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垣:三大短缺制约中国经济稳步发展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12-14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指出,中国经济还存在着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和住宅的严重短缺,这三大短缺将在以后一段时间内制约经济的稳步发展。

    刘福垣在中国发展研究院做“2005中国经济走向与发展对策”演讲时表示,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出台的文件中已将“扩大内需”的字眼去掉,原因是中国目前的发展必须破除总量矛盾的迷雾。

    他说,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还没有上升到真正的“社会”层面上,现在的社保还不是国家财政出钱的,还属于一种商业保险;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业,在中国还不是免费的,教育尤其是实用教育的短缺带来了隐性的就业问题;实用型住宅的短缺也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一大问题,尽管各地房地产发展态势迅猛,但一些城市还是缺少与收入相配的可供出租和出售的住房。

    刘福垣认为,城市化步伐加快,将使不少农民变成城市居民。而解决这么多人的居住问题,为我国房地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他认为在今后几十年内,房地产业在我国都将是一个支柱产业。

    刘福垣表示,这三大短缺可以破除当今许多经济学家所认为的总量与结构的矛盾,中国不是真正的过热。

    他说,认清中国经济目前处在什么样的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很关键的问题是把中国经济中各种矛盾排队。他认为,中国的主要矛盾还是工业和农业两种生产方式,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现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城市人口占30%多,农村人口70%多,这样二元结构的状况和生产方式是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产生矛盾的根源,影响我们一系列的问题。要想实现小康,必须使农民能够自给自足略有剩余。要想达到这一点,至少现在四户农民得减少三户,人口的城市化率增长,农民的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另外,刘福垣提出,中国城市现在提供的就业量是相当低的,我们的开发区等单位面积提供的就业率非常低。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抓住目前经济高速增长和发展的机遇,投资的结构要有大幅度的调整。在现在这个阶段,单位面积的就业量是起码要达到的标准。刘福垣认为浙江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就是零土地增长的增长。

    刘福垣提出,经济周期是有规律的波动,而这个规律带有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产生于市场经济。我们中国现在是城乡两大板块、二元结构,东中西是三个发展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没有经济周期,因为我们还没有形成使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矛盾上升为基本矛盾的问题。

    他说,真正市场经济成熟是要有一个利润率起作用。要素可以在部门之间、产业之间自由流动,这样一个规律还没有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