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要“突围”须学会善待动物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12-15
     我国畜牧业在高速发展20多年后的今天,在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同时,业界的专家、管理层、生产者日益感受到共同的困惑,即畜禽因传染病防御这一“怪圈”,派生出来一系列复合型问题使得企业尤如进人“八挂阵”,难以解脱和承受。由传染病带来的生产效率的下降,死亡、病残率升高,造成养殖成本加大;由传染病引发出来的耐药菌污染水源、土壤、空气,造成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使防范治理的费用提高;由传染病带来的畜禽产品品质下降、药残风险提高,畜禽产品安全隐患凸显,造成市场前景难卜。众所周知,我国建国以来政府一向高度重视“以防为主”,特别是在畜牧业进入全面发展期后,更是加大了防疫的人力、物力、资金和设备的投人,各项指标开创了历史的新高。那么,是什么环节被我们忽视造成现在的功亏一篑?如何才能摆悦“怪圈”,走出中国畜牧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之路?近日,记者专程采访了正在北京出席第十九届世界动物学大会的世界农场(养殖场)动物福利协会主席乔伊丝德西瓦总裁。

    全球养殖业必须正视动物心理、行为的基本需求,是走出“怪圈”的彼岸

    乔伊丝·德西瓦总裁介绍说,欧共体国家在发展畜牧业上曾走过弯路,交出过惨痛的“学费”。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抗生素的诞生使工厂化、集约化饲养业成为了可能。饲养场主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被贪欲驱使逐步走向了极端的崖壁。一心在寻找投入最少,回报最快、最大的路径,而忽略了动物主体生长所应必备的基本条件,忽略了动物也有心理感受、也有恐惧、也有疼痛感、愉悦感等等自然的属性。当它们恐惧、痛苦时,机体会显现出免疫力下降,易受感染及疫情侵袭,造成进食减少、生长速度和增重变g.。例如,当数万只鸡过度拥挤在多层鸡笼内,啄羽和啄肛便成了它们发泄、表示不满情绪的“恶癖”。研究证明,单是极度拥挤就足以造成鸡只间发生激惹和亢奋,促使它们追啄同笼其他鸡的羽毛而造成互残。在这种情况下,饲养场主却仅仅从经济收益考虑,不去改善鸡群过度拥挤的状况,而是采取了对鸡只更进一步的伤害——“去喙”。“去喙”是1940年在美国加州圣迭戈开始的。“去喙”,站在饲养主的立场上是避免了鸡只间互斗的“恶癖”,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去喙给鸡只造成的损伤、痛感是长期的。去喙后的鸡只接连几周会出现食量减少和体重下降的现象,原因是受损残喙的持续性疼痛,使得机体处在应激状态,免疫力明显下降。英国农业食品研究理事会家禽研究中心的布鲁沃德与金特尔,研究了去喙母鸡的残喙,发现损伤的神经向内再生长,导致了神经纤维缠成团块,称之为神经瘤。德西瓦总裁指出,要防止鸡只的互相残杀和啄羽,最基本也是最恰当的措施是给予它们良好的饲养方法和适度的环境。然而,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巨大诱惑下,阻碍了饲养场主理性的判断,常常使其作出违反自然采却律的短期行为,这不仅仅违反了动物生理学特性和个体生态学原理,也剥夺了动物的基本生存和行为的权利。

    另一方面,德西瓦总裁认为,为了达到促进猪、鸡快速增长体重的目地,很多养殖企业不计后果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致使畜禽体内诞生出可以耐受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同时,由于抗生素生产和研发的飞速发展,使抗生素品种不断丰富而且价格低廉,反过来又促使饲养场主对其产生依赖心理。抗生素用于防病、治病、促生长的用量持续上升,导致畜禽体内及环境中耐药菌肆虐、泛滥,殃及人类生命和环境的安全,也进一步危及到养殖业的长远利益。诸如此类的事例很多,其中大量伪科学的“技术”为了商业利益在推波助澜,扮演着不光彩角色。德西瓦总裁强调说,正是由于欧美等国家率先领略到令人窒息的恶性循环的苦果,引起了科学界、消费者、政府、养殖场主的极大关注,从十几年前便开始探究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错误的根源在哪里?经长期的跟踪和大量的调研,动物学家得出的结论是非技术性的,即问题源于人类上干年形成的时动物的错误认知:即物种歧视。认为人可以按自身的目的为所欲为地利用其他动物,因而人可以随意饲养和屠杀它们,来满足我们肉食的喜好。再就是利益熏心,德西瓦主席强调,饲养场主追逐经济利益最大化,本无可厚非。但现在的问题是: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不择手段、不计后果的作法,对动物的索取没有节制,无视动物主体其天然属性的心理、行为需求,已殃及人类自身的生命及所有生物唯一的共同家园——地球生态环境。面对严酷的觇实,需要所有与养殖业相关的人们认真反省、检点,转变观念抛弃物种歧视善待动物,共同用行动扭转乾坤。

