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运行仍存四大隐忧 发改委称物价涨幅将回落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12-07
     今年以来,我国市场物价持续上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6日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4%左右,将成为1997年以来物价涨幅最高的一年。但进入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比9月份回落了0.9个百分点,预计四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逐步回落。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认为,价格是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反映。今年以来的物价上涨是我国经济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反映,也是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以及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速度过快,国际市场价格上扬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正在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得到了初步遏制。四季度我国物价涨幅将逐步回落的预计,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粮食和肉禽蛋奶等主要副食品价格趋于稳定。粮食价格经过去年10月和今年2月、3月两轮大幅度上涨后,小麦、玉米、稻谷三种粮食平均市场价格仅次于1995年的历史最高价位。目前国际粮食价格已普遍低于国内,国内粮价继续上涨的可能性很小;同时,受稻谷最低收购价的制约,粮食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也不大。

    绝大部分商品供求格局尚未发生根本变化。据商务部前不久对今年下半年600种主要商品供求情况的分析,供过于求的商品占74.3%,供求基本平衡的占25.7%,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在这种大背景下,再加上市场竞争激烈和技术进步的影响,主要工业消费品的价格仍将呈下降态势。

    去年涨价的滞后影响将逐渐消失。由于去年涨价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因此对今年前三季度价格总水平的滞后影响很大,但对今年第四季度的影响有望逐步消失。因此今年第四季度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明显低于前三季度的涨幅,11月和12月的涨幅也会低于10月份的涨幅。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指出,虽然当前物价涨幅出现明显回落,但价格运行中还存在四大不容忽视的问题:

    煤电油运等供求紧张的问题仍很突出,公用事业和服务价格上涨压力较大。煤电油运的紧张状况,不仅本身存在价格上涨压力,并可能推动下游产品和服务价格上涨。前期积累的一些价格矛盾也需要适当加以疏导,必然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

    上游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对下游产品的成本推升的压力逐步加大。在市场供求、科技进步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下,价格传导机制产生阻滞。但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后,势必通过各种途径向下游产品传导,这种情况在今后一个时期将逐步显现出来。

    丰收后的粮食价格走向尚需观察。在中央一系列扶持政策的作用下,今年粮食增产已成定局。由于目前国内粮价高于国际,且国际粮食价格呈下降趋势,因而国内粮食价格也存在走低的可能。

    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多,增加了低收入群体生活困难。去年10月份以来的物价上涨,已经对城镇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目前各地低保标准调整不到位,专项价格补贴工作开展不及时,社会上反映较多。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强调,价格运行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表明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还没有完全消除,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发展改革委下一步将加强对粮食价格调控,保持市场粮食价格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强对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需衔接,防止上游产品价格上涨过快;把握好出台政府提价项目的时机和力度,防止政府提价推动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加强价格监督检查,规范市场价格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