快扭转,不仅制约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也会严重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我们要深刻汲取国际国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增强加快农村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我们要按照这个要求,在规划制定、体制改革、工作部署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将农村的发展全面纳入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要科学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部署,把农村社会事业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安排,把农民增收放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中统筹考虑。要努力消除妨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下大力气建立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下大力气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下大力气建立城乡经济社会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有效体制。要主动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对农民群众的服务。总之,要通过进一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建立新型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制定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两个趋向”,必须立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推进支农政策的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促进农业和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这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探索如何健全市场导向机制,强化政府补贴机制,完善投入增长机制,形成产业延伸机制,建立产销合作机制,构建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支持和加强农业。只有真正建立起长效机制,粮食生产才能稳定增产,而不是大幅波动;农民收入才能持续增长,而不是低速徘徊;农业与工业才能协调发展,而不是失衡加剧;农村与城市才能共同繁荣,而不是差距扩大。我们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积极的探索和多方面努力,逐步建立一个能够持久地调动农民群众和地方政府发展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积极性的政策体系,形成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国际惯例、能够长期发挥作用的制度安排。

    三、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全面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农业和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既要全面部署,又要突出重点。这样有利于集中研究问题,集中出台政策,争取更好的效果。2004年中央1号文件以农民增收为主题,这抓住了“三农”问题的核心,直接给农民以实惠,影响力大,鼓舞力强,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各方面反映很好。2005年在这个基础上,把政策集中指向着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就抓住了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关键,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在全面部署“三农”工作的同时,一年突出一个重点,并围绕这个重点强化政策措施,几年下来,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支农政策体系,就会更有效地推动农业和农村工作,更有力地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

    中央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2005年农村工作文件的主题,寓意深刻,意义重大。第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粮食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始终是悬在我们头上的“一把剑”。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抗灾能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新中国成立以来的55年中,粮食年际增减超过500亿斤的就有11年,产量波动过于频繁、幅度过大,对粮食供求关系和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今后,我国人口资源矛盾将日趋突出,要以较少的土地养活较多的人口,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必须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搞上去,把粮食稳定增产的基础打牢。第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增加农民收入,首先还得不断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增效、提质增效和节本增效。只有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土地生产率,结构调整才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农业内部的文章才能真正做足做好;只有不断改善物质技术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使农民进一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多形式、多层次转移,促进农民多渠道增收。第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互为依托,互为基础,互为前提。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必须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我国农业物质装备条件差,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经营管理粗放,不仅影响了农业现代化建设,而且制约了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为此,要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总之,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是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结合点,是解决当前矛盾和促进长远发展的结合点。既有利于抵御农业自然风险,又有利于防范市场风险;既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率,又能够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既是缓解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又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治本之策。这是农业和农村的一件大事,是一项长期管用的基本工程。抓住了这个重点,就抓住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解决了这个问题,就夯实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做好了这项工作,就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的繁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重点加强六个方面的能力建设。

    (一)加强土地产出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建设。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耕地不足、淡水匮乏、生态脆弱。要以较少的消耗获得较多的产出,以较少的资源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必须合理开发利用和严格保护资源。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稀缺资源,也是现阶段容易忽视、容易流失的宝贵财富。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用途不变、质量不降。努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加快实施“沃土工程”,鼓励农民珍惜和保护耕地,建设和利用好耕地。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灌区建设和改造力度,积极推进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广普及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

    在提高耕地产出率的同时,还要重视林地、草原、水面、生物等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全面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突出抓好防护林体系和农田林网建设。加快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推行围栏放牧、轮牧休牧和禁牧,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预防监测体系,搞好重点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加强“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和农村沼气建设。注重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建设。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最具决定性的关键措施。要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重点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力争在新品种培育、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建设、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重点推广一批对增产增收作用显著的重大农业技术。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既能有效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又可为家庭承包经营注入新的活力,还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创新。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解决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和技术扩散“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

    (三)加强农业物质装备能力建设。物质装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条件。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大对农民购置大型农机具的补贴力度,完善农机服务机制,组织好农机跨区作业,扩大北方旱区保护性耕作试点范围。开发优质、高效、低价、安全的农业生产资料,提倡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使用效率。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流通管理,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农业用电需要,杜绝乱收费。积极引导和鼓励发展设施农业。

    (四)加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建设。人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农民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主体。我国有几亿农村劳动力,这是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把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关键要靠教育和培训。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帮助他们掌握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提高科学种养水平,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的新型农民。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帮助农民群众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增强法制观念。普及市场经济知识,更新经营理念,增强风险意识,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更好地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五)加强农产品加工转化和市场开拓能力建设。适应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多样化的需求,农业不仅要提供更多的初级产品,而且要提供丰富的加工制成品。要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形成富有活力的经济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产加销一体化的高效产业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以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基地和农户发展。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增辟农产品流通渠道,发展相关的商贸业和服务业,促进农产品价值的顺利实现。

