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中国正增加蛋白粕的进口


来源: 博易大师   作者:    时间: 2025-02-17

据外媒消息,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油籽市场贸易报告称,20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主要大豆进口国,近年来占全球进口量的60%以上。这些进口大豆加工成豆粕,用来满足全球最大的养猪业(约占全球生猪产量的一半)以及全球最大的养禽业的饲料需求。但是近年来,中国的蛋白粕进口结构出现了微妙变化。


●  1.蛋白粕利用率上升,豆粕占比下降


豆粕是中国饲料配方中最大的蛋白来源,但是中蛋白油粕(如菜籽粕和葵花籽粕)的饲料用量正在增加。2013/14年度至2017/18年度,使用进口大豆加工的豆粕平均占到豆粕消费总量的93%。但随着其他蛋白粕的用量增加,这一比例在2023/24年度下降至87%。在此期间,其他蛋白油粕的进口量翻倍,主要因为葵花籽粕和菜籽粕进口增长。


自2017年底中国与乌克兰达成新的进口协议后,中国从2018/19年度开始大量进口乌克兰葵花籽粕。自2022年以来,中国还从俄罗斯大量进口葵花籽粕。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的菜籽粕进口也显著增长,主要来自加拿大。


●  2.美国大豆份额下降,巴西大豆进一步主导市场


中国近年来一直努力实现进口供应商多元化,但大豆进口仍主要集中在三大供应国:巴西、美国和阿根廷。其中巴西市场份额持续上升,而美国大豆的占比下降。


自2017/18年度到2023/24年度,巴西大豆在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份额从62%提高到71%,同期美国大豆所占份额从30%降至22%。这一趋势主要受到两个因素影响。


首先,巴西大豆价格更具竞争力。随着巴西大豆产量持续增长,同时雷亚尔兑美元走弱,使得巴西大豆对中国买家更具吸引力。


其次,美国大豆价格相对更高。2013/14年至2017/18年间,中国进口的美国大豆价格比巴西大豆高出约2%,到了2023/24年度,这一价差扩大到13%。


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的大豆销售总量降至五年最低水平,而巴西大豆的交易价格仍显著低于美国大豆。


●  3.未来趋势:对大豆依赖仍在增长,进口结构小幅调整


尽管中国正在增加其他蛋白粕(如菜籽粕和葵花籽粕)的进口,但这一变化并未显著削弱其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数据显示,2023/24年度,中国对进口大豆的需求仍在增长,特别是对价格更具优势的巴西大豆的需求。


总体来看,中国的蛋白粕供应结构正在发生适度变化,但未来巴西仍将是中国大豆的主要供应国,而美国大豆的市场份额可能继续受到竞争压力。


来源:博易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