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豆的最后机会

来源:    作者:    时间: 2003-01-01
  很难用简短的语言解释什么是转基因,但有一点是明确的:美国出口中国的大豆基本上都是转基因产品,由于对转基因产品存在不同的认识,这种产品正在被相当一部分国家严格监控,极端的例子发生在巴西,今年2月底,该国当众焚烧了21吨非法播种的转基因大豆。

  有关专家介绍说,转基因生物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国际上存在不同意见,因此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和《生物安全议定书》允许进口国对输出国的转基因生物实施安全评价与标识管理,并在270日内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决定。目前,美国、日本、欧盟等多数国家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实施安全评价,对相关产品的生产、流转和销售均有明确的规定。

  中国是一个生物多样性大国,从大的方面讲,制定有关生物安全的法规来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是为了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环境。但是,由于美国出口中国大豆数量连年增加,因此,在中国实施转基因管理过程中,来自美国的关照或者说压力也如影随形。

  今年3月11日,农业部发布了190号公告《转基因农产品安全管理临时措施公告》,宣布境外公司可持本国或第三国有关机构出具的安全评价有效文件,向中国农业部申请“临时证明”,对审查合格者,农业部将在30天内发给“临时证明”,进口产品按《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标识后,可向我出口转基因农产品。

  中国对于转基因产品管理措施的逐步出台,对大豆产业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非常深远。

  2002年1月7日,农业部的三个规章发表之后,在接下来的第一个交易日里,国内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大连市场的大豆期货冲上涨停板,而美国芝加哥农产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则应声倒地。很明显,农业部的三个规章一旦实施,美国大豆对中国的出口将受到沉重打击,而中国国内的大豆将奇货可居,因此,才出现了太平洋两岸大豆期货市场你悲我喜的场面。

  在中美达成协议:农业部于3月11日发布的190号公告中,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美国大豆被暂时放了一码,而提前得知消息的大连商品交易所早在8日就跳空低走了。

  虽然农业部3月11日的公告给人的感觉是暂时给美国大豆一次缓冲期,但是,中国对转基因产品管理大方向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这其中最明显的例证就是证监会批准大连大商所大豆期货合约修改方案。

  3月12日,中国媒体报道说,中国证监会已正式批准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合约修改方案,同意该所自20002年3月起挂牌交易2003年3月、5月和7月“黄大豆1号期货合约”,合约标的物为非转基因黄大豆。

  据介绍,黄大豆1号期货合约是指从现行大豆期货合约中剔除转基因大豆替代交割后的合约,继续沿用以现行大豆国家标准为基础的粮食指标体系;黄大豆2号期货合约拟采用以国际大豆质量标准为基础的榨油用大豆指标体系,主要侧重于榨油大豆标准,并在条件成熟时择机推出。

  大豆和约的修改,说明白一点,就是将转基因大豆和非转基因大豆分开了。

  世界范围内对转基因问题的争论及连续出台的监控措施,对于中国的大豆甚至整个的农产品来说,是一个机会,因为中国的农产品不是转基因产品。

  无论如何,中国大豆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这个机会也许不会再有了,因为,或许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转基因产品是一个好东西。
 上一篇 | 暂无
 下一篇 | 疫情打不倒日本 日本畜禽流通体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