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部分地区受多轮强降雪侵袭,积雪厚度续增,陆路运输严重受阻,铁路运能恢复较慢,大豆外发量减少,国储收购成为支撑当前豆市的“主力军”。豆农在惜售过程中,再遇大雪封道,售粮进度明显减弱,促使行情向企稳过渡。
关内各地大豆收购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主因是流通较弱,收购主体为规避风险,进一步下调收购价格,以致持粮农户待价惜售情绪升级,上市量减少使得行情逐步趋稳。需求端受低廉的蔬菜和肉蛋禽替代豆制品影响,豆源转化难以如期进入旺季,南北豆市持续偏弱的僵持局面拉长。本周,黄河以南至长江流域气温先升后降,但降温指数仍未达到抑制蔬菜生长和上市的级别,豆制品生产量欲增仍需观察各地气温变化。鉴于冬季特殊气候的突发或多变性,建议各地终端经营主体在行情趋稳的此时,适度增补一定量的豆源,以防市场不测。大雪对东北来说习以为常,但今年的情形与往年不同,“小雪”节气前暴雪就已出现两轮,本周二和周三新的一轮强降雪,使黑龙江大部分地区积雪厚度续增,给陆路运输再添难度。铁路运能压力短期仍难缓解,大豆流通受阻,强降雪覆盖了豆农露天粮堆,影响豆农售卖,在减缓收购压力的同时,对行情企稳也带来了利好,但外发量减少使得豆源后移进一步加剧。当前,象屿、九三、维维、中谷等入市企业主流收购价格在4860~5040元/吨之间,而且对蛋白含量要求苛刻。国储不分蛋白含量,达标粮入库价格为5010~5030元/吨,已成为东北行情的“托底”价。各收储库前排队车辆绵延数公里,压车费用日益扩增,质量要求和价格优势已经不存在,但鉴于需求环境较弱,豆源出路狭窄,贸易商只得选择向就近的粮库转移。然而,卖给粮库少则需要七八天、多则半月有余的压车时间,扣除高额压车费用后,只能减缓贸易商的持仓压力,利润大幅低于预期。许多中小商户只能耐心等待市场需求,一轮接一轮的强降雪阻止外运,这种特殊气候本该拉升大豆价格,而贸易商却没有一点看涨激情,原因是国储和地储一边收新、一边拍陈,需求主体消耗着陈粮,减少了同等数量的新粮消耗。11月16日,国储双向竞价挂拍2.2895万吨大豆,全部以底价成交,底价为赵光、讷河、克东购新5020元/吨,销陈4875元/吨。11月17日,大豆单向拍卖3.0414万吨,实际成交1.1581万吨,成交均价4852.56元/吨。11月21日,黑龙江大庆市级储备豆挂拍5665.42吨,其底价虽然下调至4700元 /吨,但鉴于需求主体不缺加工豆源,以全部流拍告终。陈粮不断向市场投放,蛋白企业的需求持续被陈粮替代,新粮输出的路径除当地油企外,便是豆制品加工市场,其通道的收窄使得行情难以摆脱弱势。豆一期货一直处于多空博弈状态,对现货市场缺乏提振效应,令贸易商更加谨慎。各地毛粮主流收购价徘徊于4700~4800元/吨之间,蛋白含量39.5%~40.5%的塔选商品豆主流装车价4920~5100元/吨,蛋白含量41%~42%的塔选商品豆装车价在5120~5240元/吨之间,部分高蛋白单一品种或塔选分离的大粒型商品豆装车报价也多在5300~5400元/吨之间。多轮大雪过后,东北豆农在户外堆放的豆源积雪清理难度较大,各地售粮数量减少;贸易商外发受阻,偶尔铁路有承运车皮批准,也只是消耗少量的库存。总体观察,黑龙江东部今年的粮质和价格优势明显,流通量好于往年同期,但东北产区豆源压力全面后移,消耗大幅低于预期,未来豆市仍需政策调节性收储激励。 