    (六)加强农业综合支持和服务能力建设。这是提高和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要不断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支农资金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加强种养业良种体系等农业“七大体系”建设,有关部门要给予支持。健全市场体系,鼓励发展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流通方式,加快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完善农产品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发布机制,做好农业信息服务工作。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加强畜禽主产区、优势生产区域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业自然灾害、生物灾害的应急反应机制,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总之,我们要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坚持不懈地苦干实干,下决心遏制粮食生产能力下降的态势,争取用几年的时间,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

    四、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和结构调整

    2005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在抓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同时,围绕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稳定、完善和强化支农政策,继续推进农村体制创新,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稳定、完善和强化支农政策。2004年中央出台的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符合农业农村实际、符合农民要求,在实践中行之有效,2005年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总的原则是,已经实行的政策不能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并且还要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不仅要进一步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而且要注重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的积极性。一是加大农业税免征减征力度。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同步降低农业税附加。全面取消牧业税。对国有农垦企业实行与所在地同等的农业税减免政策。因减免农(牧)业税而减少的地方财政收入,由中央财政增加转移支付给予适当补助。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自主决定农业税免征试点。二是加大对农民补贴力度。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有条件的地方要提高补贴水平。较大幅度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三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进步支持力度。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在预算内经常性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债资金中,安排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继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继续推进“六小工程”建设。继续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快超级稻等重大科研成果的推广。四是加大对产粮大县财政支持力度。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产粮大县和财政困难县实行转移支付。调整中央财政对粮食风险基金的补助比例,并通过其它经济手段筹集一定资金,支持粮食主产区加强生产能力建设。五是加大对扶贫开发和农村社会事业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加扶贫开发资金,切实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采取上述政策措施,2005年中央新增财政性支农资金将超过2004年。这表明,中央的支农政策不仅是连续和稳定的,而且在进一步完善和强化。

    在这里,我再强调一下土地承包问题。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必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要认真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切实落实二轮承包的各项政策,特别是要认真执行承包期30年不变的规定。对于外出务工农民,要保护他们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决不能随意收回承包地。农村土地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依法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

    (二)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改革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推动农业农村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2005年农村改革的重点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以改革添活力,以改革增后劲,以改革促发展。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配套改革问题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要搞好乡镇机构改革,认真研究、科学确定基层政府的职能、任务,合理设置乡镇机构,妥善安排分流人员。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优化学校布局,精简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理顺县乡财政体制,确保乡镇政权正常运行。重视研究解决乡村债务问题。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村税费改革深入推进的新形势,积极探索新机制、新办法。要把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件和加重农民负担严格区分开来,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本着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的好传统,对其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工投劳。国家要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对农民兴建小型水利设施所需材料给予适当补助。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要针对农村的特点,着力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制。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支农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其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县域内的各金融机构要承担义务,积极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采取有效办法,引导县及县以下的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培育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从多方面满足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抓紧研究制定农村金融总体改革方案。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要坚持粮食购销市场化、经营主体多元化。注重发挥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鼓励有资质的粮食购销和用粮企业到产区直接向农民收购粮食。加强粮食市场管理,切实做到放而不乱、管而不死、活而有序。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储备和吞吐调节制度,把握粮食进出口的时机和力度,正确引导市场粮价走势,保持粮价的合理水平,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对于解决失地农民的长远生计、帮助他们分享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对文件中关于合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多方式安置被征地农民等规定,要结合当地实际,深入细致地做好工作,为继续推进土地征收制度改革积累经验。

    (三)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必须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结构就是提高生产能力,优化结构就是提高经济效益,优化结构就是提高竞争力。

    一是切实抓好粮食生产。虽然我国粮食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年度产需还有缺口。今后保持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仍然很大,任务依然艰巨。各地区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努力做到播种面积有所扩大,品种结构继续优化,单产有所提高,总产稳定增加。要把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尽快落实到基层和农户,引导农民扩大播种面积,特别是扩大短缺品种种植。有关部门要加强科技、农机、信息等服务,搞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市场管理,继续实行化肥出厂限价政策,通过税收等手段合理调整化肥出口,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切实抓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加强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促进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有机结合。

    二是继续优化农业结构。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进入后过渡期,农业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农产品国际竞争将更趋激烈。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努力提高我国农业的整体素质。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培育名优产品,加快建设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形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积极推进生产方式转变,优化品种结构,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健全质量检验制度,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保证人民放心消费、安全消费、健康消费。大力扶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的机制,促进龙头企业更多地接纳农民就业、更好地带动农民致富。围绕为农服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发挥集体经济组织联结农户与市场、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和发展,积极扶持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是加快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和发展的深入,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以及内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乡镇企业与“三农”天然的内在联系没有变,对县域经济不可替代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没有变。支持乡镇企业就是支持农民创业和就业,支持乡镇企业就是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现在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多,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市场、资金、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们要适应新的形势,加强政策引导,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千方百计促进乡镇企业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支持农村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尤其在税收、信贷等方面予以积极扶持。鼓励沿海发达地区向内地转移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帮助乡镇企业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名牌产品,搞好安全生产。促进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集约利用土地,提高集聚效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繁荣小城镇经济。过去乡镇企业的崛起,主要靠的是灵活的机制和富有活力的体制。新阶段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提高,仍然需要进一步创新体制和机制,增强内在活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四是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农民就业至关重要。不解决好农民的就业问题,就不可能实现农民富裕,也难以保持农村社会稳定。要把引导和帮助农民就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必须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全面展开,既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容人之量”,又要拓展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空间,还要广辟外出务工经商的转移渠道。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财富的重要创造者。要按照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不合理限制和乱收费,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严厉查处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随意延长工时和劳动环境恶劣等问题。帮助农民工解决住宿、劳动保护、医疗卫生、子女上学等问题。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抓好农民工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外出就业、稳定就业的能力。加强输入地和输出地的联系和协调,做好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和服务工作,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

