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5-01-25
   (一)产业化内部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在利益分配方面,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企业与农民鉴定的经济合同不规范。一些企业往往凭借其自身的强大经济优势,在与农民签定合同时故意损害农民利益,使所订立的合同条款尽量有利于企业。(2)利益主体双方不守信誉。有些地方,当产品市场价高、产品畅销时,农民往往违背合同,不愿将产品卖给企业,导致企业停工待料;而市场价低、产品滞销时,农民愿意把原料都卖给企业,但企业又不愿意按原定合同收购,有时即使愿意收购也经常压级压价,导致农民利益严重受损。(3)违约追索成本高。 

    

    (二)龙头企业优势不明显,一体化、集团化程度不高 

    畜牧业龙头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虽然有所壮大和发展,并在农业产业化中处于领先地位,但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1)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差,管理制度落后,竞争力不强。(2)大型龙头企业科技和制度创新能力不足。许多大型企业仍然依靠粗放扩张的经营模式,严重忽视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在市场竞争中缺乏自己的名牌产品和优势产品。在企业管理中,没有及时采用现代经营管理制度,存在产权不明晰决策不科学的问题,仍然依靠传统家族式的管理方法来管理集团企业,企业长远发展受到很大影响。(3)龙头企业的一体化、集团化程度不高。一些企业严重缺乏稳定的原料基地,一些企业市场营销渠道不畅,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的能力和手段有待继续提高。 

    

    (三)产业化管理条块分割,政策引导失当 

    经过机构改革,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管理体制虽然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部门分割、产销脱节的问题。到目前为止,畜牧部门只管生产,加工和流通则由其他部门管理,各行政部门为了维持原有的利益格局,往往各行其是,政出多门,畜牧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缺乏统一管理,严重影响了畜牧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政府对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引导方面,则存在两种极端倾向:一是个别地方政府出于促进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往往不顾经济规律,简单采用行政命令,人为制造产业化企业和组织;有些地方则一方面强调要大力发展畜牧业产业化,另一方面却对畜牧业产业化企业在投资和融资方面设置了许多障碍,现在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反映得不到政府投资和银行贷款。 

    

    (四)畜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 

    畜牧业产业化要求畜牧业产前、产中和产后要有机联合,但我国的畜牧业产业化却存在产中、产前发达,产后加工严重滞后的格局,畜产品加工业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发达国家畜产品加工量占畜产品生产总量的比重高达60%~70%,而我国肉类加工比重不到5%,且加工技术较落后,企业规模较小,还存在着加工深度不够、花色品种较少和优质高档品种比重低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