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渡过危局 中长期升息态势已经形成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09-28
     宏观调控正在由行政型向市场化转变,加息被认为是后期政策的取向。即使短期不动利率,中长期的升息态势也已经形成。与行政调控相比,加息对GDP的影响更小

     经历了几场秋雨,北京阳光明媚,秋高气爽。陆续公布的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也使得专家们的心情相当不错,前期对调控可能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担忧正逐渐淡去。

     统计显示: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去年同期增长5.3%,涨幅与7月份持平;固定资产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26.3%、增幅低于7月份约32%;同时当月广义货币供应量、贷款余额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13.6%、14.1%,增幅均低于7月份的15.3%、15.9%。"数据有涨有跌,说明前期的调控有一些效果,总的经济形势是很好的。"对此,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宋国青教授如是评论。在近日本刊记者的采访中,这种看法为多位权威人士所认同。专家认为:后期宏观调控的手段,也因此会发生相应变化。

     CPI近期有望触顶

     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CPI至今已连续3个月保持在5%以上。但专家分析,CPI偏高即将走到尽头,很快就会触顶回落。

     统计数据表明,食品价格仍然是8月份CPI上涨的最大动力。食品价格在CPI中占有三分之一权重,8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增长13.9%、仅此就拉动CPI上涨4.6%。换言之,在推动当月CPI上涨5.3%的因素中,只有大约0.7%是由非食品因素引起的。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贵对《证券市场周刊》分析说:始于去年10月的粮价上涨有其历史背景。我国粮食总产量在1998年达到历史峰值51230万吨之后,几乎逐年走低。2003年总产量降至43067万吨,比1998年下降15.9%,同年在粮食大幅减产的情况下还净出口2000万吨,更加大了国内粮食的供求矛盾。同时,2003年全球粮食库存处于199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也大幅上涨。

     为缓解粮食供应的紧张局面,3月下旬以来,鼓励农民多种粮的措施陆续出台。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王建预计,因秋粮在国内全年粮食产量中占80%左右,待秋粮上市以后、加上进口粮食等因素,CPI很可能就会降下来。"CPI的上涨已是强弩之末。"王建断言。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亦认为:"估计秋收以后,特别是11月份翘尾影响减弱后,粮价对CPI的影响可能会消失。"但她提示说,工业出厂价涨幅比7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值得担忧;此外8月份生活资料出厂价由长期的下降转为上升,是否意味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开始露头则有待观察。

     经过调整、更加精确的数据也显示出CPI上涨有限的趋势。宋国青表示,在剔除季节因素,对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做出调整后,显而易见的是,虽然CPI从今年3月份至今的每个月都在上涨,但月环比涨幅大致维持在0.5%左右。宋国青预计,CPI虽然"一时半刻"不会降下来,但今年第四季度肯定会低于5%,全年CPI则会保持在4%至5%之间。

     进入稳定加息期

     本轮宏观调控取得成效,被认为主要是行政手段产生作用。但专家认为,目前已有"复归"市场化手段调控的必要。

     出于对经济过热的警惕,中央决策层去年就开始运用货币政策进行调控,但今年4月份演变为更猛烈的行政干预,5月份以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明显下行、投资增速也急剧回落。国资委研究中心宏观战略部部长赵晓认为,行政调控尽管有雷厉风行的优点,却也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弱点--一是行政调控必须区分调控与保护的对象,而区分的成本极其高昂,调控不当对市场机制与政府信用造成破坏的代价甚至可能高于其"速效"的收益;二是行政调控通常难以持续,出拳时如秋风扫落叶,稍一松动则立马"葫芦起来了,瓢也起来了"。赵晓预计,下一步行政调控会逐渐淡出,转换为以参数化的市场调控为主。

