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暴涨50% 饲料业全线亏损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3-01-01

  刘先生是山东一个小饲料厂的老板,到10月30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止,他的工厂已经停止生产半个多月了。他告诉记者,本来就盈利微薄的厂子现在已经没有能力再维持下去了。“原料那么贵,干只能是亏本。”

  像刘先生这样的老板还有很多。

  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随元介绍,在13000家左右的饲料企业中,50%的小型饲料企业、超过20%的中型饲料企业已经停止生产。

  而扼杀了这些企业的“元凶”,则是原本不起眼的豆粕。在短短两个月内,豆粕价格暴涨50%。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测算,豆粕等原材料的上涨给饲料行业带来了超过90亿的损失,而2002年饲料全行业的盈利才仅有60亿。“就是说,饲料行业今年将全行业亏损。”王随元说。

  10月17日,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将有关情况反映给了国家发改委。据悉,发改委相关部门已经派出调查组,进入豆粕的主要供应者——各大榨油厂,展开调查。

  豆粕疯狂

  据刘先生介绍,在8月底,豆粕价格还保持在2200元/吨左右,价格波动平稳。谁也没想到,这居然是疯狂上涨的前夜。

  之后,豆粕价格开始持续而稳定地上升,9月底,豆粕价格已经在2500元/吨左右,业界开始感到难以承受。

  进入10月,豆粕价格歇斯底里地上涨已经令人感到恐怖:在短短半个月内,豆粕价格站在了3100元/吨以上,两周内价格涨幅超过20%!

  一个半月以来豆粕的价格上涨,将饲料行业逼入了绝境。据山东六合集团原料采购部总经理王敏介绍,以目前的豆粕价格,以生产饲料为主业的“集团已经没有利润空间了”。据了解,年使用豆粕45万吨的六合集团已经是饲料加工业的“庞然大物”了。大企业尚且如此,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更是可想而知。

  豆粕是大豆经过压榨豆油后的剩余物,蛋白质含量丰富,是加工饲料最重要的原料,全年饲料行业对豆粕的需求总量在1800万吨左右。王随元认为:“根据各个榨油厂商的产能,这种需求完全是能够满足的。”

  但是,豆粕价格还是义无反顾地上涨了。王敏称,榨油厂商向饲料厂商报的豆粕价格是参考芝加哥商品期货交易所(CBOT)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的豆粕期货价格来确定的,“我们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榨油厂商作祟?

  榨油厂商则将豆粕涨价的根本原因,归结于榨油原料——大豆——价格的非典型上涨。国内最大的榨油厂商东海粮油副总经理李宣生称:“豆子太贵了。”

  据现货、期货业内人士介绍,从8月底,国内市场上大豆的现货价格已经从2400元/吨涨至3200元/吨以上,而期货价格更是已经接近3500元/吨的天价。

  但不同声音仍在,而且理直气壮。

  至今,据北京中期研究人员介绍,大豆涨价的同时,其主要产品豆油已经有了巨大的涨幅,从5800元/吨涨至近8000元/吨的水平,而豆粕同时狂涨,“保守计算,榨油厂商加工一吨大豆的利润在600元以上。”

  六合集团王敏也认为,相对于饲料行业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其上游榨油厂商则过得异常滋润。“今年榨油企业绝对是暴利。”

  同样面临原料价格的上涨,榨油企业和饲料企业的境地冰火两重天。

  据王随元介绍,榨油行业内的产能已经逐渐向以东海粮油、东林集团、黄海粮油等特大型的企业集团聚集。据内部人士透露,仅东海粮油一家2002年的豆粕产量就达160万吨,占全国豆粕产量的10%。而饲料企业囿于市场限制则无法迅速扩大规模。王敏指出,饲料企业的客户是养殖农民,客户多而订货少,饲料企业一般不会太大,年产在2万吨左右。

  业内人士因此认为,豆粕市场上,少数巨型榨油厂商面对众多而“微小”的饲料企业,形成了一种类似“寡头垄断”的格局,价格话语权花落谁家不言自明。

  李宣生则辩称:“没有哪一家企业可以左右市场。”

