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安全基石 筑市场通路(畜禽产品安全体系建设)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12-28
     在最近举办的首届全国鸭鹅产业大会上,与会专家与企业家达成共识:我国鸭、鹅产品因安全、绿色特性,具备在肉类消费市场上的竞争力,而其他畜禽产品均无此优势,让人担忧。

    在前不久举办的绿色食品研讨会上,有专家断言,随着国门的逐步打开,我国畜禽产品质量与安全状况若无改善,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将国内市场一并失去。构建畜禽产业安全、质量体系,已是十分迫切之事。为此,记者对业内专家、企业家进行了深入采访。

    安全问题是主要矛盾

    我国是世界上猪肉生产大国,但是自1997年开始,猪肉出口量逐年下降,出口由总量的14.7%降到了0.8%,问题主要出在质量与安全上。其他畜禽产品的状况同样不容乐观。

    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其一是畜禽业滥用或非法使用兽药、药物添加剂甚至是违禁药物,造成药物在猪肉及内脏、鸡肉及鸡蛋、牛肉及牛奶及其他动物性食品中残留。其二是重金属及生物性有毒物质超标。过量的微量元素及化学污染物汞、铅、铝、镉、砷等金属和某些放射性物质,通过饲料、饲草和饮用水,进入动物体内并在体内积累。畜禽食用发霉饲料,也会造成有毒物质超标。其三是长期超剂量施用农药,对农作物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那些残留在土壤、水体中的农药,经农作物吸收富集作用,形成农作物农药残留,通过饲养进入畜禽体内,形成农药残留。其四是工业生产产生的大量废气,对畜禽机体也造成了危害,导致体质下降,疫病增加。

    疫病蔓延。中国地域广大,动物种类繁多。随着动物产品流通渠道增多且频繁,因防疫水平低下,导致动物疫病流行严重。2002年国内有企业出口南非的鸡肉,被检出肠炎沙门氏菌而遭退货,出口被叫停。

    加工、运输、销售过程污染严重。畜禽产品加工企业较多,大部分企业条件差,在多个环节污染畜禽产品。

    安全体系尚不健全

    监管体制不健全。监管部门之间职责不清、职能重叠。对部门有利的事,则参与管理,不利的事,则相互推诿。监督人员素质低下,部分动物疫病无法及时查处,导致疫病传染面和传染概率增大。

    法律法规不完备。关于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法规体系虽具雏形但还很不完善,不适应新形势要求。法律法规条款较多地侧重于对一般性卫生问题的约束,对质量、安全却涉及较少,没能充分体现无公害、绿色要求。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和协调性较差,多数属于部门性法规,执行起来经常出现同类案例会有不同处理结果的现象。

    标准体系建设差距大。在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安全与质量标准体系中,不仅产品评定分类分级标准短缺,而且普遍短缺安全与质量监控管理标准。还因标龄过长,科学性、先进性、可操作性较差,致使标准实用性较低。

    构建安全体系

    建立、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法制化管理,是保障安全体系建设的关键。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充分考虑世贸组织的有关协定,加快立法进程。修改现有法律法规与国际接轨,使畜禽业管理真正纳入法律化轨道。尽快制订《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法》。

    建立畜禽产品安全标准体系——组织专家研究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订适合国际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我国畜产品安全新标准,使之基本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并严格实施。内容包括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安全生产技术体系。

    应用绿色技术——绿色技术是清洁技术、治理污染技术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技术体系。包括绿色工艺、绿色产品、绿色包装。在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中,绿色技术既要保证截断外来污染源,又必须做到不污染外界环境。

    推行HACCP管理—HAC-CP是确认、分析、控制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生物、化学、物理危害的系统方法,是对各环节的控制。此方法已取得国际间的认同。我国畜禽业欲与国际接轨,必须实现安全生产,采用此方法进行控制。

    做好防疫、检疫——保护动物健康就是保护人类。动物疫病诊断监测是动物防疫监督工作的组成部分,只有对动物疫病进行及时明确诊断,才能采取果断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只有定期、持续、跟踪性地对疫病进行监测,才能知道疫病的免疫状况和疫情动态,从而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和综合防治措施。加强产地动物检疫和对屠宰、流通环节的监督,并逐步提高检疫手段和方法。

    建立与完善市场准入制——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对出厂产品强制检验,对检验合格的产品加贴市场准入标志,向社会作出质量安全承诺。市场准入制度的核心是标’准化,产前、产中、产后多个过程,产地环境、饲料、饲养。管理和产品加工,都应是依标准进行。

    生产安全猪肉。一是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包括肉猪生产场地环境标准,饲料与饲料添加剂安全生产标准,疫病防治、兽药安全使用标准及检查检测标准等。实施由守法守信的种:猪生产企业带动,并与区域性商品养猪场建立集团型联合体,形成安全肉生产基地。在基地中,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种猪资源、统一生产模式、统一防疫制度、统一品质检测、统一调配商品猪、统一屠宰上市,从而形成半密闭式、一体化生产销售体系。二是建立安全饲养管理体系。加强对养猪场、专业饲养户所采用的高铜、高砷、高磷、高锌,尤其,是为预防疾病添加抗生素、违禁药物的监控。三是建牧业小区。在现有条件下,应重点考虑建设人畜分离的安全生产小区,人与畜的生存环境各不污染,同时加强猪舍小环境建设。

    生产安全鸡肉。影响鸡产品安全、质量的因素很多,要生产安全鸡肉,必须严格遵循生产规程。一是鸡场不可建在疫区内,应远离交通要道、公共场所、居民区、学校、医院,且有一定坡度地方。二是培育优良种鸡。选择优良品种及抗病性强的个体饲养,是生产安全鸡肉的首要条件。三是科学选择饲料添加剂。目前,从天然物质中寻找到的无毒、无残留、高效广谱、抗菌促生长的绿色饲料添加剂种类很多,有微生物制剂、酶制剂、酸化剂、调味剂、中草药制剂、纯天然提取物等。这类添加剂克服了抗生素等药物添加剂的毒副作用,无残留、无抗药性。采用此类添加剂饲料,鸡肉品质有很大改善,效益也明显。四是配合饲料要保证鸡的营养。配合饲料的原料要选择无霉菌和无有机磷、有机氯残留的原料。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必须比例适当。饲料质量关系着肉的质量,如果长期过量喂给不饱和脂肪酸饲料,肉的品质就会下降。五是预防疾病。用全价饲料,提供良好的气候条件,保证鸡体健壮,提高抗病力。及时接种疫苗,以防为主。疫苗要有的放矢,保证生产出符合安全的绿色产品。防疫要禁止使用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的兽药等。禁止使用人工合成激素。

    生产优质安全牛肉。一是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农区应重点推广优良品种进行杂交改良,生产二元、三元杂交牛,形成优质肉牛生产区。在北方地区,黄河牦牛是优良野生品种,因其本身特r生,极其适合于生产绿色安全牛肉。二是建立种源基地,形成优质高产的供种群。三是建设肉牛生产基地及育肥小区。建在无污染的草原地区和半山区,加大对饲养设施的投入,建立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在无规定疫病区内,建设一批专业化育肥牛场,或由若千个育肥专业户组成的育肥示范小区,实现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四是建立牛肉及其制品监测中心。成立专门机构,引进先进仪器,按照国际标准开展品质和安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