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的畜牧业产业组织结构特征
一.美国
美国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也是农畜产品大量出口的国家。美国畜牧以家庭农场为主,生产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每个养殖户一般养奶牛100头以上,生猪年出栏率2000头以上。养鸡场平均饲养只数已超过1000万只,规模100万只以上的养鸡场约有70%采用一体化经营。
美国的畜牧产业组织是以规模不断扩大的上游畜牧养殖业者和集中度不断提高的屠宰处理加工业者,以及下游的大型零售业或餐饮业者为主形成紧密的纵向产业连锁结构,在这个体系中屠宰处理加工业者和大型流通业者具有主导地位。在交易与价格形成体系中,美国的屠宰处理加工业者相对更具有优势。
美国的肉牛饲养主要集中在13个州,有42000个肉牛育肥场,其中200个最大的肉牛育肥场,集中了美国肉牛总数的50%左右。1989年美国肉牛业平均饲养规模为488.3头,其中1000头以上的经营主体占经营主体数的3.5%,其饲养量占总量的83.6%,而占经营主体0.4%的187个主体,其饲养量占总量的50%多。美国每年屠宰肉牛年约3500万头,全国每年完成约109亿kg牛肉和小牛肉的屠宰、包装和销售,其中50%以上为几大肉牛屠宰包装公司屠宰。包装和销售。全国有肉牛屠宰设备1250套,但是全国80%的肉牛是由顶尖的4套屠宰的。屠宰包装公司屠宰、包装并销售牛肉。
养鸡产业的雏鸡孵化、种鸡培育,以及鸡的屠宰、运输、饲料供应和鸡舍设备安装等都由专业公司负责,养鸡户只从事经营管理。如美国滨州的潘非尔德公司,拥有屠宰场、饲料加工厂、鸡蛋包装厂等工业设备,而生产肉鸡和鸡蛋则交给附近的养鸡户去饲养管理。潘非尔德公司通过合同方式,向合同户发放种鸡,供应饲料、燃料、药品,帮助美国养鸡产业向国外投资,争取世界市场,形成跨国的养鸡产业一体化。
二.欧盟
欧美的畜牧产业组织结构特征具有类似性,但欧洲以超市为中心的流通业者相对优势更大。欧盟的肉牛经营规模比美国小,1995年肉牛头数的26.3%为比较大规模的企业组织饲养,平均规模为378.2头。而98%的饲养主体为农户,平均饲养规模为48头,100头以上的农户仅占总户数的10.2%,饲养量仅占7.4%。屠宰处理业的集中度没有欧盟的数据,法、英、德等主要国家的CB4(最大的四个企业的集中度)推定为25-50之间,法、英较低,德国较高。欧盟的牛肉流通主要依存超市,法、荷等国通过超市销售的牛肉达60%-70%,最低的德国也达20%-30%。
在各种农牧业生产和加工运销产业中,奶业及肉鸡生产的一体化程度是最高的。奶业一体化程度高主要是由于牛奶鲜活易腐,挤奶一日数次,需要及时冷却、收集、储运,以保证鲜奶的质量,产加销任何环节的不协调都会影响鲜奶及其制品的质量。同时,产业链的整合及协调,减少或消除了产加销各方利益冲突,可以提高整个奶业的效率和效益,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在荷兰,现有22家乳品厂中有13家是产加销一体化的合作社,其中包括供应本国80%牛奶及其制品的3家最大的加工厂。爱尔兰1889年建立了第一个合作社,近50年来,奶农合作社由数量扩张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合作社的收奶量占市场份额的99%,巴氏消毒奶加工量占市场份额的95%。奶农合作社运行机制是灵活的,体现了奶农的根本意愿,实行自主决策,自主经营,产加销一体化,利润共享,保护了奶业的发展。
在丹麦,养猪和屠宰联合会是一个合作社性质的农民自助组织,所有的养猪农场。屠宰场及所属企业部是该联合会的成员,合作社的发展就是每个社员自身经济利益的体现。该国猪肉的生产行业都实行了一系列肉制品加工的质量保证措施,达到了世界上最高的卫生标准。同时,他们还为食品加工生产建立了完整可靠的可追溯链条系统,即“家谱”。
在法国的畜牧业产业组织中,形式多样的合作社是法国畜牧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分普遍地存在于畜牧经营的上、下游各个环节并发挥着重要的经济职能,畜牧业合作社的重要性表现在对畜产品生产和销售这一进程的联系上。过去合作社是发展能“当然销售得出去”的产品,而今天则是组织适合市场需要的畜产品生产。利用合作社这种工具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合同形式,经常调整对市场的供应产品。畜产品销售的压力、投资成本的增加(工业、商业、研究)及欧洲市场的建立促使竞争加剧,客观上要求通过合作社把生产工具重新组合起来,达到规模经营,取得好的经营效果。
三.日本
