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后,油料期货冲高回落。豆粕震荡下滑,逐渐向2800点靠拢,回补节后首日跳空缺口;菜粕跌幅相对较小,但交投重心也明显下沉。
拖累期价下跌的原因是什么?两粕3-5合约价差高位回落,是否还有下跌或者上行空间?短期内如何布局交易?豆粕基本面仍会呈现偏紧格局吗?两粕是否具备回升动能?
● 两粕近两日跌幅放大,将节后涨幅完全回吐,拖累期价下跌的原因是什么?
中信建投期货油脂油料研究员 刘昊:豆粕期价下跌的驱动大致可以拆分为两条线索,一是2月USDA报告维持美豆期末库存预估不变,高于市场预期。在南美大豆逐步收获之际,也令市场重拾全球大豆供应宽松的预期,对美盘形成利空。二是尽管此前由一季度大豆到港偏少、巴西收割延迟等因素所塑造的近端大豆供应偏紧叙事支撑近期基差表现,但中长期来看,南美丰产引致的卖压终将释放,按计划买船推算,二季度国内大豆理论月均到港或达1000万吨以上,不排除届时扭转市场预期可能性。
年后菜粕等杂粕价格主要跟随豆粕上涨,但随着豆粕情绪有所缓和,而水产仍处于需求淡季,菜粕自身刚需较为有限,预计将跟随豆粕回吐涨幅,回归自身基本面。
中银期货农产品研究员 周新宇:春节假期后,豆粕市场短期供应趋紧预期增强,豆粕2503合约放量大涨,2月10日创下阶段新高后,整体多头情绪有所回落,叠加巴西收割加快,阿根廷干旱炒作消化等因素。伴随着国内油厂开机逐步恢复,下游观望情绪提升,国内现货价格出现明显松动,致使03合约价格大幅回落。豆粕2505合约多空博弈明显弱于03合约,更多以跟涨跟跌为主,整体波动小于2503合约。
长安期货农产品研究员 梁安迪:一方面,2月USDA供需报告数据不及预期,仅如期下调2024/25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300万吨至4900万吨,而并未下调2024/25年度美豆期末库存;近期阿根廷产区迎来有利降雨,干旱天气有所改善;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市场对未来美豆需求有所担忧等因素利空外盘美豆期价,对两粕形成拖累。另一方面,虽然下游贸易和饲料养殖企业节后存在补库需求,但对高价豆粕接受程度较为有限,豆粕现货价格冲高回落,且近两日成交量明显下降。
● 两粕3-5合约价差高位回落,是否还有下跌或者上行空间?短期内如何布局交易?
中信建投期货油脂油料研究员 刘昊:豆粕方面,现实端一季度大豆到港偏少仍然有望对近月03合约形成支撑,而05合约主要对应巴西大豆到港,相较近月而言供应压力更为明显。因此,即使短期豆粕35价差有所回落,但下行空间可能有限。交易层面还需关注中美贸易关系、中储粮抛储以及国内大豆到港政策的变动。
菜粕方面,预计菜粕3月供需格局弱于5月,3-5价差仍有下行空间。虽然后期菜籽及菜粕进口存在下降预期,但目前全国菜籽库存仍超过40万吨,与24年同期较为接近,短期内供应相对宽松。进入二季度后,预计中国菜籽及菜粕库存去化程度有望加快,5月合约或相对强势。交易层面仍需注意中加、中澳、美加等菜籽贸易题材的不确定性。
中银期货农产品研究员 周新宇:目前M3-5价差依旧处于高位,目前豆粕市场投机情绪较节后首周有所回落。在现货端一方面下游观望情绪增强抑制消费,另一方面开机回升及进口供应增加的传闻同样抑制多头投机情绪,个人认为3-5合约价差整体上行空间不大,不建议重仓交易,关注后续港口通关政策、巴西装船及储备大豆拍卖情况。
长安期货农产品研究员 梁安迪:节后两粕3-5合约价差快速上行的主要原因是,压榨厂豆粕持续降库,库存已经处于偏低水平,且一季度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预估偏低,据中国粮油商务网数据显示2月和3月我国进口大豆进口量预估分别为450万吨和660万吨,而需求方面,饲料养殖企业豆粕提货量高于预期。不过,当前豆粕3-5合约价差在500元/吨附近,已处于历史偏高水平,现货供需紧缩的预期在03合约上已有反映,且当豆粕价高时,饲料养殖企业通常会减少饲料中豆粕的添加比例,豆粕3-5合约价差上方空间或有限,建议正套逐步获利离场。菜粕现货供需基本面偏宽松,3-5合约价差继续走强的动力或不足。
● 豆粕基本面仍会呈现偏紧格局吗?两粕是否具备回升动能?请分析一下短期走势。
中信建投期货油脂油料研究员 刘昊:国内大豆供应近端偏紧与远端宽松是市场阶段性的共识。对豆粕05合约而言,利多驱动有两条观察路径,一是天气风险令阿根廷大豆大幅减产,引致CBOT大豆上涨;二是关税威胁再起,赋予巴西贸易商抬高CNF报价底气。二者均是从成本端抬升豆粕估值。此外,2月农业展望论坛若超预期下调新季美豆种植面积,亦可能导致短期豆系商品走强。
菜粕回升动能仍集中在中加贸易悬念带来的菜籽进口数量下降预期。目前菜籽反倾销调查仍在继续,中国也即将召开对加菜籽反倾销调查的陈述会。中国菜籽进口商对于进口加菜籽仍抱有较大疑虑,或导致2季度开始中国菜籽供应偏紧。
中银期货农产品研究员 周新宇:目前豆粕供需矛盾更多的集中在近月,从中长期视角审视,尽管阿根廷正面临干旱的挑战,且巴西的大豆收获进度有所放缓,但这些因素似乎并不足以改变南美地区大豆丰收的总体预期。目前市场核心驱动依旧在南美,此前市场充分交易宽松预期,全球大豆供应偏宽松的格局掣肘着美豆的上行空间,后续若南美大豆整体产能不及预期,则豆粕价格有望进一步走高。交易方面短期更建议以谨慎偏多思路操作。
长安期货农产品研究员 梁安迪:国内压榨厂豆粕维持去库趋势,且库存水平偏低,一季度我国进口大豆到港量预期不高,2月-3月存在缺豆风险,在巴西大豆收获且大量到港前,国内豆粕供需基本面或较前期相对偏紧。此外,南美大豆正处于生长期,天气担忧仍存,中美中加贸易关系具有不确定性等潜在利多因素仍存,短期两粕期价在回调后或仍有再次走强的可能。关注南美天气情况、中美中加贸易关系、进口大豆到港等。
来源:文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