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危机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12-27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水资源利用的经济学分析课题组首席专家伍新木教授25日说,中国存在水资源危机,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及水环境质量恶化,以及水资源管理效率低下等因素制约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伍新木说,我国存在的水资源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四分之一,且时空分布很不均匀,水与耕地、人口十分不匹配。尤其华北、西北等地,水资源严重不足,全国已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均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二是水资源灾害依然严重,如长江、淮河、黄河、松花江等流域的洪涝灾害仍然是中国的“心腹之患”。 三是水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加剧。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大量未处理的工农业污水和生活废水排入河流、湖泊,从而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水质恶化,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水资源正日益成为全球战略性资源,人类发展与进步面临着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三大问题均与水资源密切相关。21世纪,水资源和能源一样,成为直接影响经济结构和布局,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

    “中国的水资源危机还表现在水资源管理效率低下”。伍新木说,中国目前的水资源管理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甚大。如观念的落后造成水资源开发利用过度,政府缺位造成水资源产权模糊,市场缺失造成水资源滥用,计划失效造成水资源配置混乱。

    这位专家认为,低下的管理效率带来了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致使中国水资源利用的不少指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如中国万元工业产值耗水量为发达国家的10至20倍,每公斤粮食生产的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到3倍。

    伍新木认为,科学应对中国的水资源危机的关键在于创新水资源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的依法有效管理,以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可持续利用,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