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内豆粕涨势抢眼,尤其近月2503合约大幅飙升,一度封于涨停,但午后部分多头离场带动期价回落,豆粕03合约最终收于3543元/吨,不过还是涨超5%。
据市场分析,背后的逻辑主要是对供应紧张的担忧和贸易战的不确定性。
由于国内市场担忧美国大豆出口政策变动,1月自美国进口大豆数量已经下滑,而巴西大豆出口放缓,进一步印证国内大豆到港量下滑趋势。在供应可能趋紧预期的支撑下,春节后豆粕现货价格一路飙升,而此时部分油厂还未复工,下游持续追高拿货,加之华北大豆入关程序收紧,豆粕现货供应紧张,基差报价一度涨至800,国内现货成交价格也持续走高,多在3400-3650元/吨。且部分地区工厂存在较长时间断豆停机计划,促使紧张情绪进一步发酵。今天江苏地区43%豆粕已经涨到3660元/吨左右,较上周五上涨310元/吨。
1月巴西农户销售放缓,大豆出口量为近些年以来同期偏低水平。巴西对外贸易秘书处(Secex)公布的出口数据显示,巴西1月出口大豆107.3万吨,大幅低于市场在1月中旬预估的219万吨;上年1月全月出口量为285.5吨,为历年同期最高水平。
行业专家指出,巴西大豆销售步伐因运费上涨而放缓。据马托格罗索州农业经济研究所(IMEA)数据,自1月初以来,从索里索至米里蒂图巴河港的公路运费上涨约40%,至270雷亚尔/吨。
巴西大豆收获工作进一步推进,更多的大豆需求从美国转向巴西。IMEA称,马托格罗索大豆收获进度达到28.58%,比前一周增加了16.38个百分点,但是仍低于去年同期的51.50%,也低于五年均值39.59%。此外,高温干旱天气削弱南里奥格兰德州大豆单产潜力。
美国大豆市场的不稳定性也加剧大豆基差压力,促使巴西农户推迟销售。他们期待新的贸易争端可能提振巴西港口大豆溢价,也会提高中国对巴西大豆的需求。在2018年,中国对巴西大豆的需求激增,巴西大豆溢价上涨了200点,连续创下历史新高。
目前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预测巴西2月份大豆出口量为977万吨,略高于去年同期的水平。不过该协会警告称,降雨可能会改变出口预测。马托格罗索州持续的降雨也引发了人们对收获耽搁的担忧。
阿根廷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表示,上周降雨为阿根廷60%以上的豆田提供了急需的缓解,使得大豆作物“免于灾难”。在降雨过后,早期播种大豆的差劣率从50%降至30%。
对于豆粕后市,远月合约冲高回落,收于0.17%,仍受美豆走弱拖累,主力05合约在刷新近三个月高点后快速下滑,市场看涨信心不足。
光大期货表示,国内豆粕交易现货紧张。2-3月大豆到港有限、巴西大豆装运慢等推动了油厂上调基差,上游强势报价。油厂现货榨利丰厚,下周开工预计恢复到正常水平。关注高基差能否挺住。此外,下周五美国农业部将发布2月供需报告,预期偏多。
来源:文华财经,中华粮网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