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完善国家储备体系以应对大宗商品短缺危机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4-09-08
        发改委人士暗示,可能放宽企业在国外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业务的限制,这样可以使中国获得稳定的商品供给,同时也可规避一定的价格风险。我国正在积极谋求更加完善的国家储备体系。
  8月24日,国家某储备部门向外界发布了购买50000吨大豆的招标信息。知情人士向《财经时报》透露,这些大豆将被用于中国的国家储备。他同时透露,中国还将同时采购4400吨美国毛豆油。
  今年7月,商务部、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财政部等15个部委局联合发布通知,旨在建立并完善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预案。其中,将食盐、粮食、食用油、食糖、肉类、边销茶正式列为人民生活必需品,并计划对这六种商品建立国家储备制度;同时,要求各省区市及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建立相应的地方储备制度。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对此指出,针对目前大宗商品供给状况,中国必须尽快完善自己的国家储备制度,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而目前的国家储备体系存在着“主体单一,种类单一,手段单一”的问题。
  断货将更可怕
  据国家发改委的一份统计报告,中国目前的生产性资料中,除了煤炭、稀土,其他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根据这份报告,2004年中国的粮食供需缺口将达到1700亿斤;棉花的缺口是200万吨;石油缺口1.14亿吨,其中成品油缺口2800万吨。此外,钢铁、铁矿石以及橡胶的供需缺口也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国家发改委经济贸易司人士分析,这些主要商品依靠进口弥补。
  他认为,今后,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还将继续上涨。理由有三个:一是国际原油价格高企,导致了诸如棉花等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二是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今年“集体经济复苏”,造成对生产性资料的大量需求;三是美元贬值,将在客观上加剧这种价格的上涨趋势。
  在农产品方面,这位人士认为,大量的农产品进口将会对中国的农产品市场造成冲击,同时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中间商囤积商品,待价而沽。
  但在他看来,价格上涨还不是最可怕的,最让人担心的是“是否面临某些商品断档的危险”。他指出,中国目前在国际上采购商品主要是依靠现货交易,一旦现货市场出现某种商品的过度短缺,可能导致该商品在国内的断档。
  据统计,中国1/3的石油、80%的高档钢材依赖进口。
  广泛的国家储备
  由此,在中国建立广泛的国家储备系统,将更为广泛的大宗产品列入国家储备,一方面可以使得中国经济的对外依赖度减轻,更重要的是强化了中国的经济安全。
  据了解,中国目前的石油战略储备工程正在紧张进行中。同时,粮食、棉花、糖、铜等商品已经成为国家的主要储备物资。这些工作主要由国家发改委下属的国家物资储备局牵头完成。
  “但这些还不够,中国应该研究西方国家的国家储备制度,建立涵盖所有国计民生商品的储备机制。”这位人士指出。
  以美国为例,美国建立了涵盖64类商品的国家储备体系,其中包括48种稀有金属。相比较之下,中国在矿产方面国家储备的种类就显得有些单薄了。
  从储备主体和经费来源看,国际上大概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全部由政府出资购买和储备;一是以日本为代表的官民合作的共同储备。国家(政府)储备机制比较容易理解,而官民共同储备的情况则较复杂。
  如日本的稀有金属储备,分为国家储备和民间储备两种。前者是为了保证长期供应和对付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这部分由金属矿业事业团负责;民间储备则是防备短期供应问题,由政府担保的银行贷款解决,总储备目标为60天的消费量,其中国家储备42天,民间储备18天。
  目前,中国的国家储备经费主要依靠财政支出。发改委人士认为,从目前情况看,即使单纯由财政支付,中国的财力也完全可以胜任,因为中国财政资金雄厚。今年上半年中国财政增收3000多亿元,同时外汇储备也在稳步增长。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名列世界第二位。
  “软硬兼施”
  建立国家储备的关键是方法问题。发改委有关人士认为,建立国家储备,可以通过硬、软两方面的措施来实现。
  “一方面,中国可以像石油储备那样,建立石油储备基地,通过财政投入建立一个位于自己直接控制之内的储备基地”。这种方式被定义为“硬的措施”。这样做的弊端是投入大,不仅建设储备基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同时,商品购买也将消耗巨额资金,其成本无疑将是个“令人咋舌的数字”。
  另一种是所谓“软储备”方式,这是“较为经济的”:第一步,扩大中国和资源国之间的长期交易基础。目前,中国已经在国外建立了一些油田,但每年从这些油田获得的“份额油”只占到中国每年石油进口量的5%。因此,中国需要通过外交等手段,获取更多的稳定商品供给。
  同时这位人士暗示,中国可能放宽中国企业在国外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业务的限制,允许更多的企业在国外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交易。这样可以使中国获得稳定的商品供给,同时也可以规避一定的价格风险。
  目前,中国在国际上采购商品的手段主要是现货交易,业内称之为“点价”交易,也就是在需要某种商品的时候才到国际上购买。这种做法一个明显的弊端,是无法规避价格风险,同时还将造成国际市场商品供应的短缺,造成价格上涨。
  财政除了直接介入国家储备,还可以提供贴息贷款为国家的储备提供资金支持。日本在1990年仅政府用于购买材料贷款的担保额就达340亿日元。
  “中国完全可以建立类似的机制”。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