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延续节前的强劲走势
回头来看,这两年国内豆粕基差不断刷新市场认知,1000元/吨以上的高位基差今年已经是第二次见到。而国内油粕市场格局的根源还是进口大豆盘面榨利倒挂引起的进口大豆买船和到港问题。
图为国内进口大豆月度到港量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进口大豆到港量便明显下降,今年二、三季度更加明显。6—8月国内进口大豆累计到港2330万吨,同比减少558.5万吨,较过去5年均值减少399万吨,是最近几年同期最低水平。而9—10月维持下降趋势,到港预估分别为679.25万吨和575万吨。但11月以后到港将有所恢复,目前预计11月进口大豆到港量为960万吨,12月为860万吨。
从到港量预估来看,11月以后国内进口大豆到港将大幅增加,能够有效缓解目前国内进口大豆和豆粕的紧张格局。但需注意美国密西西比河水位下降对国内大豆到港的影响。因为从买船结构来看,国内油厂10月和11月买船集中在美国大豆,而密西西比河作为美豆内陆运输的主要通道,水位下降对载运量的压缩将大幅限制美湾大豆的装运节奏。目前,船运机构已将美豆发往中国的10月船期装运量较前期下调140万吨,或对我国11月、12月大豆的到港量形成影响。
从库存角度来看,短期还看不到国内进口大豆和豆粕库存见底的信号,10月大概率维持去库预期。截至10月初,国内油厂大豆商业库存为373万吨,处于最近几年历史偏低水平。而进口大豆10月仍然是供不足需的状态,到港量预估575万吨,但压榨量预估在700万吨以上,10月将继续去库。
而豆粕也大概率维持去库节奏。从消费来看,8月中下旬以后国内豆粕消费开始不断好转。究其原因,一方面当然与8月底启动的中秋、国庆双节备货有关,另一方面是因为中下游市场的一致性预期。在逐渐感受到现货供应紧张和价格不断上涨以后,中下游企业的采购心态发生变化,开始主动采购远月基差和增加物理库存,锁定头寸。因此在当前供应紧张而需求良好的供需下,预计10月国内豆粕库存仍有下降空间,相应基差在高位仍将维持一段时间,需等到进口大豆集中到港预期开始兑现,库存和基差拐点才能出现。
综合来看,国内豆粕市场关键在进口大豆到港节奏。10月进口大豆到港预估为575万吨,较前期有所提高,但相对压榨或仍显不足,将延续去库存态势;豆粕也因为中下游在一致性预期下持续补库而难累积,现货价格和基差将维持坚挺。而11月预期进口大豆到港将有明显回升,随着供应预期兑现基差或将有所回落,目前高位基差追涨需谨慎。后期主要关注国内进口大豆到港和买船变化并及时调整预期。
来源:中州期货
一周热点
- 2023-02-13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的通知
- 2023-02-13中国成为俄罗斯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
- 2023-02-13正大集团一行走访农信总部,共推农牧数智化新发展
- 2023-02-10俄罗斯农业部向203家公司发放粮食出口配额
- 2023-02-10进口渠道多元化 玉米价格将如何演绎?
- 2023-02-10实力上榜!科为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
- 2023-02-09猪粮比价低于一级预警线,冻肉收储有望遏制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势头
- 2023-02-09赢创投资2500万欧元升级德国韦瑟灵蛋氨酸中间体生产工厂
- 2023-02-09产业思维:如何理解猪企的周期性盈利能力?
- 2023-02-09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植物提取物类饲料添加剂申报指南》的通知