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零售连锁巨头让拉美农民濒临破产
曾有一度,钦奇利亚所在的农民合作社给荷兰的超市巨头皇家阿浩德(Royal Ahold)供货,然而由于没钱投资买滴灌和杀虫系统等现代化设备,合作社因为产品不达标而失去了供货商的资格。钦奇利亚蹲在一株西红柿的旁边,用充满挫败的口吻说道:“他们需要稳定的供货,而我们没能力做到。”
外部施压,拉美市场经历巨变
据《纽约时报》报道,在整个拉丁美洲,皇家阿浩德,还有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正迅速铺开,遭受冲击的不仅仅是本土的零售业,这些外国巨头还对拉美农民的传统生存方式构成了威胁。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得不放弃土地,他们或是到城市里去寻找机会,或者踏上了绝望的偷渡之路。结果,城乡间、贫富间的差距更加扩大,进而不断积聚演化为社会矛盾。
智利拉丁美洲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指出,造成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由于外界作用,拉美的市场出现了剧烈的结构性变化。美国的零售巨头花了50年的时间才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导者,然而在拉美,他们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
在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较为发达的中美洲国家,外国零售企业的入侵速度非常迅速。即便在如危地马拉这样较为落后的国家,外国超市的影子也是越来越普遍。在过去的10年中,外国超市的数目增长了一倍,食品零售35%的市场份额被他们操控手中。
合作社力量微薄以解体告终
由于外国超市的实力太雄厚了,拉美农业生产者的谈判能力根本无从谈起。为了扭转这种局势,他们曾自发结成联盟,但80%的联盟最后以解体告终。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优胜劣汰的原则更加强大,农民们由于天灾收成不佳的解释,超市经营上是不会接受的,他们只接受会受到消费者欢迎的产品。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找不到买家的农民们没钱更新设备,最终市场上剩下的是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者。
这里的情况似乎有些荒谬。当外国巨头凭借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打开拉美国家大门之后,决定当地农民命运的却不是上述原则,而是外国巨头自己制定的“法律”。
让拉美农民日子难过的另一个因素,是随着外国超市一同挤入的外国农产品。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农业经济学家托马斯·雷登把超市巨头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外国商品进入拉美国家的“特洛伊木马”。
皇家阿浩德在危地马拉城有一个庞大的物流中心,每天,一辆辆卡车满载着美国的苹果、智利的菠萝、墨西哥的鳄梨,开进这个物流中心,机械手臂会迅速完成卸货工作。然后,这些外国货将被再次装上卡车,运送到遍布危地马拉的皇家阿浩德超市分店。
对于这种状况,消费者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巴尔代蒂一家是最好的缩影。81岁的奶奶只喜欢到能讨价还价的市场上,买味道熟悉的本地菜;36岁的孙女是个白领,工作太忙只剩下时间去超市;而56岁的妈妈两种地方都会逛逛。
孙女理智地预测说,危地马拉传统的菜市场不会彻底消失,但缩水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将失去很多独特的东西,就好像西方国家曾经发生过的一样。”
全球化的黑暗面
拉美食品零售市场的转变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这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贷款的代价之一。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拉美零售市场经历了剧烈的吞并浪潮。
如果这种变化带给拉美消费者的是实惠,那么带给农民的则是挑战。例如钦奇利亚的合作社,最初成立的时候有300户加盟,现在只剩下8家仍在坚持。他们唯一的产品是沙拉土豆,而且买家不是超市,是中间商。
在同超级市场做生意的希望破灭后,一些农民为了不让银行把地收走,长途跋涉到美国去打工,靠着在高尔夫球场每小时6美元的工资偿还贷款。
当拉美国家的国门最初开放的时候,经济学家最主要的担忧是拉美农业无法与欧美农业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然而由于国际超市巨头的作用,不公平的程度被放大了,拉美众多普通农民的生存甚至有了困难,他们不得不一步步后退,市场从大城市退到小城市,再退到更加贫穷的乡村地区。
其实不仅仅在拉美,亚洲、非洲等经济正在起步的地区都面临着同样的全球化考验。目前,很多经济学家正在思考如何保护这些弱势群体的利益,然而尚未有完美方案出炉。
一周热点
- 2019-08-30中央下发铁令!19年限养令、禁养令撤销!19年玉米生产者补贴确定,即将下发!
- 2018-08-05智慧养猪驱动 ——首届中国智慧养猪产业实践峰会在京召开
- 2018-03-27双胞胎第三代教保料“健康三宝”掀起抢购狂潮:仅发布会当天销售突破5000吨!
- 2017-10-11双胞胎集团9月份销量再创新高,突破86万吨!
- 2018-04-092018饲料工业展览会展商名录
- 2018-10-26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关于发布《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肉鸡配合饲料》2项团体标准的通知
- 2015-11-02双胞胎集团推出“三胞胎”直销大猪场
- 2018-03-08全国猪场大咖将齐聚三亚与双胞胎集团共谋猪事
- 2017-11-20年销量突破900万吨,双胞胎再现王者风采!
- 2019-03-26来2019河北饲料峰会 见证行业发展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