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大幅下跌,特别是上周(3月17—21日)下跌速度加快,较前一周下跌近300元/吨,跌幅8%,较3月初下跌480元/吨,跌幅13%。下跌的大部分来自现货基差,以华东地区为例,豆粕现货基差从月初的650元/吨跌至300元/吨,跌幅54%。
“这种情况与2月交易的一季度进口大豆到港偏低、国内供应阶段性紧张预期差别非常大。”中州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吴晓杰认为,这种局面与国内中下游市场的采购心态和对二季度国内进口大豆集中到港的预期有关。
饲料企业前期的采购导致豆粕库存同比偏高,短期内进口采购积极性下降。贾晖介绍,3月初以来,油厂豆粕提货量同比大幅下降。在多因素影响下,豆粕现货价格出现回落,预计该状况在大豆进口增加的预期下会持续。因此,2505合约到期前基差会进一步收窄,而期现进一步收敛回归的驱动将主要来自现货的下跌。
“近期豆粕现货走弱,除了美豆低迷外,还受国内拍卖以及下游需求低迷的影响。”徽商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刘冰欣表示。
成本端,近期美豆多空交织,一是美元指数企稳对全球商品存在支撑,美国谷物继续大幅走低拖累大豆市场,同时阿根廷大豆收获持续推进,巴西大豆出口加速,均对美豆形成利空;二是新季美豆种植面积意向报告即将发布,市场对面积减少预期偏浓,支撑美豆难以出现大幅下跌。美豆整体表现震荡偏弱。国内近期油厂停机检修增加,开机率保持偏低,豆粕下游成交也一般,油厂大豆继续去库,而豆粕库存回升。国内豆粕表观需求近3周开始表现偏差,4月下旬大量大豆大量到港。后续随着大豆大量到港,预计豆粕基差仍需要经受考验,仍要注意继续下跌风险。
需求端逐步转弱同时巴西出口压力增加使得美豆盘面整体走势比较弱,但由于需求完成情况较好,因此美豆盘面整体以震荡偏弱运行为主,后续关注种植面积变化。国内豆粕盘面压力开始逐步显现,基本面紧张情况有所缓解且后续逐步好转,在总体豆粕累库背景下,近月单边预计仍以偏弱为主。远月国际供需存在不确定性,因此下方支撑仍然存在。菜粕在价格优势减弱后需求呈现明显下滑,近端在高库存下相对偏宽松,但因后续供应不确定一定程度引发下游市场担忧。
来源:期货日报、同花顺期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