  无奈之下,饲料行业决定向主管部门请“命”。王随元称,发改委有关领导在听取报告后,非常重视此事,正在研究有关解决方案。

  本报从榨油厂商得到确认的消息是,以发改委价格司牵头的调查组日前已进入各大的榨油厂商展开调查。李宣生称,发改委调查了企业原料的货源,以及能否保证市场需求等问题,但“调查组已经回去了”。发改委相关人士没有透露调查内容和结果。

  饲料行业业内人士认为,发改委对榨油厂商的调查效果显著。从市场表现来看,自10月中旬起,豆粕价格就维持在3000元/吨的水平上波动。

  政策待变

  但众多饲料业厂商和小型榨油厂商对发改委的调查并不满意。

  与前述刘先生同在一地的宋军经营着一家小型榨油企业。与刘先生相比,他停工更早,豆粕和豆油价格上涨带来的“暴利”与之无缘。

  “发改委的调查治标不治本。要解决现在豆粕上涨的问题,只能从改革转基因大豆的进口政策着手。”宋军表示,“现在的进口政策保证了巨型榨油企业的垄断地位和暴利基础。”

  据介绍,按照相关政策,进口转基因大豆需在订货合同签订之前,将进口大豆产地、进口数量、进口贸易商和达到港口等资料提交农业部,申请进口许可证。

  事实上,在获得许可证之后,进口价格的主动权就完全控制在国外厂商手中了。“好不容易拿到许可证,人家开出价你总不能就不要了吧?”一大豆进口企业负责人表示。

  宋军称,他的企业规模太小,无法一口吃下一船5万吨的进口大豆,因此原料一直是通过进口贸易商购买。但由于国家对转基因大豆制定了严格监控制度,9月份开始,贸易商已经不再为其代理,现在只好停工了。

  据海关统计,截至目前,今年我国共进口大豆1771万吨,比2002年增长近70%。正是我国庞大的购买,导致国际市场上大豆价格也迅速升了上去。

  而这些大豆最后大都进入了大型榨油厂商的仓库,“因为只有他们有能力吃下整船大豆。”宋称。

  据王随元测算,国产大豆有800万吨左右用于压榨,今年进口大豆有望突破2000万吨,按照0.75的比例计算,将生产2100万吨豆粕,完全有能力满足饲料企业的需求。

  复旦大学华民教授指出,寡头垄断必然产生有利于生产者的价格。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转基因大豆政策,造成了大豆集中在少数企业手中,必然造成饲料厂商在市场上没有价格谈判能力,所有利润被榨油厂商“榨”走了。

  记者手记:豆粕危及链条

  在记者截稿时,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随元又传来最新消息,据广西饲料协会报告,当地玉米价格已经在十几天内由1100元/吨上涨至1600元/吨,饲料企业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据介绍,玉米是饲料加工过程中最重要的配料,年需求在7000万吨以上,每吨500元的涨幅,粗略计算将造成超过300亿的成本上升,这对于饲料行业,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

  据了解,玉米价格的上涨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豆粕价格的上涨。“对于替代产品的需要造成了这些产品的非理性上涨。”一位饲料加工商如是说。

  记者从市场上了解到,鱼粉、稻谷、赖氨酸等饲料原料均有30%以上的价格上涨,而饲料价格的上涨则是刚性的。王敏称,饲料没有办法大幅度上涨,因为“市场不认可,农民不买”。

  据王敏介绍,原本在0.6~0.7元左右的鸡苗现在已经下跌到了0.4元,“因为农民不想再养鸡了,(就是因为)饲料太贵了。可是,我们也没有办法。”

  一旦养殖业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减产,首先人民的生活水平将受到影响,其次,物价的波动将更加恐怖。

  据杭州一位朋友介绍,一个月以内,猪肉已经从6.5元/斤涨到9.5元/斤,而这种情况,还是在生猪没有被大规模宰杀之前。

  “如果豆粕等原料价格继续这么高,我们只能再提高饲料价格。那时候,养殖的农民可能就要动手杀猪了。”广东某饲料厂商说。

  有识之士表示,“这是在杀鸡取卵”。

  

 上一篇 | 暂无
 下一篇 | 疫情打不倒日本 日本畜禽流通体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