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产大豆市场价格整体下行,波动幅度较大,全年高低波幅为10.5%,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包括国产大豆扩种、下游消费需求疲弱等。2023年国内大豆产量再创新高,大豆供给压力较大,预计政策性轮入期间国内大豆价格以稳为主,但供给宽裕的格局仍未改变,若无进一步政策支持,2024年上半年大豆价格将继续走弱。
回顾2023年,国内大豆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消费需求低迷,价格持续走低。2023年1月至2月,国产大豆价格持续走弱。一是2022年我国大豆产量增加389万吨,至2029万吨,产量增量难以消化;二是国产大豆市场需求疲软,且2023年黑龙江大豆质量偏差,蛋白含量下降2~3个百分点,下游厂商采购意愿下降。3月份以后,国家和地方启动大豆收储,对稳定市场价格起到支撑作用。但随着收储结束,市场价格继续走弱,7月至8月新豆上市前市场余豆不多,带动价格小幅回升。9月份新季大豆陆续收获上市,价格低开低走。一方面,在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下,2023年黑龙江大豆生产者补贴366元/亩,创历史最高,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扩至2000万亩,刺激大豆产量达到2084万吨,创历史新高,连续第二年超过2000万吨,供应端压力较大;另一方面,下游消费需求相对稳定,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增加。10月底中储粮开库收购,挂牌价格为5010~5040元/吨,由于对蛋白含量没有要求,因此利好低蛋白大豆价格,但库点收购数量有限,难以消化庞大的产量增量。截至2023年12月29日,黑龙江食用大豆收购价格为4750~4890元/吨,较开秤价格下跌110~150元/吨,较2023年初下跌600~630元/吨,跌幅12.9%。展望2024年,预计短期国产大豆价格以稳为主。一是国产大豆产大于需局面仍将持续。国产大豆产量连续两年大幅增长,但国产大豆年度消费量相对稳定,形成了“食用为主、少量压榨,深加工为特色”的消费格局。每年直接食用量约1400万吨,蛋白加工用豆180万~200万吨,油脂压榨用豆100万~200万吨。食用和蛋白加工用量变化不大,预计油脂年度压榨数量有所提升,但受性价比制约,难以快速消化增产大豆。二是储备轮换期间,国产大豆价格受到支撑。2023年11月底中储粮政策性大豆轮入收购开启后,国产大豆价格止跌趋稳,由于收购不限蛋白含量,因此利好低蛋白大豆,对整体大豆价格起到“托底”作用。预计集中轮入期间,大豆价格将围绕轮入价格平稳运行。但由于储备收购数量有限,集中轮入期结束后,国产大豆供过于需的格局难以改变,价格走势或稳中偏弱。三是就地加工转化能力有待提升。若在政策指导下,黑龙江大型加工企业入市收购大豆以后,油厂开机率预计明显提升,但由于豆油、豆粕价格回落,企业收购价格与进口大豆价格保持一定价差,预计收购价格呈现稳中偏弱走势。从生产看,2024年国产大豆扩种压力增加。综合前期调研,2024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可能下降。一是轮作改种压力较大。调查显示,齐齐哈尔、黑河等地大豆重茬现象严重,为避免持续种植影响大豆单产,2024年当地因轮作可能减少种植大豆。二是大豆种植比较收益低。尽管2023年大豆生产者补贴明显提高,但供大于需形势下,国产大豆价格连续两年低位徘徊,且在地租等种植成本增加、大豆收购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多数农户仅能实现盈亏平衡,部分低产田可能亏损,较玉米种植收益低100~300元/亩,农户改种玉米的积极性较高。2023年12月20日,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聚焦重点狠抓落实,毫不松懈抓好粮油生产,稳口粮、稳玉米、稳大豆,继续扩大油菜面积,切实抓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持续推进大豆油料生产。因此预计2024年全国大豆生产以稳为主,区域间或将有所差异,表现为东北降、华北升。(原文刊登于2024年1月11日粮油市场报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