东北产区遭遇大雪阻断豆源流通,本应利于关内豆源转化、拉升行情,但因各地进入冬季后,气温降幅不明显,各类蔬菜集中上市,“踩踏式”的价格加大了居民生活和各类食堂的选择空间。肉蛋禽价格同样受挫,其充足的供应令豆制品需求淡季拉长。本周四起,新一轮降温再度开启,降温幅度虽达10℃~14℃,但总体依然高于常年同期,仅在夜间会达“冰点”,对蔬菜生长和上市的抑制作用不明显。预计低廉的菜价影响豆制品的转化时间或延续至12月上旬。关内各地豆源流通稀少,清淡的市场环境加剧了收购主体规避风险的意识,购销价格全面小幅下调,令豆农惜售。收购量减少关闭了行情下行通道,河南漯河、许昌、周口、驻马店等地双比重筛粮主流装车价5500~5600元/吨,单比重筛粮装车价5400~5500元/吨,表现企稳。安徽阜阳、亳州普通筛粮装车价多在5500~5560元/吨之间,双比重筛粮主流装车价5560~5660元/吨;淮北、宿州不同筛选设备价格相差60~80元/吨,主流装车价5700~5800元/吨。苏北豆区的南通、盐城、淮安等地“大乳白”装车价6300~6360元/吨,“黑脐王”6360~6440元/吨,“腐豆”“翠扇”“大乳白”“黑脐王”类混收的商品豆主流装车价6300~6360元/吨。上述这类豆源多以制作油炸类豆制品为主,其食材餐饮需求较多,鉴于各地气温较高,火锅店人气不旺,加上这类豆制品价格大幅高于猪肉和蛋禽,居民明显减少豆制品消费,使得豆源消耗减量。江苏上述豆区和北部的徐州、连云港“杂花豆”行情与山东各地价格持平,主流装车价5700~5840元/吨,各地“收难、卖难”表现明显。湖北及毗邻的湖南豆区受苏、鲁、豫、皖同类豆源价格影响,流通缺乏价格优势,机收“杂花豆”装车价6060~6120元/吨,零星外发,手工“杂豆”6260~6360元/吨;部分地区“早熟537”装车报价7000~7100元/吨,有价无市;“冀豆12”装车价6500~6600元/吨,仅产区周边地市有少量流通。关内各地经历本轮降温后,受东北外运持续阻断影响,部分区域11月底流通或稍有改观,但拉升行情仍有难度。建议各类持粮主体遇到转机时切勿挺价,顺应市场释放库存。受居民消费水平下降影响,餐饮业门庭冷落,低廉的蔬菜和肉蛋禽替代豆制品消费周期拉长,各类食堂和居民生活可选择空间放大。终端加工作坊和大型企业选材挑剔,不仅重质量,而且价格合理,充分体现了供大于求的格局。东北产区过度依赖国储分解压力,只能解决近忧,每年都增储,结转库存续增,未来行情大幅上涨的机会很难出现,内需明显下降,蛋白出口前景不乐观,而俄罗斯大豆涌入量有增无减,不仅影响东北豆转化,也将抑制东北豆价格,同时对关内大豆的释放也带来较大冲击。目前转基因大豆在豆制品加工领域的替代量不明显,现行价格不具备优势,但不代表未来行情的持续。随着新季美豆到港量增加,12月中下旬,转基因美豆分销价有望逼近4800元/吨,终端依然会在就近的港口取材,或多或少会减少国内大豆的转化。本周,自北向南的大范围降温,对居民生活和出行影响不明显,东北大豆南运不同程度受阻,终端市场并没有表现出惊恐,各地市场经营主体持仓量均能维持短期需求。调查显示,大豆经营商总体库存大幅低于往年同期,一旦蔬菜供应失调,豆制品在消费增量过程中极易出现短暂脱节。建议终端主体近日适度增补货源,避免高价运输费用增加补货成本。(原文刊登于2023年11月23日粮油市场报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