    力所能及善待动物不但不会增加饲养成本,还会绐养殖场主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德西瓦女土告诉记者,早在1822年世界上第一部与动物福利有关的法律在爱尔兰通过,至今已有近180年,在此期间欧美等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各种有关动物保护福利的法律,法规。善待动物,就是善待人类自己;善待动物也是人类作为自然界主宰应负起的使命。这样的理念已成为欧美等国家众多养殖场主的共识,很多养殖场主不论是采取现代集约饲养法还是采取传统伺养法的都相继采取了力所能及的补救措施 如给猪在水泥地上铺上干草以减少其腿脚受伤和咬尾的伤害;给动物提供活动场地等等………。德西瓦女土说,请务必记住凡是有感受能力的生命,不论其聪明与否都应当平等对待。据我们掌握的大量数据证实,凡是已采取行动改善动物生存环境,关注动物营养需求、心理、行为需求的养殖场生产成本非但没有提升,其利润回报、市场占有率却大幅增涨。现在欧美等国消费主体在畜禽产品消费上首要关心的有三点:一是其产品是否安全,对消费者自身健康是否存在潜在风险(注:在动物养殖中是否因治病、防病、促生长上大量使用抗生素);二是其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损害到环境;三是其产品的养殖场是否执行动物福利的规定。正是因为场主注意到动物的跑然本质的需求,并相应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给予来改善饲养条件,使畜禽群体健康程度、免疫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病死、病残率明显下降,出栏率上升,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损害。原来生产模式中所必须逐年递增的费用,开始出现走低,而产品的市场需求极为旺盛,供不应求价格稳定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她说,现在在巴门、阿根延、乌拉圭等发展中国家的养殖业也开始行动起来了,效果也不错。必须指出的是大量的实践证明,改善动物的生存状况并不需要养殖场主增加投入,而是将原量资金的用途进行了适当的重新分配,及全体员工转变了对待动物理念为善待动物。

    希望中国养殖场主也能力所能及的从一点一滴做起,我相信只要坚持做下去,你们所经营的养殖场会得到“惊喜”。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与动物的关系,是帮助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发展的通途

    疯牛病、禽流感的暴发都是自然界对人类蔑视自然规律敲响的警钟。德西瓦女土指出,欧美等国在畜禽养殖中防疫工作就是与病毒、细菌在激烈赛跑,结果却很不理想,损失惨重。因为生物的进化速度与能力远比人类对新技术研发要快得多。如果畜禽群体处在亚健康状况,而且患有慢性营养缺乏症,即便我们做再多的努力与自然界生物的造化相比也会显得苍白无力,疫情袭来时动物群虚弱的免疫力往往是不堪一击。字宙间万物生存繁衍靠着共同的定律即平衡。我们人类应该承认,在宇宙万物面前人类还只能是“小学生”,对自然界、生物乃至动物的认知、了解还只是“皮毛”。干万不能妄自尊大,更不能因贪欲心的驱使毁掉人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发展关系。动物在生物圈中进化与适应自然界的能力仅次于人类。人类与动物能否和谐相

    处关乎宇宙万物生存链条的安全。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是与动物集群打交道,在采用陌生领域的技术、产品时应慎重。因为进人21世际后围绕集约化、规模化配套技术的研发领域非常广泛,有些领域是不允许人类“跌跤”的,一旦发生尤如多米诺效应造成损失很可能是不可逆转的灾难。如果一味只追逐自己经济收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为你生产财富的主体--动物机体的反应,那么疫情所带来的一系列灾难将会愈演愈烈。因此,一方面养殖业联手打造周密的防疫体系;一方面每一个养殖场主都要把主要精力用在为畜禽群健康开展工作。二者形成合力,才能达到相得益彰的最佳敬果。建议从事养殖业及与之相关产业的人们,学习、掌握一些动物的心理学、动物的行动学和生物学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它会帮助我们人类寻找到与动物良性互动的可持续文明发展之路。

    乔伊丝·篇西瓦女士简介

    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总裁;领导反对不人道的养殖方式如对母猪的不隔栏分隔法的运动;应邀在欧洲议会、英因兽医协会和其他专业论坛发表有关改善农场动物待遇的演讲;写有“生物道德各问题”的章节!经常与英国农业部委官员和各国农业专家商谈动物福利问题。

    不久前在北京出席第19次世界动物学大会并就农场动物问题发表了演讲。

    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简介

    成立于1967年,创建人为前奶牛场主:彼德·罗伯特先生。

    宗旨:促进农场动物福利的改善,谋求可持续性畜牧业的发展。

    工作和成就:成功地在英国获得窄栏养小牛和母猪的禁止,与其他组织一起,成功游说欧共体在2012年禁止网箱养鸡和2013年窄栏养母猪。

    为学校和大众提供读品,非常愿意将有关资讯传递到中国大陆,服务中国人民的现代化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