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信息网logo

东北豆收购价上涨 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来源: 粮油市场报   作者: 特约分析师刘从新   时间: 2024-12-18

2024年,全国大豆产量2065万吨,比上年减少19.5万吨,下降0.9%。大豆产量同比稳中略降,关内产区收购市场稳而不乱,春节前关内豆市或以易涨难跌趋势为主;东北产区国储拍陈收新仍同步进行,高蛋白豆源总量偏少,部分区域收购价格上涨,春节前东北大豆优质优价特征明显。

冬至节气将至,各类常规类蔬菜供应陆续减少,南菜北运和地产大棚菜成本将加大,使得蔬菜品种供应减少,价格逐渐上涨。豆制品加工旺季将现,但离春节仅剩40多天,豆市缺乏持续反弹动力,行情上涨也仅是“昙花一现”。关内大豆产区上货不均衡,早入市的区域前期价格涨幅较大,豆源流通迟缓;晚收获的产区收购量增多,其行情平稳,抑制高价区域向市场输出。各产区至今未见初雪,收购市场稳而不乱,终端经营主体依然不紧不慢地采购,短期内行情视天气情况适度变化,春节前关内豆市或以易涨难跌趋势为主。东北产区国储拍陈收新仍同步进行,但竞价采购活动仅有少数主体参与。低价陈豆投放减少了同等数量新豆的流通及转化,制约同类豆源价格运行。高蛋白豆源总量偏少,部分区域收购价格上涨,市场销售报价难以随之走高。产区大量介于高低蛋白之间的豆源,对行情形成拖累。期货豆一合约上周五收盘跌破3850点,收于3830点附近。随着南美天气利好不断放大,新季大豆增产预期明显,抑制外盘豆类产品价格波动。国内豆市提振因素匮乏,春节前东北大豆优质优价,高低蛋白之间行情相互抑制。

东北豆收购价上涨销售报价难以跟随

东北大豆产区经历12月上旬一场大雪,陆路运输曾一度受阻,大豆发运量明显下降,收购也很大程度上受阻。市场普遍认为,今年高蛋白大豆占比较少,贸易商对这类豆源增仓意愿较强。近期,黑龙江东部地区基层毛粮收购价明显上涨,但市场销售报价却难以跟随。产区贸易商在低价位时积极建仓,终端采购不冷不热,而产区“你不卖他卖”的现状使得市场需求饱和,东北豆市在消费旺季来临前依旧平稳。贸易商对蛋白含量40.5%以上的商品豆有看涨信心,但低蛋白大豆拖累其行情。蛋白含量42%~43%的塔选商品豆主流装车报价4280~4400元/吨,加上南下运输成本,相比关内豆已无优势;蛋白38.5%~39.5%的商品豆装车报价仅3840~3900元/吨。如此大的差价,使得许多企业在豆制品价格大幅走低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选择低价豆源。国储库大多停收,持续不断的是小批量竞价采购,低蛋白豆源中标较少;而陈豆拍卖源源不断,多以底价3600元/吨成交。收新量与拍陈量不成正比,大量陈豆转化将减少同等数量的新豆消耗。当前,部分企业收购根据蛋白含量以质论价,以38%~40%蛋白含量为主,收购价多在3700~3960元/吨。截至上周末,东北产区除黑龙江东部基层毛粮收购价上涨80~100元/吨外,黑龙江中西部以及内蒙古、吉林价格基本平稳,蛋白40%~41%的商品豆主流装车价3960~4160元/吨,加上运输成本低于黑龙江东部,许多大型豆制品企业已明显倾向于采购这类豆源。黑龙江东部产区贸易主体大多有低价库存,虽然市场销售报价与现行收购价难以“合拍”,但以顺价销售为主。“双节”日益临近,在新一轮补库周期中,其行情也仅能稳中略强,或难出现明显涨幅。

节前豆价易涨难跌终端择机适度增仓

进入12月中旬,江浙沪及南方各地豆制品转化量日渐增加,而中西部省份依然不见旺季,豆源转化明显低于常年同期。调查显示,中西部常住人口老龄化严重,而且大多是低收入群体,乡镇居民生活食材多为低廉的地产常规蔬菜。入冬前,这类群体窖藏了大量萝卜、白菜、土豆、洋葱等食材,对豆制品的需求量较少。总体上看,今年冬季豆制品加工量将呈现中东部、南部偏强,中西部比往年同期趋弱的态势。因今年原料成本大幅降低,进入终端的豆制品成本同比低2000~2300元/吨,加工量较大的企业收益相当丰厚。东北产区豆制品企业用大型冷藏车跨地区向京津冀地区运送,宁夏、河北的豆腐及其制品在甘肃的销售报价竟然低于当地豆制品价格。进口转基因大豆价格已失去替代优势,新季美豆将陆续抵港,预计港口毛粮价格为3830~3860元/吨,经分销清选后净粮装车价3980~4060元/吨,流入终端后,与东北同类蛋白含量的豆源价格相同,但其制品色泽和口感明显逊色于东北豆。终端市场经营主体依然循环补货,一旦遭遇恶劣天气,将从普遍消极建仓转为集中入市,便会形成阶段性的价格波动。粮油市场报特约分析师认为,春节前产区大豆价格易涨难跌,终端主体可趁有利时机适度增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