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新财富——渔业开发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11-30
     缅甸是多山地的国家,是个农业国,渔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鱼类和鱼产品是缅甸大多数人的主要日常食品和动物蛋白质(80%)的重要来源,而且渔业解决了180多万人口的就业问题。

    缅甸拥有22.5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大陆架,中部和南部大陆架较宽广。海湾河口众多,并与三角洲相连,沿岸海域水产资源雄厚,渔场广阔。北部孟加拉湾的若开帮,海底坡度较大,地势陡,水深流急,有来自河流的营养盐,是个良好的渔场,可进行围网、流刺网、钓具等作业。由于伊洛瓦底江的倾泻,这条大河三角洲一带渔业比较发达,尤其是流网和围网渔业,

    近些年还向单拖作业发展。愈向南海岸愈曲折,分布着许多岛屿,也是高产渔场,特别是丹老群岛和土瓦湾近海水域,水深不超过90米,有风浪时海水的上层和底层迅速交汇,底层的营养盐也很快补充到海面上来,再加上陆地上倾泻大量的营养盐,形成缅甸产量最高的渔场,有小灯围、流刺网和潜水捕捞作业。

    缅甸境内有伊洛瓦底江和萨尔温江两条河流入海,河口地区鱼类资源相当丰富,海域鱼 类品种繁多,主要种类有羽鳃鲐、沙丁鱼、鲳鱼、带鱼、石首鱼、黄姑鱼、白姑鱼、鲥鱼、鳓鱼、马鲛鱼、鲷鱼、对虾、蟹类、头足类、海参等。深于50米的水域至今尚未开发。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资料,缅甸海域资源量估计为154万吨,其中,近岸和孟加拉湾中上层鱼类资源密度每平方公里为2.22吨,资源量为28万吨,可捕量31万吨,实际捕捞量18万吨。底层资源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7吨,资源量70万吨。

    渔业主要是海洋捕捞

    缅甸的渔业捕捞产量增长显著,20世纪60年代初为36万吨,70年代初为43万吨,80年代初58万吨,90年代初74.4万吨,2000年突破百万吨达106.9万吨,2001年高达116.7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海洋捕捞量93.2万吨,淡水捕捞量23.5万吨。

    海洋捕捞业是缅甸的主要渔业,可分为三类:(1)沿岸渔业:主要在辽阔的潮间带海区作业,通常使用的渔具有定置网,如陷井网、张网、桩建网和撒网等。

    (2)近海渔业:在最低潮位到15米的浅海区用单一渔具的小型机动渔船作业,常用渔具诸如刺网、流网、岸边拖网、小型延绳钓、手钓和撒网等,捕捞鲥鱼最常用的渔具是围刺网。

    (3)外海渔业:在水深15米以上的外海作业使用的渔具和渔法与近海渔业相似,并使用单拖和围网作业。这三类渔业在海洋渔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逐步缩小,上世纪80年代初沿岸渔业一般占海洋渔业总产量的80%左右,近海和外海渔业合计仅占20%,而目前沿岸渔业的份额在缩小,近海渔业和外海渔业则在扩大,其中,外海渔业扩大的比例尤大。

    海洋渔业捕捞的鱼种甚多,伊洛瓦底江河口以鳓鱼为主,孟加拉湾以羽鳃鲐和马鲛鱼为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鱼类还有沙丁鱼、日本鲐、狭头鲐、金枪鱼等中上层鱼类以及斑尾鱼甬、印度鱼甬、六齿金线鱼、黄鱼、带鱼、鳐和虾类等底鱼,而深海渔获物主要有鲨鱼、虾和龙虾。

    缅甸沿海有虾类约25种。拖网渔船主要在近海捕捞短角新对虾和独角新对虾,沿岸个体渔民则以斑节对虾、墨吉对虾和长毛对虾为主要捕捞对象,但也捕捞少量新对虾。一般认为,捕虾最好的季节为11月至翌年4月,实际上有人认为雨季(6~10月)虾更多,但缅甸人则不 捕捞。沿岸个体渔民捕获虾约占虾类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但近年来,虾体变小,产量有所下降,出现了过度捕捞的情况。

