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世界的“中国因素”在扩张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12-15
    ——对话美国瑞富公司能源主管Rob Cole

    在“中航油”巨亏5.5亿美元的背景下,英国国际石油交易所联合美国瑞富公司在京举办的“实用石油价格风险管理与保值”培训班更显意味深长。会议间歇,就当前世界石油市场走势和“中航油事件”,本报记者采访了美国瑞富公司能源部主管Rob Cole。

    记者: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目前,中国计划建立90天的战略石油储备,而且其规模远大于很多分析师的预期。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有什么建议?

    Rob Cole:石油战略储备起源于美苏争霸时期,它是美国为应对短期石油供应冲击而采取的一种应急政策。虽然苏联的威胁已经消失,但作为一项措施在美国却保留了下来。目前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石油储备,其更多的是应对恐怖主义威胁、航运紧张可能带来的供给危机。目前,美国的石油储备在7亿桶左右,而中国将来的储备在4.8亿桶左右。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储备量不必向欧美国家看齐,保持一周100万桶就足够了,因为他们的自产率水平低于中国。当然,高储备对保护国家安全和调控油价会更有余地。

    记者:国际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是这次高油价的罪魁祸首。对此,您如何看待?

    Rob Cole:这种说法对中国极不公平。此次油价升高主要是因为OPEC长期以来的产能扩张不足,且在对待伊拉克重返国际市场问题上表现的过于担忧。同时它对新兴市场需求的增长也犯了估计不足的错误。新兴市场尤其是中国的巨大需求虽起到了明显的拉升作用,但是因此而指责中国是不合适的。这是因为,目前中国所做的一切正是多年前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所做的,而且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也拉动了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

    记者:您认为目前的油价是否反映了市场的真实状况?国际油价在明年会出现什么样的走势?

    Rob Cole:我个人认为油价的高低是相对的,对于市场而言,存在就是合理的。世界石油市场不会再重复20美元/桶的时代了,但油价超出60美元/桶的机会也不多,更多的是将在30—50美元/桶之间振荡。具体到明年的情况,我认为北美、欧洲、日本对石油的需求将会放缓。而新兴市场的领导者——中国因其明年将会调低GDP增速,实行稳健的调控政策,预计其2005年对石油需求的增长将在5.7%左右。这也将是一个很大的回落。当然,虽然不能排除像今年出现飓风、尼日利亚动乱等短期因素的存在,但随着伊拉克局势的稳定、OPEC增加产能的实现,明年油价的总趋势是向下的。

    记者:您如何看待近期出现的“中航油事件”,问题出在哪里?

    Rob Cole:由于整个事件的调查没有结束,对此我很难下一个结论,但人们应从中汲取教训。正如上世纪80年代,国际上许多大公司在铜铝期货和期权市场上,付出了沉重代价一样,中国公司在进入新领域时不可避免地会犯些错误。中国企业如想进入世界市场,进行全球化经营,就应先按国际通行标准来规范管理体制。赢利虽很重要,但在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防范上要加倍谨慎。更重要的是公司的金融交易从业人员应主动把握市场消息,充分意识到市场中潜在的风险。而公司也应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应培训,并从制度层面加强建设化解风险的体制。我要强调的是,“中航油事件”只是反映了中国海外石油公司的一个方面。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石油等公司已在伦敦、纽约等国际金融城市建立分部,以对市场变化进行跟踪观察。“中航油事件”对业内不会产生长期负面影响。

    另外,谈到中国未来能源消费时,Rob Cole认为,过去几年内中国能源消费保持着每年4%的增长,预计在未来20年时间里,中国也将保持年均3.5%的增长。Rob Cole认为,在未来石油市场格局里,尽管日本是俄罗斯的另一个需求市场,但中国与俄罗斯在油气方面的合作仍将会更加密切,而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因为这两个世界上第一、第二的石油需求大国之间的任何曲折都会导致太平洋两岸石油市场的狂风巨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