    五是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远利益所在。我国农业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农业对外开放与国家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不相称,农产品进出口与我国作为贸易大国的地位不相称,农业利用外资与全国利用外资的规模不相称。要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的新形势,加快农业对外开放,善用市场和机遇,善用规则和权利,在开放中发展好我国农业,在开放中保护好我国农业。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扩大优势农产品和加工制成品出口,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实施“走出去”战略,提升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深入研究后过渡期农业的各项应对措施,建立大宗农产品进口预警机制,完善和强化农产品出口政策。

    (四)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农村发展最薄弱的环节。加快改变农村社会事业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把农村社会发展放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努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加快实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的步伐,首先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落实。决不让农村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二是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设备条件,加强医疗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当前,特别要重视解决一些地方艾滋病、血吸虫病等蔓延传播的问题。三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巩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水平,做好送书下乡、电影放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工作。四是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扩大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的试点范围,继续抓好“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五是加强扶贫开发。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加强东西协作和对口支援,实施整村推进计划,搞好劳动力转移培训,支持扶贫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六是加强农村社会救助。关心困难群众、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做好五保户供养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五、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

    新阶段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完成这些任务,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真正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从各地实际出发,采取得力措施,切实贯彻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切实做好农村的各项工作。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四中全会讲话中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把党的建设搞好”。“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这对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强大带动力量。我们要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关键环节,以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农村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以来,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面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基层干部的作用。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要加大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扩大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试点,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水平。要通过加强思想作风和班子队伍建设,通过为民服务的实践,提高基层干部的威信,使他们成为农民群众的贴心人、组织农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带头人,并不断增强他们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本领。

    一是增强贯彻执行各项农村政策的本领。党的农村政策是农民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团结群众、凝聚人心的有力武器。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是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基本力量。要认真学习党的农村政策,吃透政策精神,增强政策观念。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执行政策,把政策原原本本地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农户,使农民群众从政策中得到实惠。当前,特别要落实好农村土地承包、税费改革、维护农民权益、扶持粮食生产、支持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要尊重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发现和总结他们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

    二是增强民主管理、依法办事的本领。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证农民当家作主,是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途径。要大力推动基层各项民主制度的贯彻落实,切实加强村民自治建设,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制度。2005年有18个省(区、市)要举行村委会换届选举,这是关系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确保这项工作顺利进行。当前,基层民主管理中有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怎样搞好“一事一议”。“一事一议”的关键,是让村民参与村级事务的民主决策,提高基层干部的民主管理水平,真正办好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农民迫切想办的事。要珍惜民力,不能把“一事一议”变成固定的收费项目,加重农民负担;要规范议事程序,真心和群众商量办事,真正反映大多数群众的意愿;要严格财务管理,实行财务公开,杜绝乱支滥用。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坚持依法办事,善于用法律手段管理基层各项事务。

    三是增强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的本领。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村干部的基本任务。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对农村经济工作的领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增强服务意识,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多方面的服务、示范和引导,为农民创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良好环境,不断激发农民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求真务实,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合理制定发展目标。上级党委和政府要注意防止和避免给基层压一些不切实际的指标。坚决反对弄虚作假行为。要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带领群众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四是增强做好群众工作、建设和谐社会的本领。现在,许多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汇集在基层,基层干部能不能做好群众工作,对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关心群众、帮助群众,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要当作大事来对待,尽心尽力去办好,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要贴近群众、了解群众,凡是群众提出的意见都要真心实意地去听取,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要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矛盾越突出、问题越复杂,越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要求和解决问题,自觉维护安定团结。要爱护群众、保护群众,善于发现苗头性问题,主动开展工作,及时疏导群众情绪,防止矛盾扩大和激化,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五是增强“两手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本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富裕程度不等于文明程度。基层干部不仅要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还要带领群众建设文明村镇。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引导农民群众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发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要动员和组织群众整治村庄环境,搞好公共卫生,建设美好家园。

    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骨干力量。长期以来,他们为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对他们既要加强教育和培训、管理和监督,又要充分信任和理解、关爱和支持,切实做到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关心基层干部的生活和工作,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加大优秀农村基层干部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树立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2005年,要在全国范围内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农村基层干部。

    做好2005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任务相当艰巨。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农业和农村工作各项任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