    海洋渔业虽可常年生产,但若开邦近海渔场由于5~9月处于雨季,季风较强,附近岛屿又少,不便就近避风,只能在10月至翌年3月间生产。丹老群岛近海岛屿众多,有较多避风港,可常年生产。

    海洋渔业生产所使用的渔具主要有张网、袋网、围网、拖网、流刺网、环网、大拉网、延绳钓、曳绳钓、鱼叉和标枪等。

    全国拥有海洋渔船约7700艘,而非动力渔船则为5.8万艘。在本地渔船中,有些是1~20马力的小型舷外挂机动力渔船,大多数渔区均使用传统的独木舟和帆船进行作业。单拖渔船 一航次10~15天,作业渔期从9月至翌年5月,鱼时鱼围网作业一般母船带4条子船,沿岸围、流、钓多为夜间生产,次日早晨返港。

    渔港一般离渔场较近,不过渔港的卸鱼、运输、加工、调运和销售等设施仍然有限。近年提升了8个渔港的鱼虾和水产品的处理,并促进出口的设备。

    缅甸内陆河流众多,主要是伊洛瓦底江、钦敦江、锡唐河和萨尔温江4条大河,这些河流水系的三角洲地区,全年降雨量充沛,形成了辽阔的淡水水面,为全国的主要淡水捕鱼区。

    淡水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为鲤科鱼类、鲇鱼和鲈鱼等。

    推广养殖扩大就业

    水产养殖主要养殖鲤科的南亚野鲮、印鲮、喀拉鱼巴和鲤鱼。南亚野鲮可以露天诱导繁殖鱼苗,而印鲮只能在室内诱导产卵,养殖地区主要在北部,以丘陵地区的水域尤为普遍。

    虾类养殖主要在北部的皎漂附近,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采用传统纳苗养殖法。养殖场的池塘筑在岸边,分为两部分。四周用堤隔开,涨潮时海水可以流入,带来大量天然饵料,把捕自大河支流的两厘米仔虾放入10米×5米水泥池饲养两个月,并喂以碎鱼肉和幼蛤。约长出5厘米时移至养殖池饲养,投放些饲料,以补充饵料的不足,养8个月能达到22厘米,体重90克。所养的罗氏沼虾采用半精养方式,养殖塘内的浮游植物等有机物靠施粪便培养。有时还补充天然饲料或粗谷物。沼虾苗的放养密度为每公顷3万尾以上。

    政府十分重视推广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是一种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对农村社会特别是无就业或就业不足的妇女劳动力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渔业部已在10个省和邦建立了26个渔业推广站,旨在确立示范养成养殖场,生产和分配优质鱼苗,提供技术援助和服务等。

    急需引进外资

    缅甸是亚洲地区渔业资源刚被开发的国家,由于多年来采取封闭政策,长期处于闭塞落后状态,渔业不发达,加上内战不断,经济情况恶化。近些年来,民主改革之风遍及整个缅甸,政府采取开放政策,开始重视渔业的发展。但无力开发海域内的渔业资源,急需引进外资,赚取外汇,增加人民就业机会,欢迎外国公司捕鱼,1988年11月30日实施《缅甸外资法》,次年公布了《外国渔船捕鱼法》等,以比较优惠的条件吸引外国渔船合资开发渔业资源。

    据悉,近些年来,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等国家与地区和缅甸签有渔业合作入渔契约达10余项,中国台湾有渔业部门于1989年通过第三国取得渔获配额参与合作,当时合作方式是采取付费入渔,渔船按年或按航次交付合作费用。2002年台湾省以小型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入渔缅甸,入渔付费的渔船15艘,每船每3个月合作费用为9000美元。2003年付费入渔的小型金枪鱼延绳钓渔船减至10艘,每船每3个月合作费用仍为9000美元。

    缅甸是个渔业资源丰富的国家,目前渔业产量为100万吨,其中海洋渔业产量为88万吨,不过研究调查显示,缅甸海洋渔业的最大可持续产量约100万吨。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低,因此海洋渔业尚有相当的发展潜力。水产养殖也有进一步拓展的余地。目前养殖活动仅限于淡水品种,夹吻鲈、鲻石、斑鱼和鳗鲡可用于沿岸水产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