     而在市场化调控手段中,加息为多位受访人士所推崇,并被分析成为后期政策的取向。

     宋国青在过去数月间一直主张"暂不调息",如今也改变了看法。9月17日,他对《证券市场周刊》表示:"过去担心调息会使调控力度过猛,现在看来不是很严重,不用等了。"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依然坚持"早该加息"的观点。在加息的理由方面,左小蕾分析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露头是最重要的理由;此外执行严格土地使用规划后的房地产价格依然持续高企,原因就在于土地的严格管理只起到减少房地产供给的预期,但需求并未改变,提高利率能在边际上减少居民对住房贷款的需求,这可能是央行调整利率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但也有专家持认为,虽然中长期的升息态势已经形成,但短期内依然慎用利率杠杆。

     "前期行政调控的效果比调5个点的利率还厉害。"赵晓认为。他特别提示,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幅连续数月远低于年初17%的调控目标、贷款余额的增幅也明显偏低,已经使明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面临迅速滑落的风险,因此是否调息宜再谨慎观察一段时间更好、特别是要看贷款指标。王建亦建议,"暂时不动利率"而宜继续使用当前措施,明年仍宜以土地控制、公开市场操作为主。但即使不赞成及时加息的专家,在联系到当前各种信息时,亦不排除中央决策层加息的可能性。王建的表述是:"加息可能是最后的选择,但不是最好选择。"

     "如果今年加息、第四季度的可能性较大,否则就明年了。"赵晓预计,如果调整利率,刚开始可能是微调,随后逐步到位,经过一个加息周期后,利率最终可能会达到一个较高水平,"7%的利率很多企业想都没想过,但存在这种前景"。宋国青还具体探讨了调息的几种可能性:既可能存贷款利率一起上调;也可能只调贷款利率,或不动利率而继续扩大贷款利率的上浮空间;初期调息幅度可能为25到50个基点。

     汇率变革正当其时

     与调息相关联的是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专家认为,目前正是适度调高人民币汇率,进而为将来的汇率体制改革奠定基础的良机。

     外汇占款问题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一直被专家所诟病,如今问题日益严重。王建分析说,今年上半年新增外汇储备700亿元,其中超过一半是为套利通过各种渠道流入的"热钱";而央行被迫向市场投放大量基础货币吸纳这些"热钱",一方面会造成资金供给增加,从而加剧通胀程度;另一方面,大量"热钱"流向房地产、钢铁等行业,又会加剧这些行业的投资热度。

     赵晓认为:目前宏观经济调控已经进入了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时期,现在的调整应该回到以利率和汇率等为主要杠杆的参数调整和市场化进程中来;此外,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渐走缓,投机外汇游资增长也开始减缓,这都是进行汇率调整的大好时机,不会对外汇及货币市场造成大的冲击,"我国现在的通货膨胀率为6%左右,将人民币汇率升值5%至7%,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现在的通货膨胀。"他提议,汇率升值应在市场悄无声息的情况下,9至10月份进行一次幅度为5%至7%的升值,在未来1至2年内再悄无声息地升到位。他认为:"不动汇率是不可能的,提高汇率的可能性正逐年增加,今年是40%,明年升至70%,后年是90%!"

     尽管一直赞成将现有人民币汇率升值,但宋国青综合多方情况认为:"动用汇率手段的可能性比以前更小了。"他预计,如果明年通胀率保持在3%左右,与美国持平,汇率问题将长期搁置下去。

     加息无碍增长

     如果宏观调控政策转向,采取加息政策,会不会增加投资成本、造成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强,从而影响到GDP的持续稳定增长?

     7月份,宋国青曾在媒体上表述过"警惕GDP步步走低"的忧虑(见《证券市场周刊》2004年第25期),正是源于对调控力度过猛的担忧。但看到8月份的数据,宋国青乐观了许多。宋国青认为,加息可能会不利于GDP的增长,但与行政调控相比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不加息、继续依赖行政手段的破坏性只会更强。赵晓则强调,目前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消费升级、城市化和"世界工厂"效应等三大重要因素不容忽视--城市化每年对GDP增长的贡献在3个百分点以上、消费升级和"世界工厂"效应的贡献也很大,这样"经济增长慢下来很难"!

     "现在可以用最好的预测来预测(经济增长的前景),"宋国青表示:"明年GDP增长可能在8.5%至9%之间,通货膨胀在3%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