日本是一个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国家,与欧美相比畜牧业生产规模比较小,但是,在畜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与贸易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品种部门以及各个地区都分别成立了为数众多的互助合作组织以及行业协作组织。全国性畜牧业生产者合作组织就有30多个,如畜牧振兴事业团、中央畜牧会、畜牧技术协会、全国奶农合作社联合会、日本肉鸡协会等等,加工部I,刁以及流通部门的全国性合作组织有40多个。正是这些合作组织以及行业协作组织为其成员提供市场信息、生产协调指导、加工技术开发、产品销售及经营指导等各种服务。通过这种服务使各个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成本大大节约,生产经营活动溶人整个产业体系。
在日本肉牛生产体系中,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购人饲料进行施舍饲养成为主流。100头以上规模的农户的饲养量占总饲养头数的比重由1985年的17.9%,发展到1995年的32.8%,1995年11头以上的大规模农户数占的比重仅4.7%,而10头以下的小规模一贯型经营农户占75石%。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主的生产结构与中国比较近似。但是,在日本家畜屠宰处理是法定的公营事业,政府认可的屠宰场包括专门屠宰场、肉食批发市场附设屠宰场以及肉食中心三种形态。这些都是地方政府或农协等公共团体直接经营的,以及由以他们为主出资经营的。农户以及生产者可以用比较低的费用委托这些机构进行屠宰处理,所以日本很早就基本上实现了家畜的定点集中屠宰。而流通则主要是通过由10个公营的中央肉食批发市场,27个由地方政府、农协及加工企业合作社投资设立的地方肉食批发市场,以及249个主要由生产者团体、家畜商团体,地方公共团体设立的产地家畜市场进行。1998年,肉牛通过产地家畜市场流通的比例占46%(余下的是通过农协组织以及家畜商),在屠宰加工后通过批发市场流通的比例占50%,由加工企业直接进入零售阶段的占13%,而由农协系统直接进入零售阶段的占22%。可以看出,各级政府以及生产者合作组织、行业中间协作组织实际上通过加工设施以及流通机构主导着畜牧业体系。日本的这种畜牧业产业组织结构的屠宰处理加工流通阶段集中程度比较高,在公共政策主导下,形成了现代化的产业组织体系。
四.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澳大利亚畜牧产业一体化经营是采用合作社形式。政府对合作社在信贷、税收和财政等方面给予扶持,各州均制订有关合作社方面的法规和条例。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澳大利亚的绵羊合作社已开展了通过电脑网络拍卖绵羊,农民在计算机中报价格订合同,收购商在远程电脑中询价和下定单,合作社利用网络为农民提供期货套期保值、远程合同拍卖等业务,并由电子结算系统进行结算。在澳大利亚,主要由农民拥有的合作社和股份公司进行奶制品的生产、加工。澳大利亚奶农联合会代表着奶农利益,在6个州有各自的奶农分会。同时奶农联合会负责奶牛种群改良方案,主要是优化全国的奶牛品种。奶制品商联合会代表奶制品生产商的利益,牛奶销售商联合会代表液态奶加工商的利益,合作社控制的加工业加工牛奶产量的75%。三个最大的合作社控制着60%的鲜奶生产、50%以上的奶制品生产。此外,在澳奶业生产中,一些跨国名牌企业,如雀巢、卡夫和雪印等奶制品生产企业都与澳奶业合作社有紧密合作关系。 加拿大奶农组织是政府立法允许成立的民间组织,政府授予该组织有生奶定价权和市场销售经营权,并在政府市场管理委员会的监督下开展工作。奶农组织又是合作社形式的组织,董事会成员除1名政府官员外,其余均来自奶农。内设宣传、收奶、信息、财务等部门。宣传部主要负责每月出版四期含有各种奶牛生产、技术信息和各种牛奶广告的科普杂志。收奶部的主要工—作是协调各乳品厂鲜奶收购量及每天收奶路线,监督牛奶质量,为奶农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和进行科研活动。信息部主要负责调查市场对牛奶的需求量和开拓市场,并发放奶农生产牛奶的配额。财务部主要是每月按时对奶农的奶款进行结算,先从乳品厂收回奶款,再扣除为奶农服务的各项费用,剩余款额交回奶农。
一周热点
- 2019-08-30中央下发铁令!19年限养令、禁养令撤销!19年玉米生产者补贴确定,即将下发!
- 2018-08-05智慧养猪驱动 ——首届中国智慧养猪产业实践峰会在京召开
- 2018-03-27双胞胎第三代教保料“健康三宝”掀起抢购狂潮:仅发布会当天销售突破5000吨!
- 2017-10-11双胞胎集团9月份销量再创新高,突破86万吨!
- 2018-04-092018饲料工业展览会展商名录
- 2018-10-26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关于发布《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蛋鸡、肉鸡配合饲料》2项团体标准的通知
- 2015-11-02双胞胎集团推出“三胞胎”直销大猪场
- 2018-03-08全国猪场大咖将齐聚三亚与双胞胎集团共谋猪事
- 2017-11-20年销量突破900万吨,双胞胎再现王者风采!
- 2019-03-26来2019河北饲料峰会 见证行业发展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